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鱼菜蚓循环消除有机废物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110257218.1 申请日: 2011-08-24
公开(公告)号: CN102503018A 公开(公告)日: 2012-06-20
发明(设计)人: 郑鉴忠;郑婧;巫才会 申请(专利权)人: 郑鉴忠
主分类号: C02F9/14 分类号: C02F9/14;B09B3/00;A01K67/033;C02F3/32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615000 四川*** 国省代码: 四川;5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鱼菜蚓 循环 消除 有机 废物
【说明书】:

技术领域

鱼菜蚓循环消除有机废物,属于有机废物生物循环与资源化、无害化利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水质污染、垃圾围城已严重威胁当今人类生存环境,各地耗费巨资建设形形色色的污水处理厂;各城市收垃圾费,投资垃圾处理设施。然而水和垃圾污染问题并未彻底解决,城市愈大、问题愈严重。

污水处理技术和方法日新月异,中水回用、循环用水已经不是新生事物。污水处理厂投资巨大、运行成本高昂、排放达标困难是共同特征,现在运行的污水处理厂都将污染物转移到污泥,污泥成了烫手山芋。富集各种污染物和水处理添加剂的污泥排放造成污染,纠纷不断、矛盾突出,人们又不得不绞尽脑汁研究廉价的污泥无害化处理方法。

垃圾处理困难更大。垃圾填埋、焚烧、生物减量是现在成熟的技术,多数只将污染物转移。垃圾填埋场和垃圾焚烧厂在附近民众的斥责声音中举步维艰。垃圾填埋场臭气熏天、产生大量甲烷(碳排放),垃圾渗液污染水源、污染环境。混合垃圾焚烧工厂臭气扰民、排放大量二噁英和温室气体。生物减量主要有生物燃料、生物制肥和饲料,都因处理成本高、周期长、占地面积大、潜在危险,在市场上不受青睐。卞荣星、戴成吉等人研究认为:垃圾生物饲料饲养畜禽潜在巨大危险,受到严格限制、被绿色食品生产禁止。吉林长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究表明:餐厨垃圾直接堆肥的危害极大。近年来的新技术综合了填埋、焚烧、生物减量等方法,也因为建设费用高、运行故障高、能耗高、维护费用高,效率低、效果差,还有整个工程排放达标难、堆肥或饲料质量或安全问题等诸多原因,很难排放达标和清洁生产达标,使城市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困难重重。如投入巨资、设施完善的广州番禺餐厨垃圾处理厂运行仅1个多月,就在2010年7月被迫停产关门。

鱼菜蚓循环消除有机废物是循环生态系统,有机污染物在系统中被分解、转化,资源化、无害化利用,可以使有机污水和有机废物的处理走出目前困境。有机废物得到资源化、无害化处理,生活垃圾的处理就简单容易。

蚯蚓反应器处理垃圾和污泥、膜生物反应器处理污水、植物净化污水、鱼菜共生等技术,都是在生产中应用的成熟技术,将这些技术融合,组成循环生态系统,用于消除有机废物、餐厨废物和有机污水污染物,技术上没有障碍。

蚯蚓生物反应器处理污泥和垃圾的方法多种多样,如叠层蚯蚓反应器(200620120562),蚯蚓生物反应器(02208871),利用蚯蚓生态处理有机垃圾的方法及其有机肥生产设备(200610124305.9),一种利用蚯蚓处理有机污水的处理系统(01105341),一种利用蚯蚓处置餐厨垃圾生产动物蛋白饲料的方法(200810040112),一种利用蚯蚓规模化处理污泥的方法(201010106064.1)等。这些技术都能有效处理污泥和垃圾,但是投资大、成本高是共同特点,垃圾渗液无法处置,蚯蚓和蚓粪处置也成了难题。此发明的蚯蚓消除有机废物方法,用有机废物、餐厨废物和系统中的无毒污泥、植物等饲养蚯蚓,收获的蚯蚓可以达到绿色食品或有机食品标准;蚓粪是系统中植物的栽培基质;垃圾和污泥渗液在系统的膜分离沉淀池中固液分离、初步净化。

膜生物反应器是一种高效膜分离技术与活性污泥法相结合的新型水处理技术,固液分离,有效的达到了泥水分离的目的;充分利用膜的高效截留作用,能够有效地截留硝化菌,完全保留在生物反应器内,使硝化反应顺利进行,有效去除氨氮。硝化-反硝化作用,是污水脱氮的通常方法。缺点:污水中的污染物转移到污泥中,污泥处理成了难题;污水中的氮化合物转化为氨气、硫化物释放臭气污染环境。此发明的动态生物膜沉淀过滤,及时分离出的污泥是蚯蚓饲料,不会释放有害气体。

微生物、植物与水生生物净化污水是传统的污水净化方法,如人工湿地、氧化塘等,可以彻底净化污水。缺点:占地面积太大,北方冬季不能运行。此发明的生物生产净化方法可以起到人工湿地和氧化塘的作用,占地面积仅仅是它们的1/10~1/30,能够人工控制、大棚保温、周年运行。

鱼菜蚓循环消除有机废物是人工控制下由微生物、植物、水生生物和蚯蚓构成的循环生态系统。有机废物是系统的能量输入,消除有机废物的同时收获的瓜果菜和和蚯蚓是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或有机食品,是食疗原料。没有污染物排放。

发明内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鉴忠,未经郑鉴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5721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