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聚醚醚酮树脂改性材料及其制作方法和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01061.0 | 申请日: | 2012-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587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宋广山;宋渊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广山 |
主分类号: | C08L61/16 | 分类号: | C08L61/16;C08L27/18;C08L81/06;C08L81/02;C08K13/04;C08K7/06;C08K7/14;C08K3/22;B29C47/92;B29C45/78 |
代理公司: | 成都蓉信三星专利事务所 51106 | 代理人: | 刘克勤;段雪茵 |
地址: | 6180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醚醚酮 树脂 改性 材料 及其 制作方法 用途 | ||
1. 一种聚醚醚酮树脂改性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材料的各组份重量百分比为:
聚醚醚酮10—30%,聚四氟10—15%,聚醚砜4—14%,聚苯硫醚8—30%,二氧化钛5—14%,碳纤维5—30%,玻璃纤维15—30%。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醚醚酮树脂改性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材料各组份重量百分比为:
聚醚醚酮 20—28%、聚四氟8—10%、聚醚砜10—14%,聚苯硫醚10—25%,二氧化钛5—10%,碳纤维5—10%、玻璃纤维15—18%。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醚醚酮树脂改性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材料各组份重量百分比为:
聚醚醚酮22—28%、聚四氟5—10%、聚醚砜6—8%、聚苯硫醚10—28%,二氧化钛5—10%,碳纤维5—10%、玻璃纤维15—24%。
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醚醚酮树脂改性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材料各组份重量百分比为:
聚醚醚酮20—30%、聚四氟5—8%、聚醚砜5—8%、聚苯硫醚10—26%,二氧化钛5—10%,碳纤维5—10%、玻璃纤维10—26%。
5.权利要求1至4其中任一项所述聚醚醚酮树脂改性材料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各种组分进行检测、称量、置于各种容器中;
(2)将聚醚醚酮、聚四氟、聚醚砜、聚苯硫醚和二氧化钛置混合罐中搅拌均匀;
(3)将混合均匀的物料置于研磨系统,研磨成微米或纳米级;
(4)将研磨好的微粉和碳纤维、玻璃纤维一起在300℃~360℃的温度进行二次交联造粒。
6.权利要求1至4其中任一项所述的聚醚醚酮树脂改性材料的用途:
1).取代各种有色金属;
2).取代各种特种工程塑料;
3).用于高腐蚀领域的石油、天然气和化工系统;
4).用于食品、医药和供水行业;
5).用于电子、电器行业;
6).用于宇航工业、船舶工业和军事工业。
7.按权利要求1至4其中任一项所述的聚醚醚酮树脂改性材料,其特征在于:用于制造高强度和高防腐的聚醚醚酮树脂改性材料专用产品,该聚醚醚酮树脂改材料专用产品的制造都包括如下步骤:
①.将聚醚醚酮树脂改材料在120℃~150℃的温度下,进行风干2~4小时,挤塑机调整在280~330℃预热;
②.将产品模具安装到位,清理完原注塑机内异物;
③.在280~330℃的工作条件下进行注射成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广山,未经宋广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0106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