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有烯醚结构的三唑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69323.7 | 申请日: | 2012-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174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发明(设计)人: | 胡永红;王路路;杨文革;沈飞;徐志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249/08 | 分类号: | C07D249/08;A61P31/10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徐冬涛;袁正英 |
地址: | 21000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含有 结构 三唑类 化合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用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含有烯醚结构的三唑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在抗真菌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人们对广谱抗生素、肾上腺皮质激素、抗肿瘤药、免疫抑制剂的滥用以及临床放化疗、器官移植、外科手术等造成的患者免疫系统功能受损,导致菌群失调和机体对真菌的抵抗力降低,致使真菌感染易于发生并难以控制。迄今,虽然人们在预防和治疗真菌感染方面已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仍存在很大问题。就目前临床应用的抗真菌药物而言,存在副作用大、抗菌谱窄、易产生耐药性等问题。因此,在抗真菌的治疗上一直困难重重,如何研制出高效、广谱、安全的新型抗真菌药物势必将成为药物化学领域一个热点。现有的抗真菌药物主要为作用于角鲨烯环氧化酶的丙烯胺类、作用于细胞壁1,3-β-D-葡聚糖合成酶的脂肽类以及作用于羊毛甾醇14-α-脱甲基酶的氮唑类等。但至今还未见具有烯醚结构的三唑类化合物及其抗真菌活性的报道,因此该类化合物在抗真菌感染方面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低毒、广谱的含有烯醚结构的三唑类化合物,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上述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本发明还有一目的是提供上述化合物在抗真菌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含有烯醚结构的三唑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结构通式为:
其中:R基团为F、Cl、Br;优选R基团为3-氯、4-氯、4-溴、3-氟或4-氟。
本发明海提供了上述三唑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合成路线如下:
具体步骤为:
(1)制备α-氯-2,4-二氟苯丙酮(II)
间二氟苯(I)与催化剂在10~20℃水浴中搅拌,滴加2-氯丙酰氯,滴加完毕后升温至40~70℃反应2~6h,反应完成后经后处理即得到α-氯-2,4-二氟苯丙酮(II);
(2)制备2′,4′-二氟-2-(1H-1,2,4-三唑-1-基)苯丙酮硝酸盐(III)
向1H-1,2,4-三唑中加入溶剂(溶剂的加入量溶解1H-1,2,4-三唑即可),然后加入催化剂以及缚酸剂,并搅拌得反应液,于0~5℃下向反应液中滴加α-氯-2,4-二氟苯丙酮(II),滴加完毕后升控制反应温度继续反应,反应结束后,将经后处理得到的粗产物滴加硝酸即生成2′,4′-二氟-2-(1H-1,2,4-三唑-1-基)苯丙酮硝酸盐(III);
(3)制备侧链4-(取代苯氧基)溴丁烷(V)
将不同基团取代的苯酚(IV)溶解于溶剂中得溶液A,备用;另向原料1,4-二溴丁烷中加入上述相同溶剂溶解,再加入催化剂并在碱性环境中控制温度反应得反应液B;再将溶液A滴加到反应液B,滴加完毕后控制温度继续反应,反应结束后经后处理即得到产物4-(取代苯氧基)溴丁烷(V);
(4)制备目标产物(VI)
向2′,4′-二氟-2-(1H-1,2,4-三唑-1-基)苯丙酮硝酸盐(III)中加入溶剂,搅拌,然后于0~5℃下加入氢氧化钠水溶液以及催化剂,加热反应,得反应液C;将4-(取代苯氧基)溴丁烷(V)溶解于溶剂中,得溶液D;将溶液D滴加至反应液C中,滴加完毕后控制温度继续反应,反应结束后经后处理即得到目标产物(VI);
优选上述步骤(1)中间二氟苯与2-氯丙酰氯摩尔之比为1∶1~3;催化剂为无水AlCl3;催化剂的用量为2-氯丙酰氯摩尔量的1~2倍。
优选上述步骤(2)中催化剂为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苄基三乙基氯化铵或四丁基溴化铵;催化剂的用量为α-氯-2,4-二氟苯丙酮摩尔量的4~8%;缚酸剂为碳酸氢钾、碳酸钾或氢氧化钾;缚酸剂的用量为α-氯-2,4-二氟苯丙酮摩尔量的1~5倍;反应溶剂为四氢呋喃(THF)、二氯甲烷、N,N-二甲基甲酰胺(DMF)或甲苯(溶剂的加入量溶解1H-1,2,4-三唑即可);α-氯-2,4-二氟苯丙酮与1H-1,2,4-三唑摩尔之比为1∶1~5;控制反应温度为25~70℃;继续反应时间为6~12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业大学,未经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6932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吸收制品
- 下一篇:一种基于多产品多生产线生产模式下的均衡排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