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铝合金箔加工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44101.X | 申请日: | 2012-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344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汤勇;李响;郭晓林;蔡辉;石华敏;陈燕;黄凌;罗勇;杨勇;张赵有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铝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F1/047 | 分类号: | C22F1/047;C22C2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逯长明 |
地址: | 40132***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铝合金 加工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冶炼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铝合金箔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城市化扩张,城乡之间人口流动规模不断扩大,快餐、果品、西餐行业得到了飞速越来越快,同时应用于快餐、果品、西餐等行业的食品容器制造领域也得到了较快发展。
现有技术中,用于快餐、果品、西餐等领域的食品容器通常采用塑料制品,然而,随着世界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塑料制品已经不符合当今社会环保、节能的主题。
为了减少白色污染,铝箔容器开始逐渐代替了塑料快餐包装,铝箔容器具有可回收、安全、环保、美观的特性,因此,铝箔容器得到了食品包装行业的青睐。
然而,现有技术中的铝箔食品容器,存在强度低和表面质量差的问题,因此,现有技术中的铝箔容器仍无法完全满足食品包装行业的使用要求。
因此,如何解决现有技术中铝箔食品容器强度低和表面质量差的问题,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要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铝合金箔加工工艺,依照此工艺加工出的铝合金箔用于生产铝合金箔食品容器,能够有效克服现有技术中铝箔食品容器强度低及表面质量差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铝合金箔加工工艺,包括步骤:
配料熔炼,按金属质量百分比Si为0.25%,Fe为0.40%,Cu为0.10%,Mn为0.10%,Mg为2.0%~2.8%,Cr为0.15%~0.35%,Ni<0.05%,Ti<0.05%,Zn<0.10%和余量为Al准备铝合金原料,将所述铝合金原料进行熔炼,形成液态铝合金原料;
铸锭,将所述液态铝合金原料进行铸锭,形成铝合金锭;
一次轧制,采用热连轧方式将所述铝合金锭的厚度轧制为2.5mm,再进行3-4道次冷轧将厚度为2.5mm的所述铝合金锭轧制为0.2-0.3mm,以形成第一预制品;
清洗,将所述第一预制品进行清洗,以去除其表面的高粘度润滑油和杂物;
一次退火,将清洗后的第一预制品进行低温退火,低温退火温度为230度-270度;
二次轧制,将一次退火后的第一预制品轧制为成品所需厚度,形成第二预制品;
二次退火,将所述第二预制品进行分卷,并在退火温度为290度-330度的环境下进行二次退火,形成最终产品。
优选地,所述步骤铸锭包括:
将所述液态铝合金原料进行铸锭,形成铝合金锭;
将形成的铝合金锭在400度-500度的环境中进行均匀化处理。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铝合金箔加工工艺,包括步骤:配料熔炼,按金属质量百分比Si为0.25%,Fe为0.40%,Cu为0.10%,Mn为0.10%,Mg为2.0%~2.8%,Cr为0.15%~0.35%,Ni<0.05%,Ti<0.05%,Zn<0.10%和余量为Al准备铝合金原料,将所述铝合金原料进行熔炼,形成液态铝合金原料;铸锭,将所述液态铝合金原料进行铸锭,形成铝合金锭;一次轧制,采用热连轧方式将所述铝合金锭的厚度轧制为2.5mm,再进行3-4道次冷轧将厚度为2.5mm的所述铝合金锭轧制为0.2-0.3mm,以形成第一预制品;清洗,将所述第一预制品进行清洗,以去除其表面的高粘度润滑油和杂物;一次退火,将清洗后的第一预制品进行低温退火,低温退火温度为230度-270度;二次轧制,将一次退火后的第一预制品轧制为成品所需厚度,形成第二预制品;二次退火,将所述第二预制品进行分卷,并在退火温度为290度-330度的环境下进行二次退火,形成最终产品。
本发明提供的铝合金箔加工工艺在现有的5052铝合金制造成分的基础上,重新调整各化学成分占铝合金原料的质量分数。在本发明提供的铝合金箔加工工艺中,对第一预制品进行清洗,可清洗掉铝材表面高粘度润滑油和杂物,改善铝材表面清洁度,避免一次退火过程中在铝材表面形成黄斑,该黄斑在后续轧制中系无法消除的。对清洗之后的第一预制品进行低温退火,其目的一方面降低加工硬化强度,提高毛料的轧制性能,有利于箔材的减薄轧制,同时兼顾成品性能。一次退火后将第一预制品进行二次轧制至成品厚度,轧制过程中在箔轧机上主要采取刮、接、吹等方式控制第一预制品表面带油,使第一预制品表面无明显带油,避免形成的第二预制品在二次退火时产生油斑。最后将二次预制品分卷后进行二次退火,二次退火温度属完全退火,最终退火温度不利选择过高,避免含mg元素退火过程中氧化变色特点,选择温度290-330℃完全退火,已形成最终产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铝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西南铝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4410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