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搅拌功能的分体式水槽消毒机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38510.6 | 申请日: | 2011-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568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22 |
发明(设计)人: | 李耀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建勋 |
主分类号: | A23L1/015 | 分类号: | A23L1/015;A47J43/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401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搅拌 功能 体式 水槽 消毒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搅拌功能的分体式水槽消毒机,属于臭氧的应用技术。
背景技术
现时生活中,随着物质生活的丰富,人们的忧虑也越来越多,人们担忧蔬菜水果中含有残留的农药,经常含用会导致慢性中毒,担心肉类含有激素、细菌超标,经常食用影响身体健康,为解决人们的这些顾虑,臭氧洗菜机应运而生。但臭氧洗菜机使用比较麻烦,需要把水倒入洗菜机中浸泡要消毒解毒的物品,再打开开关让其工作,工作完成后,再将水中的物品捞出,还得将洗菜机中的水放掉并进行清洗,使用比较麻烦。
在专利号为ZL03246486.X的文件中公开了一种解毒水槽,包括一底部安放布气片的水槽、控制外壳和上盖,在解毒水槽的控制外壳内装有气泵、臭氧管、输气管等,输气管与布气片相连,通过气泵将臭氧通过输气管送到布气片,再施放到水槽中的水中,优点是结构相对简单,使用更为方便,利用水槽就能够对水中浸泡的蔬菜、肉类等物品进行杀菌及消毒,不足是需要对水槽进行改造,即使将主要部件安装在上盖中,仍然存在以下不足:主要部件安置在上盖中,不需要消毒功能时,上盖就显得比较重,使用不是很方便;依靠臭氧的弥散能力自动与水混合,需要充足的时间才能混合均匀,另外,如果水的体积较大,远离臭氧出气口的水臭氧含量就会相对较低。
因此,需要寻找一种不需要对水槽进行改造,并且臭氧和水能够混合得更快更均匀的臭氧消毒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搅拌功能的分体式水槽消毒机,将消毒装置与水槽盖分离,需要消毒时才将消毒机插入水槽盖进行消毒,并且,在消毒装置末端设有搅拌器,使臭氧和水混合得更快更均匀。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带搅拌功能的分体式水槽消毒机,由水槽盖1和消毒装置组成,消毒装置包括外壳2、电器总成3,位于外壳2下方的集气仓4,以及防护罩6,电器总成包括电源线31、臭氧发生器32、气泵33、控制器34,电器总成还包括电机35和搅拌器36,所述的电机35位于外壳2内,通过传动轴带动位于防护罩6内的搅拌器36工作。
所述的集气仓4为中部设有通孔的环形中空结构,在集气仓4的外壁设有多个弥散孔5。
所述的集气仓4通过支架37连接到外壳2的底部外壁。
所述的搅拌器36安置在集气仓4中部的通孔内。
所述的搅拌器36的叶片以传动轴的轴心为中轴对称排列。
所述的搅拌器36的叶片数量为两个以上。
所述的电机35的传动轴,从外壳2内穿过外壳2下方的封闭端进入防护罩6内,并进入集气仓4中部的通孔内。
所述的气泵33将臭氧发生器32产生的臭氧通过排气管泵入集气仓4内。
有益效果
1、将臭氧发生器等主要部件集中安装在消毒装置内,消毒装置与水槽盖分体设计,需要消毒时才将消毒装置从水槽盖顶部的连接孔插入;
2、在消毒装置下部的防护罩内设置搅拌器,使臭氧和水混合得更快更均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带搅拌功能的分体式水槽消毒机,由水槽盖1和消毒装置组成,消毒装置包括外壳2、电器总成3,位于外壳2下方的集气仓4,以及防护罩6,电器总成包括电源线31、臭氧发生器32、气泵33、控制器34,电器总成还包括电机35和搅拌器36,所述的电机35位于外壳2内,通过传动轴带动位于防护罩6内的搅拌器36工作。
所述的集气仓4为中部设有通孔的环形中空结构,在集气仓4的外壁设有多个弥散孔5。臭氧通过集气孔4外壁的弥散孔向外喷射时,搅拌器也同时工作,使水气迅速混合,并在搅拌器的搅动下形成涡流,使水向远处流动,从而在搅拌器附近形成低压区,远处的水就会自动流过来补充,实现水气的快速混合。
所述的集气仓4通过支架37连接到外壳2的底部外壁,以起到固定的作用。
所述的搅拌器(36)安置在集气仓4中部的通孔内。
所述的搅拌器36采用螺旋浆结构,叶片与水平面呈一定夹角,并且,叶片以传动轴的轴心为中轴对称排列。
所述的搅拌器36的叶片数量为两个以上。
所述的电机35的传动轴,从外壳2内穿过外壳2下方的封闭端进入防护罩6内,
所述的气泵33将臭氧发生器32产生的臭氧通过排气管泵入集气仓4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建勋,未经赵建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3851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