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CPU水冷散热器及其应用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01505.0 | 申请日: | 2012-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667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孙明迪;李鹏飞;何进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佳力图空调机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20 | 分类号: | G06F1/2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1102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cpu 水冷 散热器 及其 应用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子元器件的散热器领域,尤其涉及CPU芯片水冷散热器及其应用方法。
背景技术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可用突飞猛进来形容,自Intel公司1971年推出世界上第一台微处理器 (CPU)时起,CPU的集成度就一再得到提高,目前单CPU已集成接近10亿支晶体管。另外越来越先进的封装技术也促使CPU发热量倍增,目前芯片功耗已高达177W。为了大面积推广应用这种高频的CPU及开发更高主频率的CPU,必须要解决CPU的散热问题。
散热是影响CPU可靠性的诸多因素中至关重要的一个。一般CPU的工作温度都有一定的限制范围,超过这个范围,元器件的性能将显著下降,并且不能稳定工作,因而影响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大功率元器件工作时所产生的热量,将导致芯片温度升高,如果没有适当的散热措施,就可能使芯片的温度超过所允许的最高结温,从而导致器件性能的恶化以致损坏。所以在产品设计中,选择适当的散热方式,并进行合理的设计,是使器件的潜力得到充分发挥,提高设备可靠性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当前的技术现状是,各类计算机芯片普遍采用受迫对流空气来冷却发热器件,即通过扩展肋片,改进气流分布,增大风压,将冷却空气压送至散热器件表面以将该处热量带走,此种方式的冷却效率与风扇速度成正比,因而会产生明显噪音;而且一旦微器件发热密度过高时,冷气冷却将很难胜任。目前气冷方式的散热己趋近极限,难以适应功耗继续增加的需要,并且风扇的转速已经超过4000r/min,产生较大的噪音。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针对上述现有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CPU水冷散热器及其应用方法,从而解决CPU工作时发热量大,且风冷散热器噪音大的问题。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CPU水冷散热器,包括散热器本体、密封垫和上盖,所述散热器本体为内部设有水流道的金属腔体,所述水流道上均匀排列有多个扰流柱,该扰流柱是与所述散热器本体为一体的柱状体;所述散热器本体的内腔边沿设有用于安放所述密封垫的凹槽,所述上盖压在该密封垫上并与所述散热器本体密封连接,同时所述水流道两端设有进水管和出水管。
工作时,冷却水从散热器本体内的水流道流过,从而带走CPU产生的热量,同时冷却水流通时受到水流道上扰流柱的影响,使得冷却水流通时形成扰流从而使水流道中各处的温度基本一致,从而有效的带走CPU的热量。
作为优选,所述水流道形状为“Z”字型,从而可以延长冷却水流通的时间,使得有充足时间交换带走更多的热量。
作为优选,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与散热器本体采用钎焊装配,从而防止普通接头连接方式的漏渗水隐患,避免损坏电路板。
作为优选,所述散热器本体底部与CPU的接触面经过研磨和抛光,从而可以增大与CPU的接触面积,并减小与CPU之间的空隙,更加有利于提高传热效率。。
作为优选,所述散热器本体和上盖均采用铜质,由于铜具有很高的导热率,从而提高导热效果。
本发明另一个目的是将上述CPU散热器应用到印刷电路板上芯片降温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所述CPU水冷散热器底部与CPU芯片的接触面涂上导热材料后,贴紧固定在印刷电路板上的CPU芯片上;
b、然后通过集分水器将冷却水经水管分配到各个CPU水冷散热器中,冷却水吸收热量后再回到集分水器,从而形成循环。所述集分水器的分水部分和积水部分是互相隔离的。
当应用于服务器机柜有多快印刷电路板时,通过进水总管和出水总管对各集分水器提供水运输通道,各集分水器通过软管与所述进水总管和出水总管连通。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由于水的导热系数和比热均比空气大很多,因而可以大大减小各有关换热环节的热阻,提高冷却效率;温度梯度小,结构紧凑,泵主动循环,可以利用较小的功率消耗达到液体的循环流动,无风机工作噪声很小;有效解决机柜的高热密度,可以使机柜放置更多的服务器。提高了机柜的使用空间和机房的空间利用率;大大较少普通机房空调的使用量,降低机房空调总负荷,有利于打造绿色机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CPU水冷散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CPU水冷散热器在印刷电路板上的布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CPU水冷散热器在服务器机柜中的布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佳力图空调机电有限公司,未经南京佳力图空调机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0150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