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铈掺杂钴酸锶与碳共同包覆磷酸亚铁锂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005910.X 申请日: 2012-01-06
公开(公告)号: CN102544511A 公开(公告)日: 2012-07-04
发明(设计)人: 郭瑞松;吴立军;屈瑒 申请(专利权)人: 天津大学
主分类号: H01M4/62 分类号: H01M4/62;H01M4/58
代理公司: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代理人: 王丽
地址: 300072 天*** 国省代码: 天津;1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掺杂 钴酸锶 共同 磷酸 亚铁 锂离子电池 正极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技术,特别涉及一种铈掺杂钴酸锶(Sr0.85Ce0.15CoO2.65,简写为SCC)与碳(C)共同包覆磷酸亚铁锂(LiFePO4)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以磷酸亚铁锂(LiFePO4)为正极材料的锂离子电池在普通电子数码产品等不要求具有很高容量、不要求进行高倍率充放电的场合,已经取得广泛的应用,已经形成了很大的生产规模和消费市场。但便携式电动工具、电动自行车、电动汽车等需要的大容量、高功率的锂离子电池尚处于研究开发阶段。磷酸亚铁锂材料具有原料资源丰富、容量较高、充放电平台稳定、无毒、环境友好、热稳定性好、安全性高等优点,因此成为最有潜力的新一代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但是磷酸亚铁锂材料存在一个致命的缺点就是较低的电导率,一般数值是10-9S/cm。如此低的电导率源自两个方面:磷酸亚铁锂颗粒之间的电子电导率较低以及磷酸亚铁锂颗粒内部锂离子嵌入和脱出的扩散速率较低,后者造成颗粒内部离子电导率较低。这就使得电池在大电流充放电时容量衰减迅速,高倍率性能衰减很快。

针对磷酸亚铁锂材料存在的问题,国内外以往的研究主要采用改善颗粒间导电性、提高磷酸亚铁锂颗粒内部本征导电能力、优化合成工艺、细化晶粒尺寸等方法。提高颗粒内部本征导电能力主要通过离子掺杂来实现,可用金属离子和非金属离子作为掺杂剂[Ge Y C,Yan X D,Liu J,et al.An optimized Ni doped LiFePO4/C nanocomposite with excellent rate performance[J].Electrochimica Acta,2010,55:5886-5890;Sun C S,Zhang Y,Zhang X J,et al,Structural and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of Cl-doped LiFePO4/C[J],Journal of Power Sources,2010,195:3680-3683]。细化晶粒则主要通过降低合成温度,采用共沉淀法、溶胶-凝胶法等液相合成技术以及微波合成等途径来实现。而改性的大量研究工作主要集中于改善颗粒间导电性,主要通过在磷酸亚铁锂颗粒表面包覆导电材料来实现,如包覆碳[Kadoma Y,Kim J M,Abiko K,et al,Optimization of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of LiFePO4/C prepared by an aqueous solution method using sucrose[J],ElectrochimicaActa,2010,55:1034-1041]、合金[XuJ,Chen G,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of LiFePO4 Cathode Material Coated with PbTe[J],Electrochemical and Solid-State Letters,2009,12(11):H399-H401]、金属[Mi C H,Cao Y X,Zhang X G,et al,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LiFePO4/(Ag+C)composite cathodes with nano-carbon webs[J],Powder Technology,2008,181:301-306]、导电聚合物[Boyano I,Blazquez J A,Meatza I D,et al,Preparation of C-LiFePO4/polypyrrole lithium rechargeable cathode by consecutive potential steps electrodeposition[J],Journal of Power Sources,2010,195:5351-5359]、导电金属氧化物[Jin Y,Yang C P,Rui X H,et al,V2O3 modified LiFePO4/Ccomposite with improved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J],Journal of Power Sources,2011,196:5623-5630]、石墨烯[Su F Y,You C H,He Y B,et al,Flexible and planar graphene conductive additives for lithium-ion batteries[J],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2010,20:9644-9650]以及碳纳米管[Liu Y J,Li X H,Guo H J,et al,Effect of carbon nanotube on the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ofC-LiFePO4/graphite battery[J],Journal of Power Sources,2008,184:522-526]。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0591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