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剪叉式管道机器人投放回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60059.0 | 申请日: | 2012-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010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25 |
发明(设计)人: | 沈惠平;潘祥生;邓嘉鸣;孟庆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B08B9/049 | 分类号: | B08B9/049;B08B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16***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剪叉式 管道 机器人 投放 回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管道机器人投放回收装置,具体地说就是为管道作业机器人进入地下管道或从管道中回收,提供一种投放和回收的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管道清淤机器人研制步伐的加快,与之配套的机器人投放回收装置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如果用人工投放回收的话,费时费力,效率不高。从目前的升降装置来看,主要有用于轻质、柔性货物的双带式垂直升降机[1],由于其结构本身的特点,对于升降对象的要求较高,同时作业成本高、价格昂贵、皮带易老化等原因,满足不了管道机器人投放与回收。液压控制的提升装置[2]需要精密的泵,阀,液压缸等元件,价格昂贵、安装复杂、密封要求高,且不利于维护,因此,不适用于城市管道作业的机器人投放与回收。因此,需要设计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经济实用的管道机器人投放与回收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经济实用的管道机器人投放与回收装置,其技术方案是:一种剪叉式管道机器人投放回收装置,包括调节螺母(1)、丝杠(2)、移动小车(3)、剪式机构(4)、底座(5)、驱动装置(6)、托盘(8),其特征是驱动装置(6)和丝杠(2)安装在移动小车(3)的底座(5)上,调节螺母(1)与丝杆(2)构成螺杆传动,剪式机构(4)上部的一端用转动副一(A)铰接在底座(5)上,剪式机构(4)上部的另一端用转动副二(B)铰接在调节螺母(1)上,托盘(8)用绳索连接在剪式机构(4)下部的另外两端,剪式机构(4)的所有杆件都是用转动副铰接;且剪式机构(4)中杆件的数量根据需要可以变化。
该装置具有良好的刚性、可靠性和适应性,操作方便,结构简单,制造维修容易,成本低。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例对本发明的技术给予进一步地说明。
附图1所示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一种剪叉式管道机器人投放回收装置,包括调节螺母1、丝杠2、移动小车3、剪式机构4、底座5、驱动装置6、托盘8,驱动装置6和丝杠2安装在移动小车3的底座5上,调节螺母1与丝杆2构成螺杆传动,剪式机构4上部的一端用转动副一A铰接在底座5上,上部的另一端用转动副二B铰接在调节螺母1上,托盘8用绳索连接在剪式机构4下部的另外两端,剪式机构4的所有杆件都是用转动副铰接;且剪式机构4中杆件的数量根据需要可以变化。
其工作原理是:管道作业机器人在托盘8上放置好后,推动移动小车3,使托盘8落入竖井后,再使管道作业机器人在下降过程中处于竖井的中心位置,此时,驱动装置6工作,驱动丝杠2转动,调节螺母1左右移动,从而改变丝杠2与剪式机构4夹角的大小,当夹角增大时处于下降状态,反之处于上升状态。托盘8下降到适当位置时,调节移动小车3在水平方向的位置,使托8能很好地和水平管道衔接,使作业机器人顺利地走出托盘8开始工作,从而达到作业机器人的投放功能,易知,回收过程是投放过程的逆过程。
该装置操作方便、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成本低廉、适应性强,能够满足不同管径作业机器人投放回收的需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大学,未经常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6005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飞行体的飞行控制系统
- 下一篇:带铰链的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