[发明专利]一种有机污水处理系统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075423.0 申请日: 2012-03-21
公开(公告)号: CN102583907A 公开(公告)日: 2012-07-18
发明(设计)人: 佘湘怡;赵晋湘;彭阳夔;胡奋翮;潘希贤 申请(专利权)人: 湖南富利来环保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02F9/14 分类号: C02F9/14;C02F1/40
代理公司: 南昌新天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6115 代理人: 谢德珍
地址: 412000 湖南省株*** 国省代码: 湖南;4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有机 污水处理 系统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废水处理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适用于旅游区、山区生活污水,餐饮含油污水以及低浓度的工业废水处理技术,低浓度有机污水经过本技术处理。

背景技术

在低浓度污水处理领域中,有不少技术可以达到零排放,在环境保护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在一个工程中同时做到实现“生态零破坏,处理零排放,运行零费用,半年零管理”(以下简称“四个零”)的效果,在环境工程中却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

在一个工程中同时做到“四个零”,需要同时考虑多方面因素:

要做到“生态零破坏”,必须在工程施工中不砍一棵树,不填一方水,保持生态原貌。本技术在保护生态原貌时,技术施工方案回避古树古建筑及文物,采用地下式安装运行,安装后恢复原貌;二是在保护生态物种时不能产生对人类,动物,植物有害的病菌,主要是鼠疫、霍乱、金黄色葡萄球菌、鸡瘟、猪瘟、大肠杆菌等。三是在保护生态平衡时不能造成水体,山体富营养积累,特别是氨的积累,本技术采用地表最低平面负荷法确定自然生态的氨吸收。通过上述三种方法,“生态零破坏”就能做到。

要做到“处理零排放”,必须使处理水达到一定的浓度后全部还给自然生态,或灌溉,或绿化。本技术将污水单独收集,与被保护的水源分离后,采用物理过滤,沉淀,化学光氧化,生化吸附,氧化分解,植物吸收,土壤涵养等综合手段,对有机物及油类进行降解,特别对有害菌利用专项酶菌及食菌鱼进行杀灭,下一步,确定一定的表面负荷,全部进入自然生态处理,含山林,绿地,花园,农田,湿地,菜地等,系统渗出水达到地面水环境质量中的最优标准;

要做到“运行零费用”,共采取五个方法:一是利用落差,使污水自流不用提升;二是处理设备不耗电,本技术采用的厌氧、沉淀、格栅、吸收、吸附、跌落、无能耗生物转盘、光氧化、径流氧化、土壤涵养等均不耗电。三是设备全部自动化,不要人工费用。四是设备采用高分子材料制作,不生锈,不损坏,无保养。五是通过发酵的方式生产、培养益生菌,一次成功,一劳永逸。采用益生菌对抗有害菌,而不采用化学杀菌药剂。

要做到“半年零管理”,要求设备容积足够大,能够存放半年积累的不能降解的物质,例如塑料,木棍,废油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有机污水处理系统,以解决上述技术背景中的缺陷。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法来实现:

一种有机污水处理系统,提供了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在这套系统中先行预处理,包括用于隔除污水中悬浮物和杂质的格栅池、用于分离污水中浮油、分散油的油隔离器,利用格栅的隔离收集作用以及油分离器的油隔离能力对污水进行预处理;同时,在这套污水处理系统中还包括顺序连接在油分离器后端的厌氧反应器、生物杀菌器以及光化学反应器,并在光化学反应器后靠两根较长的管道来完成布水排流。

厌氧反应器是一个无氧的,具备较大含菌量的,内部为折流的水处理容器。当污水进来与细菌接触后,通过一系列厌氧生物化学反应,把污染物质中的大分子变成小分子,把有机物变成甲烷、把氨氮变成亚硝酸氮再变成氮气,把COD变成二氧化碳。可以把有机物降解30%以上。

厌氧反应器后部连接生物杀菌器,生物杀菌器形状一般为圆柱形或长方形,内部有两部分,两部分之间用挡板隔离,前半部分有培养好的益生菌作为生物填料,所述益生菌填料,其来源为户外采集,在实验室经过改变pH值,改变水中的含氧量,改变食物品种等方法得到工程母种,一次性投入到反应器;生物杀菌器的后半部分则饲养有鲶鱼,所述鲶鱼应选用体重0.25-0.5kg的,在化粪池中生活过的鲶鱼,配备的鲶鱼量以比刚好能消耗掉上游细菌量的鲶鱼量多10%左右为宜,且同池内不能饲养其它淡水鱼类。

上游处理后的水,经过生物杀菌器后进入光化学反应器,光化学反应器为一个依靠光化学反应来降解有机物并继续消毒杀菌的好氧反应器,为保证处理效果,其侧旁还设置有生物转盘,生物转盘外表类似于水车,利用水落差的能量对光化学反应器进行能量补充。

在最后的布水分配过程中,方法有三点:一是布水的坡度要恰当,一般选择15°与45°之间;二是受水的区域要足够,只能大不能小。三是表面负荷一定小于当地水域功能的地面水质量标准。同时,根据当地植物量,动物量,土壤的厚度,吸水速率等综合因素确定,当山下的取样井按照要求取样分析合格时即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富利来环保科技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湖南富利来环保科技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7542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