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控制带钢热轧成型工艺的硬度补偿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56246.1 | 申请日: | 2012-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810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田建艳;邱华东;王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21B37/28 | 分类号: | B21B37/28;B21B37/58 |
代理公司: | 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0 | 代理人: | 戎文华 |
地址: | 030024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控制 带钢 热轧 成型 工艺 硬度 补偿 方法 | ||
1.一种控制带钢热轧成型工艺的硬度补偿方法,包括计算机程序控制的热轧带钢经若干粗轧和精轧道次轧制成预定宽度和厚度的带钢热轧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是热轧带钢在粗轧和精轧钢种切换时,模型控制首块带钢热轧成型工艺中的硬度补偿计算方法如下:
F = NNFKORR′MH′coffMH′EPS (1)
式(1)中,F为轧制压力,NNFKORR为压力自学习系数,MH为带钢计算硬度,EPS为压下率,coffMH为新增硬度系数;
所述新增硬度系数按以下公式计算:
coffMH=1+(MH-MH’)/MH’′coff1 (2)
式(2)中,MH为切换钢种后首块钢计算硬度,MH’为上块钢计算硬度;coff1为新增硬度相关系数;
所述新增硬度相关系数是与切换前后两块钢的计算硬度相关,其实践经验所得取值范围为0.1~1.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增硬度相关系数的进一步数值范围按如下规律选择、计算和执行:
当|(MH-MH’)/MH|’<0.1时,coff1 = 0.1~1;
当 0.1≤|(MH-MH’)/MH’|<0.2时,coff1 = 0.5~1.0;
当 0.2≤|(MH-MH’)/MH’|<0.3时,coff1 =0.3~0.9;
当 0.3≤|(MH-MH’)/MH’|<0.4时,coff1 = 0.3~0.7;
当|(MH-MH’)/MH’ |≥0.4时,coff1 = 0.25~0.5。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增硬度相关系数按如下规律选择、计算和执行:
当|(MH-MH’)/MH’|<0.1时,coff1 = 0.2;
当 0.1≤|(MH-MH’)/MH’|<0.2时,coff1 = 0.8;
当 0.2≤|(MH-MH’)/MH’|<0.3时,coff1 =0.7;
当 0.3≤|(MH-MH’)/MH’|<0.4时,coff1 = 0.6;
当|(MH-MH’)/MH’ |≥0.4时,coff1 = 0.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理工大学,未经太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5624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