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油田采收率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63335.6 | 申请日: | 2011-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926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8 |
发明(设计)人: | 贾旭;唐孝芬;王家禄;刘玉章;白宝君;周佳;杨立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25 | 分类号: | E21B43/25;C09K8/60;C09K8/4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韩蕾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油田 收率 方法 | ||
1.一种提高油田采收率的方法,其是一种采用调剖和深部液流转向双功能爆破型预交联凝胶颗粒提高油田采收率的方法,其中,所述调剖和深部液流转向双功能爆破型预交联凝胶颗粒是由单体、稳定交联剂和非稳定交联剂经引发剂引发发生聚合交联所得到的本体凝胶经干燥研磨而成的凝胶颗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本体凝胶是首先使用稳定交联剂和单体在引发剂的引发下进行预交联形成稳定交联颗粒,然后使用非稳定交联剂在引发剂的引发下对所形成的稳定交联颗粒进行再次交联而得到的本体凝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单体为丙烯酰胺或者丙烯酰胺与丙烯酸和/或其它单体的混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其它单体包括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钠盐、甲基丙烯酸、顺丁烯二酸、2-丙烯酸、磺丙基丙烯酸、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氯甲烷和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中的一种或几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稳定交联剂包括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钠盐、二乙烯基酸酯、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丙烯酸三甲基丙烷三甲基酯和甲叉基双丙烯酰胺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地,所述稳定交联剂与所述单体的质量比为1∶200-8000,所述单体是指与所述稳定交联剂发生聚合交联的单体。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非稳定交联剂包括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乙二醇、聚丙烯二醇二丙烯酸酯、乙二醇二丙烯酸酯、三甲醇基丙烷三丙稀酸脂、乙氧基三羟甲基三丙烯酸酯、乙氧基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以及它们的衍生物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地,所述非稳定交联剂与所述单体的质量比为1∶300-3000,所述单体是指与所述非稳定交联剂发生聚合交联的单体。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引发剂为硫酸钾、过硫酸铵和四甲基乙二胺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地,在两次聚合交联过程中,每一次聚合交联时所述引发剂与所述单体的质量比均为1∶300-5000。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调剖和深部液流转向双功能爆破型预交联凝胶颗粒的粒径为100-120目。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调剖和深部液流转向双功能爆破型预交联凝胶颗粒是按照以下步骤制备的:
(1)将丙烯酰胺加入蒸馏水中充分溶解,得到质量百分比为10%-50%的单体第一溶液;
(2)以蒸馏水为溶剂配制得到浓度为0.01%-0.1%的稳定交联剂溶液;
(3)将稳定交联剂溶液加入单体第一溶液中,得到第一混合溶液;
(4)向第一混合溶液中注入氮气净化15-60分钟;
(5)向经过氮气净化的第一混合溶液中加入引发剂,搅拌均匀后,放入45-80℃的恒温箱中保温5-12个小时,得到成胶的凝胶块;
(6)将凝胶块切成小块并干燥,得到稳定交联凝胶块;
(7)将丙烯酰胺加入蒸馏水中充分溶解,得到质量百分比为10%-50%的单体第二溶液;
(8)以蒸馏水为溶剂配制浓度为0.1%-1%的非稳定交联剂溶液;
(9)将非稳定交联剂溶液加入单体第二溶液中,搅拌2-4小时直到溶液完全均匀;
(10)向溶液中注入氮气净化15-60分钟;
(11)向溶液中加入0.1g的引发剂,并搅拌2-4小时直到完全均匀,形成第二混合溶液;
(12)将已经干燥的稳定交联凝胶块研磨成颗粒,得到稳定交联凝胶颗粒;
(13)将稳定交联凝胶颗粒放入步骤(11)的第二混合溶液中,静置24小时;
(14)将步骤(13)形成的混合溶液放入60℃的恒温箱中保温24小时,得到本体凝胶,干燥研磨之后得到所述调剖和深部液流转向双功能爆破型预交联凝胶颗粒。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地面注入设备中使用注入水将所述调剖和深部液流转向双功能爆破型预交联凝胶颗粒配制成稳定溶液,然后将稳定溶液注入高含水油层中,其中,在稳定溶液中,所述调剖和深部液流转向双功能爆破型预交联凝胶颗粒的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1%-0.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6333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