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薏米红曲的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110364139.0 申请日: 2011-11-17
公开(公告)号: CN102429928A 公开(公告)日: 2012-05-02
发明(设计)人: 邹昆;陈书峰;张效实;胡杨洋 申请(专利权)人: 成都格蓝洋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61K36/06 分类号: A61K36/06;A61K36/8994;A61P1/14;A61P9/12;A61P7/00;A61P3/10;A61P39/06;A23L1/105;A23L1/29;C12N1/14;A61K31/366;A61K31/22;C12R1/645
代理公司: 成都立信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51100 代理人: 冯忠亮
地址: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天府大*** 国省代码: 四川;5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薏米 红曲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薏米为原料制备的红曲,以及该红曲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红曲也称丹曲,传统红曲的做法是以大米为原料,接种红曲菌经固体发酵而成,具有药食两用价值。红曲菌在分类学上属于真菌界,子囊菌门,真子囊菌纲,散子囊菌目,红曲菌科,红曲菌属。红曲菌虽在生物界犹如九牛一毛,但是它有一定的位置。红曲菌所代谢的生理活性物质除了monacolins-K外,尚含有麦角固醇、γ-氨基丁酸、多不饱和脂肪酸等。

红曲具有健脾健胃、活血化瘀、降血压、降血糖等作用;目前,在食品或医药行业,红曲品种很多,大都以谷物为原料制备的,但以薏米为原料制备的固体薏米红曲以及制备方法,却未见到报道。 

薏米,又名薏苡仁、薏仁,属禾本科植物薏苡仁之果,产于福建、江苏、河北等地,它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和葡萄糖,含有大量的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脂肪酸等。薏苡仁与大米比较,淀粉含量较低,但粗蛋白和粗脂肪比大米高,分别是大米含量的1.97和5.81倍,尤其是单位重量所提供的氨基酸是大米的2.2倍;薏苡仁油脂中所含人类营养中最重要的必须脂肪酸亚油酸高达45.85%,具有中等程度的抗氧性,表现在对超氧自由基消除的SOD样作用,加上对体内氮氧化合物生成的抑制,即对NO合成酶的抑制,这些都被认为是抗衰的标志性指标,经常在抗老化妆品中使用;其中还含有维生素B1,是大米的2.54倍,矿物质含量也比大米高。薏苡仁有健脾利尿、去热去湿、补血状体至功能,薏苡仁中含有薏苡酯对癌细胞的生长有抑制作用。 

薏米红曲,是以薏米为原料,接入红曲曲种,经过制备红曲的过程而得;国内有报道薏米红曲液态发酵,主要是考察抗氧化成分,但红曲产品中红曲红素以及Monacolins-K、γ-氨基丁酸等未见报道(刘畅等,薏苡仁在曲霉发酵过程中成分及抗氧化性变化的研究,食品科学,Vol.30,No.23,2009);美国专利20070160694公开了使用Aspergillus, lactic acid bacteria and yeast.发酵薏米用于预防或治疗肿瘤的方法,但是Aspergillus和Monascus是两类不同菌种(李忠庆,郭芳编著,红曲菌的形态与分类学,2002)。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备周期短,薏米红曲中莫纳可林K含量高,桔霉素含量低的薏米红曲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薏米红曲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斜面菌种培养:

 将红曲菌种经马铃薯葡萄糖琼脂PDA斜面在26—35℃下培养5—8天得斜面菌种;所述红曲菌种选自红曲红曲菌、紫色红曲菌、红色红曲菌中之一,红曲菌种:PDA斜面。

(2)在第一培养基中接入斜面菌种,在30—35℃下,培养48—72小时,得一级种子,第一培养基包括米粉, 

(3)在第二培养基中接入一级种子,在30—35℃,培养48—72小时,得二级种子,第二培养基的组分与第一培养基的差别之一是将米粉改为薏米粉,

(4)取薏米、浸泡、蒸煮熟、接入二级种子,在34—36℃下培养3天,喷入生理盐水,翻动拌匀后,在29—31℃培养,薏米全部变红即可。

第一培养基的组成如下(g/L): 

米  粉          4.00—6.00

黄豆粉          1.5—2.5

磷酸二氢钾      0.02—0.04

硫酸镁          0.025—0.035

硫酸铵          0.15—0.25

葡萄糖          1.5—2.00

碳酸钙          0.35—0.40

503型蛋白胨    0.15—0.20

氯化钠          0.40—0.50

其余为水,

用乳酸将消毒前pH调至5.5—6.0,121℃灭菌20分钟。

第二培养基的组成如下:(g/L) 

薏米粉         5.00—8.00

黄豆粉         1.5—2.5

硫酸镁         0.03—0.035

503型蛋白胨    0.05—0.10

葡萄糖         2.00—3.00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格蓝洋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格蓝洋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6413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