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介孔SBA-15无粘连微球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98412.1 | 申请日: | 2011-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151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7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智;杜明霞;王利平;赵挥 | 申请(专利权)人: | 聊城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B33/12 | 分类号: | C01B33/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2059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sba 15 粘连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介孔二氧化硅微球的制备方法,具体的说就是可用于高效液相色谱的介孔SBA-15无粘连微球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自1998年赵东元等以三嵌段共聚物P123为模板,合成出了有序介孔二氧化硅材料SBA-15以来,SBA-15作为有序介孔材料之一,因其具有高的比表面、窄的孔径分布、可控的孔径大小和大量的硅羟基这些介孔材料的优点外,与MCM-41相比具有大的孔径、厚的孔壁和更高的稳定性。因此其在催化、吸附、分离、生物传感器、纳米材料反应器和药物缓释等领域展示了诱人的应用前景。尤其是单分散的SBA-15微米球的研发及其在色谱中的应用。
目前,SBA-15微球的合成,主要的是采用表面活性剂P123为模板,或者CTAB为助模板剂在酸性或者碱性条件下合成了微米级的球形二氧化硅。其中,han等(Yu Han, Su Seong Lee, Jackie Y. Ying, Spherical Siliceous Mesocellular Foam Particles for High-Speed Size Exclusion Chromatography, Chem. Mater., 2007, 19, 2292-2298)合成了粒径约5 μm、孔径分布在10-26 nm的球形二氧化硅应用于体积排阻色谱成功分离了聚苯乙烯。梁鑫淼(Huihui Wan, Lin Liu, Cunman Li, et al. Facile synthesis of mesoporous SBA-15 silica spheres and its application for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J. Colloid Interf. Sci., 2009, 337, 420-426)等合成了粒径可控的孔径分布在23 nm左右的介孔二氧化硅微球应用于反相色谱。然而这些方法制备的介孔SBA-15微球粘连程度高,分散性差,因此提高其分散性和粒径的均匀性成为一个很大的挑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分散性好、无粘连、微米级的介孔二氧化硅微球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介孔SBA-15无粘连微球的制备方法,是在稀盐酸中,以三嵌段共聚物P123为模板,以氯化钾(KCl)和均三甲基苯(TMB)为辅助剂,以正硅酸乙酯(TEOS)为前驱体,以氟化铵(NH4F)作为微孔消除剂,制备无粘连的介孔SBA-15微球。
前面所述的制备方法,还加入水溶性聚合物(如,聚乙烯醇(PVA))作为分散剂。
前面所述的制备方法,优选的方案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a)把P123、KCl加入到的盐酸中,加热并搅拌至形成澄清溶液;
(b)降低温度,加入TMB继续搅拌后,滴加TEOS,滴加完毕后加入水溶性聚合物PVA,溶解后停止搅拌;升高温度至38~40℃(优选39℃),静置20~24 h(优选23 h);
(c)加入NH4F,在100~105℃(优选102℃)水热晶化20~24 h(优选23 h);水热晶化完毕后,过滤出产物,用蒸馏水洗涤掉可溶性盐类组分,50~60℃(优选55℃)干燥4 h,然后540~560℃煅烧去除挥发性组分,得到无粘连的介孔SBA-15微球;
所用各物料的质量比例为P123 : KCl : 盐酸 : TMB : TEOS : PVA : NH4F = 1.0 : 0.7~0.8 : 35~37 : 0.5~0.7 : 2.1~2.3 : 0.2~1.0 : 0.01~0.02(优选的,质量比例为P123 : KCl : 盐酸 : TMB : TEOS : PVA : NH4F = 1.0 : 0.75 : 36 : 0.6 : 2.2 : 0.6 : 0.0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聊城大学,未经聊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9841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