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石膏基复合调湿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110251182.6 申请日: 2011-08-29
公开(公告)号: CN102417339A 公开(公告)日: 2012-04-18
发明(设计)人: 王吉会;任曙凭;张梦龙 申请(专利权)人: 天津大学
主分类号: C04B28/14 分类号: C04B28/14
代理公司: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代理人: 王秀奎
地址: 300072*** 国省代码: 天津;1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石膏 复合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调湿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石膏基复合调湿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与温度一样,空气湿度也是影响室内环境舒适度的重要环境参数之一。适宜的湿度环境(40%~60%RH)对人体健康、农作物生长、物品(食品、药品和文物等)保存及精密仪器的运行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湿度调控最普遍的方法是利用空调技术;但空调技术具有耗能高、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缺点,且会引发“空调综合症”和“室内空气质量”问题,不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 

调湿材料是指依靠自身的吸放湿特性感应所调空间空气的湿度变化,自动调节空气相对湿度从而保持环境空间湿度相对恒定的功能材料。利用调湿材料的吸放湿特性来调节湿度,虽然是一种被动控制措施,但它无需任何机械设备和能源消耗,因而是一种生态性的控制调节方法(冉茂宇,日本对调湿材料的研究及应用,材料导报,2002,16(11):42-44)。按成分和调湿机制,调湿材料大致可分为无机调湿材料(硅胶、无机盐、无机矿物等)、有机高分子调湿材料、生物质调湿材料和复合调湿材料等4大类。由于复合调湿材料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调湿组分复合而成,因而常具有良好的吸放湿容量和调湿能力(王吉会、王志伟,复合调湿材料的研究进展,材料导报,2007,21(6):55-58)。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室内建筑环境的舒适度和空气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建筑材料已开始逐渐向具有“复合化、多功能化、环境协调”的方向发展。调湿建筑材料作为一种新型的建筑功能材料如水泥基建筑调湿材料(蒋正武、孙振平、王培铭,水泥基自调湿建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中国专利,CN100357210)、调湿腻子粉(冀志江、侯国艳、王静、王晓燕、王继梅、李海建,具有调节湿度功能的无机腻子粉,中国专利,CN101368014B)等,日渐受到广泛关注并开始在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等场所得到应用。 

石膏制品,如石膏砌块、纸面石膏板等,具有原料来源广泛、工艺简单、成本低的优点,且具有轻质、保温绝热、吸声、不燃和可锯可钉和一定的调温调湿作用等特性,因而是建筑墙体材料、装饰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石膏材料或产品的调湿功能化方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闫增峰、马斌齐等在建筑石膏中加入植物纤维、活性炭、高岭土、 氯化锂等调湿组分,并辅助加入水泥、生石灰和白水泥等开发出具有自动调节室内湿度的调湿建筑材料([1]马斌齐、闫增峰、尚建丽、黄沛增,被动式调湿建筑材料的开发与应用研究,建筑科学,2007,23(8):72-75;[2]尚建丽、黄沛增、闫增峰、马斌齐,环保型调湿材料的调湿性能实验研究,新型建筑材料,2007,(10):20-22;[3]闫杰、马斌齐、岳鹏,调湿建筑材料调湿性能实验研究,建筑科学,2009,25(6):61-64;[4]闫增峰、尚建丽、马斌齐、黄沛增,一种可自动调节室内湿度的调湿建筑材料,中国专利,CN101234881B)。武汉理工大学的栾聪梅通过在石膏中加入CaCl2改性海泡石的方法设计出石膏基调湿材料(栾聪梅,石膏基自调湿材料的制备与性能,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虽然这些研制出的石膏基调湿材料具有较高的湿容量和调湿性能,但它们均含有LiCl或CaCl2等氯化物,存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盐析、污染其它物品的潜在危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不含氯化物的、石膏基复合调湿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通过该方法制备的石膏基复合调湿材料具有湿容量高、调湿能力强,并拥有较高的抗折和抗压强度,可满足石膏砌块、石膏板等调湿建筑材料生产的需要,从而在使用后能自行调节建筑室内空间的湿度。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首先是通过反相悬浮聚合方法制备出具有高湿容量和调湿能力的海泡石/聚(丙烯酸-丙烯酰胺)复合调湿组分;然后将调湿组分加入到建筑石膏、石灰粉和水中去,经充分搅拌混合后挤压成特定形状的样品,烘干后即为成品。 

步骤一:海泡石/聚(丙烯酸-丙烯酰胺)复合调湿组分的制备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5118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