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降低电解铜箔粗糙度的表面处理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62003.9 | 申请日: | 2012-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868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杨祥魁;徐树民;刘建广;马学武;宋召霞;徐策;王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金宝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D7/06 | 分类号: | C25D7/06;C23G1/10;C23F1/18;C25D3/56;C23C22/33;H05K1/02 |
代理公司: | 烟台双联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25 | 代理人: | 矫智兰 |
地址: | 2654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降低 电解 铜箔 粗糙 表面 处理 工艺 | ||
1.一种降低电解铜箔粗糙度的表面处理工艺,特征在于其工艺流程为:
LP毛箔—酸洗—微蚀—镀镍-锌合金—钝化—硅烷偶联剂—烘干—VLP铜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降低电解铜箔粗糙度的表面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采用LP毛箔,先对其表面进行酸洗除去氧化层;再使用盐酸-硫酸铜组成的微蚀液喷于铜箔毛面,将“山峰”反应成微细小的瘤状颗粒;再电镀一层镍-锌合金,一层铬-锌合金;最后涂覆一层硅烷偶联剂后烘干。
3.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降低电解铜箔粗糙度的表面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具体工艺步骤为:
1)、酸洗:将工业纯浓硫酸稀释为体积百分比浓度为10-15%的稀硫酸,泵入酸洗槽,将铜箔放入酸洗液中浸泡1-5S;
2)、微蚀:将五水硫酸铜用40-80℃的热水溶解,加入工业纯的浓盐酸,混合均匀后对喷涂于铜箔的毛面进行蚀刻;
3)、镀镍-锌合金:将硫酸镍、硫酸锌分别用水溶解后混合,加入工业纯的浓硫酸,混合均匀后泵入镀镍-锌合金槽中进行电镀;
4)、钝化:将铬酸钾、硫酸锌、焦磷酸钾分别用水溶解,先将硫酸锌缓慢加入焦磷酸钾中,并快速搅拌,混合均匀后加入铬酸钾,用硫酸或氢氧化钾调节值后泵入防氧化槽电镀;
5)、硅烷偶联剂:将硅烷偶联剂加入水中,搅拌均匀后喷涂于铜箔表面,其中所述的硅烷偶联剂是指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或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
6)、烘干:温度180-240℃,处理时间 1-5s。
4.如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降低电解铜箔粗糙度的表面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
步骤2)微蚀具体工艺条件为:CuSO4 180-240 g/L,HCl 30-90g/L,温度20-40℃,时间25-50s。
5.如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降低电解铜箔粗糙度的表面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
步骤3)镀镍-锌合金具体工艺条件为:Zn2+ 0.5-4 g/L,Ni2+ 5-14 g/L,H2SO4100-200g/L,温度30-50℃,电流密度2-10A/dm2,时间1-5S。
6.如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降低电解铜箔粗糙度的表面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
步骤4)钝化具体工艺条件为:Cr6+ 2.0-5.5g/L, Zn2+ 0.2-0.8 g/L,K4P2O7 40-80 g/L,10-11,温度为 30-35 ℃,电流密度为3.5-8.0 A/dm2;处理时间1.5-5s。
7.如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降低电解铜箔粗糙度的表面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
步骤5)硅烷偶联剂具体工艺条件为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或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含量1.5-5g/L,温度25-35℃,处理时间 1.5-3.5s。
8.一种降低电解铜箔粗糙度的表面处理工艺,将12μm表面粗糙度Rz为3.5μm的LP铜箔,处理成表面粗糙度为0.5-1.5μm的VLP铜箔。
9.经一种降低电解铜箔粗糙度的表面处理工艺得到的电解铜箔。
10.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解铜箔应用于挠性覆铜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金宝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金宝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6200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