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培养基发酵高产银耳多糖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04097.4 | 申请日: | 2012-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598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童应凯;孙长海;王玉香;王昌华;黄海东;杨珺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超然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P19/04 | 分类号: | C12P19/04;C12R1/645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杰盈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2207 | 代理人: | 朱红星 |
地址: | 301700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培养基 发酵 高产 银耳 多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发酵培养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培养基发酵高产银耳多糖的方法。
背景技术
银耳又称白木耳,是一种高等真菌,是世界上公认的重要药材。银耳中含有的一种酸性多糖类物质,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具有抗病毒的作用,促进T细胞的活动能力,故能有效地防治癌症在内的多种疾病。银耳多糖还能提高机体对原子辐射的防护能力,降低机体脂褐质沉积的物质,具有抗衰延年的作用等。
目前市面上要大量获得银耳多糖主要采用对分生孢子进行液体深层发酵,发酵生产成本低廉,高产多糖,能实现产业化,能够给生产企业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高产银耳多糖的研究大多数集中在对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发酵培养基的优化在微生物产业化生产中举足轻重,是从实验室到工业生产的必要环节。能否设计出一个好的发酵培养基,是一个发酵产品工业化成功中非常重要的一步。
本发明是银耳多糖液体深层发酵培养基优化,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筛选,找到了一种最适合其生长酵母状分生孢子菌发酵的培养基,目前市面上产多糖4 g/L左右,本发明的方法产多糖高达9.5 g/L,在原来的基础上提高发酵多糖的产量,以期达到生产最高发酵多糖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培养基液体深层发酵高产银耳多糖的方法,其特点是在生产中供菌种生长繁殖和积累发酵产物,保持银耳多糖菌体良好的细胞形态,高密度的生长,获得大量高纯的银耳多糖产物。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培养基发酵高产银耳多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如下的步骤进行:
(1)菌种:
银耳芽孢Tremella fuciformis CGMCCC5.466购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
(2)培养基配制:
银耳芽孢甘油保藏培养基:甘油300g/L;
银耳芽孢斜面保藏培养基:土豆200g/L,葡萄糖20g/L,蛋白胨5g/L,硫酸镁0.3g/L,磷酸二氢钾2g/L,琼脂20g/L;
银耳芽孢种子培养基:葡萄糖20g/L,蛋白胨8 g/L,硫酸镁2.5 g/L,YNB(无氨基酵母氮源) 1.5g/L,磷酸二氢钾 0.5g/L,PH要求6.0;
银耳芽孢发酵培养基:葡萄糖30g/L,蛋白胨8g/L,硫酸镁 2.5 g/L,YNB(无氨基酵母氮源) 2g/L,磷酸二氢钾0.5g/L,PH要求6.0;
(3)制备工艺:
菌种保藏:用甘油保藏培养基,-70℃保存一年;
种子摇瓶培养:接种量以5~10%菌液接入到种子培养基中培养1天,培养温度25℃;
发酵培养:将培养好的种子以8~10%接种量接入到发酵罐中,发酵装液量5L,发酵温度25℃,搅拌转速200rpm,用氨水控制PH6.0;发酵时间到48h,调搅拌转速到300rpm,发酵培养周期到72h结束,离心收集上清液,浓缩,醇沉得到银耳多糖。
本发明更加详细的方法如下:
(1) 菌种: Tremella fuciformis CGMCCC5.466购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
(2) 培养基配制:
银耳芽孢甘油保藏培养基:甘油300g/L。
银耳芽孢斜面保藏培养基:土豆200g/L,葡萄糖20g/L,蛋白胨5g/L,硫酸镁0.3g/L,磷酸二氢钾2g/L,琼脂20g/L。
银耳芽孢种子培养基:葡萄糖20g/L,蛋白胨8 g/L,硫酸镁2.5 g/L,YNB(无氨基酵母氮源) 1.5g/L,磷酸二氢钾 0.5g/L,PH要求6.0。
银耳芽孢发酵培养基:葡萄糖30g/L,蛋白胨8g/L,硫酸镁 2.5 g/L,YNB(无氨基酵母氮源) 2g/L,磷酸二氢钾0.5g/L,PH要求6.0。
(3) 制备工艺:
菌种保藏:用甘油保藏培养基,-70℃保存一年。
种子摇瓶培养:接种量以5~10%菌液接入到种子培养基中培养1天,培养温度2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超然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天津超然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0409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