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天线单元及包括天线单元的车门把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10415087.5 | 申请日: | 2011-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446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中敦司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有信 |
主分类号: | H01Q1/22 | 分类号: | H01Q1/22;E05B1/00;E05B49/00;B60R1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胡晓萍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天线 单元 包括 车门 把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组装于车辆的车门把手内的天线单元及包括天线单元的车门把手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为了提高车门的开闭操作的便利性,研发出了携带有电子钥匙的驾驶员接近/离开车辆就能进行车辆的门锁定装置的锁定/解除锁定的智能进入系统,且已投入实际使用,其中,上述电子钥匙内置有能发出ID信号的无线装置。
在采用上述智能进入系统的车辆的车门把手装置中设有天线和静电容量传感器(接触式传感器),其中,上述天线用于发出或接收ID信号等,上述静电容量传感器能检测出驾驶员接近或接触了车门把手。此外,当携带有电子钥匙的驾驶员为打开车门而触摸车门把手时,内置于车门把手的静电容量传感器检测到该动作,从车辆的认证装置经由天线朝电子钥匙发出请求信号。这样,接收到请求信号的电子钥匙朝车辆的认证装置发出自己的ID信号,接收到该ID信号的车辆的认证装置在所接收到的ID信号中含有的ID码与预先存储的ID码一致时通过认证,驱动门锁定装置的致动器,使门成为能打开的解除锁定状态。
在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以下方案:利用模塑用合成树脂使设于车门把手内的天线与静电容量传感器的检测电极一体地模塑成形而形成一个单元,从而实现保护天线和易于操作,并能提高组装作业性。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3-224410号公报
不过,在专利文献1所提出的结构中,存在以下问题:在模塑成形时,每次都需要将天线和检测电极分别置于模具内来进行成形,制造费时且制造成本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技术问题而作,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提高组装性且能降低制造成本的天线单元和包括天线单元的车门把手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技术方案1所记载的发明是组装于车辆的车门把手内的天线单元,其特征是,包括:能检测出驾驶员接近或接触了上述车门把手的静电容量传感器的第一检测电极;以及无线通信用的天线,在上述第一检测电极上设有对上述天线进行定位固定的天线固定部,通过树脂模塑使固定于上述天线固定部的上述天线与上述第一检测电极一体化。
技术方案2所记载的发明是在技术方案1所记载的发明中,其特征是,利用绝缘性的涂覆膜覆盖上述第一检测电极的表面。
技术方案3所记载的发明是在技术方案1或技术方案2所记载的发明中,其特征是,还包括:安装有上述静电容量传感器的检测电路的电路基板;以及上述静电容量传感器的第二检测电极,在上述第一检测电极上设有对上述电路基板进行定位固定的电路基板固定部,在上述电路基板的与配置有上述第一检测电极的面相反一侧的面上设有对上述第二检测电极进行定位固定的电极固定部。
技术方案4所记载的发明是在技术方案3所记载的发明中,其特征是,在上述第一检测电极上设有对与上述电路基板连接的线束进行保持的线束保持部。
技术方案5所记载的车门把手装置的特征是,采用将技术方案1~技术方案4中任一项所记载的天线单元组装到车辆的车门把手内的结构。
根据技术方案1所记载的发明,由于将固定于第一检测电极的天线固定部而一体化的天线和第一检测电极配置于模具内,并通过模塑成形使两者一体化,因此无需将天线和第一检测电极分别单个地配置在模具内,提高了组装性并能将制造成本抑制得较低。此外,由于将天线直接定位固定于第一检测电极,因此不需要定位板等其它构件,减少了零件数,从而能降低制造成本。
根据技术方案2所记载的发明,由于利用绝缘性的涂覆膜覆盖第一检测电极的表面,因此,即便将天线直接固定于该第一检测电极,也能使两者可靠地电绝缘。
根据技术方案3所记载的发明,由于在第一检测电极上定位固定有天线和电路基板,在定位固定于第一检测电极的电路基板上定位固定有第二检测电极,因此第一检测电极及第二检测电极与天线及电路基板一体化,将这些构件配置于模具内进行树脂模塑,而无需将上述四个构件分别单个地配置在模具内,其结果是,提高了天线单元的组装性,并能将制造成本抑制得较低。此外,由于将天线和电路基板直接定位固定于第一检测电极,并将第二检测电极直接定位固定于电路基板,因此不需要定位板等其它构件,减少了零件数,从而能降低制造成本。
根据技术方案4所记载的发明,由于能在组装时利用第一检测电极的线束保持部将与电路基板连接的线束保持在规定位置,因此在将其它电子零件安装于第一检测电极时,线束不会妨碍安装,能提高作业性及组装性。此外,在最终进行模塑成形时,能将线束可靠地收容到树脂模塑件内,因此能可靠地保护该线束,防止其受到损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有信,未经株式会社有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1508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源电路及电源电路的控制方法
- 下一篇:半导体装置以及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