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能在豆乳发酵过程中转化异黄酮的双歧杆菌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05611.6 | 申请日: | 2012-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512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其木格苏都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和美科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A23C11/10;C12R1/01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李正清 |
地址: | 100102 北京市朝阳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豆乳 发酵 过程 转化 异黄酮 杆菌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益生菌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animalis subsp.lactis V9),尤其是一种能在豆乳发酵过程中转化为性异黄酮的双歧杆菌。
背景技术
我国是大豆的故乡,豆制品品种多样化,有着很好的消费者接受度。豆乳含有丰富的低聚糖益生元,是乳酸菌生长良好的培养基。大豆异黄酮是非类固醇类的植物雌激素,是具有抗氧化作用的多酚类分子,能够抵抗激素依赖类的疾病,例如,乳腺癌、前列腺癌、减少绝经期症状、能够抵御心血管疾病和减轻骨质疏松病的病症。
大豆及普通大豆产品的异黄酮以结合态的糖苷形式存在,不具有生物活性,只有游离的异黄酮苷元才有生物活性。大豆经过乳酸菌的发酵,使结合态异黄酮转变为游离态的异黄酮苷元,同时大豆蛋白被降解为低分子的肽和氨基酸,有利于消化吸收,保健功能也大大增加。大豆异黄酮的生理功能的实现和微生物的活动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大豆异黄酮在加工、吸收和利用过程中的转化是其发挥生物学活性的前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在豆乳发酵过程中转化异黄酮的双歧杆菌。
本发明的主要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能在豆乳发酵过程中转化异黄酮的双歧杆菌,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animalis subsp.lactis V9)是一株益生菌,该菌株已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 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分类命名: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Bifidobacterium animalis subsp.lactis,保藏号:CGMCC No.5470,保藏日期为:2011年11月18日。
所述的双歧杆菌可在豆乳发酵过程中使无活性的异黄酮转化为功能性活性异黄酮。
所述的豆乳为大豆磨浆所得豆乳或大豆粉还原乳。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animalis subsp.lactis V9(保藏号CGMCC No.5470,)能在豆乳发酵过程中,显著增加活性异黄酮含量,使无活性的异黄酮转化为功能性活性异黄酮。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双歧杆菌在豆乳发酵过程中对异黄酮的转化。
1试验方法
1.1菌株准备
菌株Bifidobacterium animalis subsp.lactis V9为直投式发酵剂,活菌数为2×1011cfu/g。
1.2发酵豆乳制备
大豆磨浆豆乳中,添加1%-3%葡萄糖,95℃杀菌5min后,冷却至37℃,将Bifidobacterium animalis subsp.lactis V9按5.0×106cfu/mL的接种量接种,摇匀,37℃恒温培养,至pH值4.5时停止发酵,制成发酵豆乳。
1.3异黄酮测定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豆乳样品发酵前后的异黄酮成分进行测定。
样品处理条件为:准确称取发酵豆乳样品10g,加80mL提取液(甲醇∶水=4∶1),65℃水浴4h,冷却至室温下加6mL 2mol/L的NaOH,摇床(200rpm/min) 振荡10min。取出后加4mL冰醋酸混匀,用提取液定容至100mL容量瓶中。定量滤纸过滤后,吸取20mL到50mL量筒中,加16mL水,用甲醇补足50mL。取4mL至10mL离心管,7000g,5min离心,取清液经0.45μm膜过滤待进样分析。
色谱条件为:流动相A:水∶甲醇∶冰乙酸=88∶10∶2;流动相B:2%冰乙酸的甲醇溶液;流速:0.4mL/min;紫外检测波长:260nm;柱温:32℃;进样量:20μL。
2结果
表1 Bifidobacterium animalis subsp.lactis V9发酵豆乳样品中异黄酮含量的测定结果 单位:μg/mL
从表1中看出,经益生菌Bifidobacterium animalis subsp.lactis V9发酵后的豆乳样品中,具有生理功能的黄豆苷元、黄豆黄素和染料木素含量均增加,其中,黄豆苷元和染料木素含量显著增加。大豆异黄酮中含有的染料木素,可以有效抑制肿瘤的生长,因为其具有抑制细胞生长的酵素,以及抑制不正常血管的增生作用,对促进人体健康十分重要。
3结论
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animalis subsp.lactis V9(保藏号CGMCC No.5470,)能在豆乳发酵过程中,显著增加活性异黄酮含量,使无活性的异黄酮转化为功能性活性异黄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和美科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和美科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0561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热水工程的回水控制方法
- 下一篇:液晶模组包装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