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降香茶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110377513.0 申请日: 2011-11-10
公开(公告)号: CN102406023A 公开(公告)日: 2012-04-11
发明(设计)人: 孟慧;杨云;陈波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海南分所
主分类号: A23F3/34 分类号: A23F3/34
代理公司: 海口翔翔专利事务有限公司 46001 代理人: 莫臻
地址: 571533*** 国省代码: 海南;66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降香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保健茶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是一种采用降香檀材料制备的降香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降香檀Dalbergia odorifera T.chen,又称花梨木、降香,属蝶形花科黄檀属植物,为我国海南特有的热带及亚热带常绿乔木,含多种黄酮类成分。降香入药始见于我国唐代,在传统中医学和藏医学中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85年、1990年、2005年版等也规定降香黄檀为降香的正品。由于降香檀木材的高价值,市场需求极大,近年来遭到掠夺式过度砍伐,野生资源趋于枯竭。1992年国家林业部将降香檀列入《国家珍贵树种名录》一级名贵树种。1999年降香檀被列为国家二级濒危保护植物并收载于《中国植物红皮书》。但由于近年来人们对红木家具的追捧炒作,大量降香檀心材被用于制作高档红木家具,很多边角料被大量浪费;同时,降香檀叶及其心材具有多种药用成分,民间常被应用于降血压、清心、明目、助睡眠等保健作用,但多是与其他药材一同配伍使用,经检索,还没有将降香檀叶及其心材用于饮品及保健品的相关文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降香茶及其制备方法,采用降香檀材料(包括叶和心材)制备一种便于冲泡、外形简单、汤色黄绿、口感清淡回甘的绿色保健降香茶产品,生产工艺简单,具有降血压、清心、明目的作用,有效地增加其附加值。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一种降香茶,是取降香檀叶经除杂、冲洗、摊凉晾青后于180~200℃进行杀青处理2~8min,晒青,粉碎成碎片,再于180~200℃进行翻炒加香处理5~10min;取降香檀心材经除杂、冲洗、通风晾干后粉碎成粉末;将经加香处理的降香檀叶碎片包装得降香茶,或按重量比将降香檀叶碎片与降香檀心材粉末按1∶1的比例混匀包装得降香茶。

本发明中,降香檀叶碎片是将降香檀成熟叶(1~2年的叶子)和降香檀嫩叶(至少展开10天的叶子),分别进行摊凉晾青、杀青、晒青、粉碎、高温翻炒加香后,按重量比将降香檀成熟叶碎片和降香檀嫩叶碎片按8∶2的比例混匀。

一种上述降香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降香檀叶的处理

将采摘的降香檀叶用清水清洗后沥干,摊开5~10厘米厚,晾1~3天进行摊凉晾青;然后在150~200℃进行杀青处理2~8min(通过高温将叶片中的青草醇、青草醛等含有青草味的物质挥发出来,使茶的味道更好),晒青处理(利用太阳热量使降香檀叶的青臭味散发,并促进酶的活化),粉碎成2×4~3×6mm的碎片(使其易于包装,并能使叶片内的营养成分更容易通过烫泡释放出来),再于180~200℃进行翻炒加香处理5~10min(降香檀叶在高温下翻炒,杀菌的同时还更增加降香茶的香味)。

2、降香檀心材粉碎处理

收集降香檀心材,经分选、除杂质、流水冲洗,通风晾干1~3天;粉碎后过5~20目筛网,得到粒径为1~2mm的降香檀心材粉末。加工处理降香檀心材,使其易于包装,并能使心材内的营养成分更容易通过烫泡释放出来。

3、包装

将经加香处理的降香檀叶碎片包装得降香茶,或按重量比将降香檀叶碎片与降香檀心材粉末按1∶1的比例混匀包装得降香茶(将降香檀叶碎片与降香檀心材粉末混合不仅保持降香檀叶片的黄绿色泽,还增加了降香檀心材独特的香味,营养价值更好)。

所述降香檀叶碎片是分别将降香檀成熟叶和降香檀嫩叶进行摊凉晾青、杀青、晒青、粉碎、高温翻炒加香后,按重量比将降香檀成熟叶碎片和降香檀嫩叶碎片按8∶2的比例混匀。

本发明生产工艺简单,充分利用了药用植物降香檀植物资源,采用降香檀材料开发便于携带并具保健功能的茶产品,滋味淡微苦,回味甘醇,汤色淡黄清澈,保留了中药降香原有的芬芳清香,口感好,是一款纯的绿色保健茶产品,具有降血压、清心、明目的作用,有效地增加其附加值,具有现实意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一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海南分所,未经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海南分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7751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