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盐渍土地基处理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51985.1 | 申请日: | 2011-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533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06 |
发明(设计)人: | 魏戈峰;孙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民航机场建设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00 | 分类号: | E02D3/00;E02D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9 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盐渍 土地 处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道路建设方法,尤其是一种盐渍土地基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盐渍土地基存在的工程问题是盐胀和溶陷,传统处理方法分为三类:一是解决内因:换填法、浸水预溶法和化学处理法等;二是解决外因:隔断层法、降低地下水位法等;三是结构处理法:结构加强法、架空法、提高路基高度法等。至于强夯法和碎石桩法,主要是解决地基溶陷和承载力问题,对主要的盐胀问题影响则很小。盐渍土地区干旱缺水,浸水预溶法往往受限,且浸水本身是个不利因素;化学处理法费用高;降低地下水位法难于长期有效,且盐胀和溶陷常由地表水和气态水所引起;结构处理方法则不属于地基处理范围。就地换填混合料的处理方法,其拌合施工效率低,含盐量容易偏高;换填级配碎石时,其费用较高;隔断层法是在底部设置隔离层,但没有解决两侧的外因影响问题。传统的处理方法多属于单一处理法,基本上忽视了气态水的作用,因而没有从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根本解决盐渍土地基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从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根本解决盐渍土地基的盐胀和溶陷问题的盐渍土地基处理方法。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盐渍土地基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6)挖掘盐渍土,将挖掘坑的基底碾压严实,用于后面的换填;
(7)在挖掘坑内铺置复合土工膜;
(8)在复合土工膜上铺置砂砾石层;
(9)在砂砾石层上铺置混山石层;
(10)混山石层上面铺置碎石层。
所述砂砾石层和碎石层的厚度为15~20cm。
本发明的盐渍土地基处理方法的有益效果如下:
1、换填处理解决了工程影响范围内的盐渍土盐胀与溶陷起始含盐量问题。
2、换填复合架空隔离结构设置了稳定的地基结构层,阻断了水、盐的迁移,避免了一般换填结构中存在的盐分通过气态水迁移聚集的情况。
3、全封闭隔离层阻断了水、盐从地下、从侧壁和从上部的渗入,避免了地表渗水、地下水上升、蒸发等引起的水盐、水气入渗影响。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盐渍土地基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挖掘盐渍土,将挖掘坑的基底碾压严实,用于后面的换填;
(2)在挖掘坑内铺置复合土工膜;
(3)在复合土工膜上铺置砂砾石层;
(4)在砂砾石层上铺置混山石层;
(5)混山石层上面铺置碎石层。
1、换填结构厚度(道面结构厚度+换填地基厚度)按1.4~2.0Z0(Z0为标准冻深)考虑,基底标高处含盐量大(如(如硫酸盐≥0.3%,氯盐≥1.0%))时取大值,小(<0.3%)时取小值,一般可取1.5Z0。
2、换填材料块碎石(粒径10`~30cm)为主,下部铺设15~20cm厚砂砾石保护垫层,上部铺设10~20cm厚碎石垫层。
3、对挖方区,挖除换填结构底部0.5m以内含盐量≥0.3%(硫酸盐)的盐渍土,就地取含盐量<0.3%的土料回填;对填方区,挖除1.0m以内含盐量≥0.3%的盐渍土,就地取含盐量<0.3%的土料回填至换填结构底部设计标高。
4、全封闭隔离处理:在换填结构底部、侧壁,采用二布一膜复合土工膜进行隔离,土工膜嵌入底基层和上基层中形成全封闭隔离体,以防止地表水、地下水和水气从侧壁渗入。
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前提下,本领域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发明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民航机场建设集团公司,未经中国民航机场建设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5198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