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煤矿防爆车辆悬架装置的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48087.8 | 申请日: | 2011-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017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发明(设计)人: | 马建民;任志勇;赵瑞萍;周锋涛;于建华;石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煤炭科工集团太原研究院;山西天地煤机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G17/052 | 分类号: | B60G17/052 |
代理公司: | 太原晋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0 | 代理人: | 任林芳 |
地址: | 030006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煤矿 防爆 车辆 悬架 装置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煤矿井下辅助运输设备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煤矿防爆车辆悬架装置的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煤矿防爆车辆通常在环境恶劣、巷道路面崎岖不平、巷道内多粉尘和煤泥、常有积水、并含有瓦斯的狭小作业空间内作业,如此降低整车高度,较小自重,改善操作舒适性一直是一个重要技术难题。
目前,在煤矿防爆车辆上配置的悬架基本为钢板弹簧悬架,由于其结构本身的限制,例如质量大,易失效和刚度不能随外界载荷的变化而变化等特点,使得煤矿防爆车辆的操作舒适性、整车自重和高度受到很大的限制,致使井下运输车辆人性化设计差,安全隐患多。
而对于悬架的控制,现有的结构中基本没有配置,造成悬架反应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提供一种用于煤矿防爆车辆悬架装置的控制系统。
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用于煤矿防爆车辆悬架装置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悬架装置为气囊式空气弹簧,气囊连接气源输入口,气囊包括左前气囊、右前气囊、左后气囊以及右后气囊,所述的控制系统包括作为气源的气罐,气罐通过管路与过滤器总成相连,过滤器总成通过管路与单向阀相连、单向阀通过管路与分气块Ⅰ相连,分气块Ⅰ通过管路分别与前气囊高度阀和分气Ⅱ相连,前气囊高度阀通过管路与分气块Ⅱ相连,分气块Ⅱ通过管路分别与安装在车架左前侧和驱动桥之间的左前气囊以及安装在车架右前侧和驱动桥之间的右前气囊相连;分气块Ⅲ通过管路分别与左后气囊高度阀和右后气囊高度阀相连,左后气囊高度阀通过管路与左后气囊相连,右后气囊高度阀通过管路与右后气囊相连,前气囊高度阀连接于车辆前部的车架和驱动桥之间,左后气囊高度阀和右后气囊高度阀分别连接于车辆后驱动桥左、右两端和车架之间。
本发明的另一优选方案:各高度阀连接安装于车架的支架,各高度阀还连接连杆,连杆连接调节杆,调节杆连接连接板,连接板连接驱动桥上固定的驱动桥上托板,驱动桥上还固定有驱动桥下托板,驱动桥下托板上减振器总成,减振器总成的另一端铰接于车架。
本发明的另一优选方案:各气囊与车架的侧面以及气囊导向座连接,气囊导向座与驱动桥上托板、驱动桥下托板通过固定螺栓进行联接,气源输入口安装在车架上。
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能够实现实时检测、反应灵敏、动作快,保证了车辆的操纵性和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气源系统图
图2为悬架控制装置主视图
图3为悬架控制装置俯视图
图4为前悬架主视图
图5为后悬架主视图
中:1-稳定杆,2-连接件,3-斜拉杆,4-固定座Ⅰ,5-加强块Ⅰ,6-车架,7-气源输入口,8-气囊,9-加强块Ⅱ,10-固定座Ⅱ,11-减振器总成,12-驱动桥下托板,13-驱动桥上托板,14-固定螺栓,15-气囊导向座,16-气罐,17-过滤器总成,18-单向阀,19-分气块Ⅰ,20-前气囊高度阀,21-分气块Ⅱ,22-左前气囊,23-右前气囊,24-分气块Ⅲ,25-左后气囊高度阀,26-右后气囊高度阀,27-左后气囊,28-右后气囊,29-支架,30-连接板,31-调节杆,32-连杆,33-高度阀。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3所示,用于煤矿防爆车辆悬架装置的控制系统,所述的悬架装置为气囊式空气弹簧,气囊连接气源输入口7,气囊包括左前气囊22、右前气囊23、左后气囊27以及右后气囊28,所述的控制系统包括作为气源的气罐16,气罐16通过管路与过滤器总成17相连,过滤器总成17通过管路与单向阀18相连、单向阀18通过管路与分气块Ⅰ19相连,分气块Ⅰ19通过管路分别与前气囊高度阀20和分气Ⅱ21相连,前气囊高度阀20通过管路与分气块Ⅱ21相连,分气块Ⅱ21通过管路分别与安装在车架左前侧和驱动桥之间的左前气囊22以及安装在车架右前侧和驱动桥之间的右前气囊23相连;分气块Ⅲ24通过管路分别与左后气囊高度阀25和右后气囊高度阀26相连,左后气囊高度阀25通过管路与左后气囊27相连,右后气囊高度阀26通过管路与右后气囊28相连,前气囊高度阀20连接于车辆前部的车架和驱动桥之间,左后气囊高度阀25和右后气囊高度阀26分别连接于车辆后驱动桥左、右两端和车架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煤炭科工集团太原研究院;山西天地煤机装备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煤炭科工集团太原研究院;山西天地煤机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4808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