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缸体主体芯浸涂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38986.2 | 申请日: | 2011-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196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8 |
发明(设计)人: | 刘畅;刘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D1/18 | 分类号: | B05D1/18;B05D3/00;B05D3/02;C08L25/06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涂洁 |
地址: | 430057 湖北省武汉市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缸体 主体 芯浸涂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浸涂工艺,具体的是说一种专用于发动机的缸体主体芯的浸涂工艺。
背景技术
发动机的缸体主体芯组芯后,在主体芯上会有多个由主体芯棒头抽空后形成的与外界相通的空腔,在后续浸涂时,如浸涂的涂料进入空腔内形一层涂料层,会影响主体芯在浇铸过程中气体由空腔中正常排出,影响排气,容易产生气孔废品。因此浸涂前必需对上述空腔的端头进行封堵,以防止浸涂时涂料进入主体芯棒头抽空部位形成涂料层。但是,在浸涂步骤完成后,又必须将堵饼取下用于在空腔内安放排气芯。通常该浸涂步骤中均使用橡胶材料的堵饼进行封堵,如发动机的6L缸体,每套主体芯需8个橡胶堵饼。堵饼的安装和取下均需人工操作,而目前缸体通常为全自动的制芯、组芯、浸涂、烘干流程,配合人工放置和摘取橡胶堵饼,两处都需要暂停自动线,从而影响制芯节拍,降低生产效率。并且还需专门增加一名操作人员进行操作,劳动强度高,也进一步增加了生产成本。
另外,橡胶堵饼虽然可反复使用,但是由于每次使用时都需经历高温烘烤过程,大大降低了橡胶堵饼的使用寿命,经常会出现浸涂过程中堵饼变形、脱落、封堵不严导致涂料渗入的问题发生。使用一次次数后就必需更换,相应也提高了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简化工艺步骤、降低生产成本、减轻劳动强度的缸体主体芯的浸涂工艺。
本发明缸体主体芯浸涂工艺是将组芯后的主体芯按下述步骤进行浸涂操作:
(1)使用堵饼封堵主体芯中与外界连通的空腔端部,所述堵饼采用泡沫材料;
(2)然后对主体芯进行浸涂、烘干;烘干时,所述泡沫材料的堵饼在烘干步骤中自行挥发;
(3)烘干后的主体芯无需取出堵饼即完成浸涂工艺,可直接进入下一步工序。
所述泡沫材料为可挥发性聚苯乙烯(EPS),该泡沫材料在大于80℃时具有可挥发的特性,本发明浸涂一般在常温下进行,而烘干步骤温度通常在140℃-170℃,从而保证可发性聚苯乙烯(EPS)材料的堵饼在浸涂温度下不会挥发发挥其封堵的作用,而在烘干温度下的又能够实现快速挥发无残留,且对环境的污染小,因此选择可发性聚苯乙烯。
所述堵饼的厚度为15mm-20mm,优选堵饼厚度为16mm,同橡胶材料不同,此处堵饼的厚度一方面需考虑封堵的可靠性,另一方面也需要保证堵饼能在烘干步骤中迅速挥发,若堵饼过厚可能影响挥发效果,甚至造成挥发不全,若堵饼过薄,则有可能会在浸涂步骤中发生脱落或者涂料渗入等问题。所述堵饼的大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所需封堵的腔体的端部截面合理设计,这里不作详细描述。
本发明通过采用泡沫材料的堵饼替代橡胶材料堵饼,泡沫材料一次性使用在烘干步骤中遇高温即挥发,因而不存在反复使用带来的各种质量问题,并且由于泡沫材料的采购成本远低于橡胶,相较之下,其生产成本反而低于橡胶材料,且不存在回收处理的问题。另外,也由于泡沫材料一次性使用后即挥发,因此无需进行取堵饼的工作,简化了工艺步骤,减轻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影响制芯节拍的条件更少,进而提高了生产效率。本发明工艺基于现有浸涂工艺的简单巧妙改造,具有工艺简单、操作简便、生产成本低、生产效率高的优点。东风汽车股公司铸造分厂每生产6万件缸体,较原有浸涂工艺相比,仅此项可省费用3.2万元,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彻底解决了由于橡胶堵饼反复使用产生的质量问题,以及由此带来的废芯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堵饼安装示意图。
其中1-主体芯、2-堵饼、3-空腔。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1)将泡沫材料的堵饼2封堵主体芯1中与外界连通的空腔3端部,所述泡沫材料具体为可发性聚苯乙烯(EPS),所述堵饼厚度为15mm-20mm。
2)然后对主体芯1进行浸涂、烘干;烘干时,所述泡沫材料的堵饼2在烘干步骤中自行挥发;
3)烘干后的主体芯1无需取出堵饼2即完成浸涂工艺,可直接进入下一步工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3898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