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池壳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72445.1 | 申请日: | 2012-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514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赵柏村 | 申请(专利权)人: | 神讯电脑(昆山)有限公司;神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02 | 分类号: | H01M2/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电池壳,特别是一种导电件埋设于壳体内的电池壳。
【背景技术】
一般制作电子产品的电池模块时,先将多个电池蕊与多个金属接片电性接合,以构成预期的串连及并连关系。接着,再将已完成电性接合的这些电池蕊及金属片,连同绝缘材料一并置入一电池壳内进行封装,以完成电池模块。
然而,上述的电池模块的制造模式,其电池壳内需要有相对应的空间来容纳这些金属接片以及绝缘材料。如此,将使得电池壳的体积较大而不利产品小型化。并且,上述的制造方法,也使得电池模块的组装过程过于繁琐,造成制作工时及成本的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电池壳的制造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所揭示一种电池壳的制造方法,电池壳适用于容设n个电池蕊,n个电池蕊具有s个串联数,其步骤包含:提供若干个导电件,这些导电件共具有m个接点;以埋入射出的方式形成一壳体,并露出这些m个接点;其中,这些导电件埋设于壳体内,且m=(2×n)+(s+1)。
本发明所还揭示一种电池壳的制造方法,电池壳适用于容设n个电池蕊,n个电池蕊具有s个串联数,其中s为偶数,其步骤包含:提供若干个导电件,这些导电件共具有m个接点;以埋入射出的方式形成一壳体,并露出这些m个接点;其中,这些导电件埋设于壳体内,且m=(1.5×n)+(s+1)。
本发明所还揭示一种电池壳的制造方法,电池壳适用于容设n个电池蕊,n个电池蕊具有s个串联数及p个并联数,其中s为奇数,其步骤包含:提供若干个导电件,这些导电件共具有m个接点;以埋入射出的方式形成一壳体,并露出这些m个接点;其中,这些导电件埋设于该壳体内,且m=(1.5×n)+(s+1+0.5p)。
相较于现有技术,利用本发明的电池壳的制造方法,通过导电件以埋入射出的制程而埋设于壳体内,以使得电池壳的体积能够缩小而有利于产品小型化。并且,通过导电件以埋入射出的制程而直接埋设于壳体,也可省下导电件组装至壳体的过程而缩短工时。此外,埋设于壳体内的导电件也可增加电池壳的结构强度,以提升产品可靠度。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第一实施例的电池壳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电池壳的制造方法所制成的一实施例的电池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电池壳的制造方法所制成的另一实施例的电池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第二实施例的电池壳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电池壳的制造方法所制成的一实施例的电池壳的结构的局部示意图。
图6为根据图5的电池壳的局部立体示意图。
图7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电池壳的制造方法所制成的另一实施例的电池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第三实施例的电池壳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图9为根据第三实施例的电池壳的制造方法所制成的一实施例的电池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根据第三实施例的电池壳的制造方法所制成的另一实施例的电池壳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图1为第一实施例的电池壳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本实施例的电池壳的制造方法,其步骤包含:
首先定义一电池壳可容设n个电池蕊,且这些电池蕊具有s个串联数(S1)。
接着,提供若干个导电件,这些导电件共具有m个接点(S2)。其中n、s及m皆为正整数。
接着,以埋入射出的方式形成一壳体而将这导电件埋设于壳体内,并露出这些m个接点,其中,
m=(2×n)+(s+1) (公式一)(S3)。
请接着参照图2,图2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电池壳的制造方法所制成的一实施例的电池壳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的电池壳10以图1的电池壳的制造方法所制成,电池壳10可运用于笔记本电脑,但不以此为限。电池壳10适用于容设4个电池蕊1,且这些电池蕊1为两个并联及两个串联的电性连接关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神讯电脑(昆山)有限公司;神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神讯电脑(昆山)有限公司;神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7244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