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检测登革病毒及分型的方法及专用芯片和试剂盒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110203484.6 申请日: 2011-07-20
公开(公告)号: CN102286636A 公开(公告)日: 2011-12-21
发明(设计)人: 史蕾;顾大勇;徐云庆;刘春晓;赵纯中;杨燕秋;冬冰 申请(专利权)人: 深圳市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
主分类号: C12Q1/70 分类号: C12Q1/70;C12Q1/68;C12N15/11
代理公司: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代理人: 关畅
地址: 518010 广东***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检测 病毒 方法 专用 芯片 试剂盒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检测登革病毒及分型的方法及专用芯片和试剂盒。

背景技术

登革病毒(dengue virus)属于黄病毒科黄病毒属中的一个血清型亚群,形态结构与乙脑病毒相似,但体积较小,约17~25nm。登革病毒基因组RNA约含有11000个核苷酸,其5′端为I型帽子结构,3′端缺乏poly(A)尾,基因组的5′端和3′端均有一段非编码区。基因组只有一个开放读码框,其5′端1/4编码病毒3个结构蛋白(C、PrM和E),3′端3/4编码7个非结构蛋白(NS1、NS2a、NS2b、NS3、NS4a、NS4b和NS5)。根据病毒包膜蛋白E的抗原性不同,登革病毒分为1~4个血清型(I、II、III、IV)。各型病毒之间抗原性有交叉,但与黄病毒科的其它抗原群无交叉性。病毒包膜蛋白E的抗原决定簇既可以诱导宿主产生保护性的中和抗体和血凝抑制抗体,还可能参与登革出血热(DHF)和登革休克综合征(DSS)的发生。目前对于登革病毒的检测主要有病毒分离、血清学诊断和病毒核酸检测。目前广泛应用的主要是RT-PCR方法,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快捷;敏感性高;特异性强;对起始材料质量要求低的特点,但存在假阳性高的缺点,基于TaqMan探针的荧光定量PCR方法解决了这一问题,但仍然存在通量低的缺点。

生物芯片是指能对生物成分或生物分析进行快速处理和分析的固体薄型器件,将微阵列技术与生物微机电技术相结合,通过微加工技术和微电子技术在固体基片表面构建的微型生物化学分析系统,以实现对细胞、蛋白质、DNA以及其他生物组分的准确、快速、大信息量的检测。生物芯片能同时检测样本中的多个生物大分子,检测原理是利用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如核酸杂交、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蛋白-蛋白间特异性结合等,将待测样品标记后与生物芯片反应,样品种的标记分子与芯片上的探针“对号入座”,标记的待测样品与之结合,通过激光共聚焦荧光扫描仪等检测手段获取信息,由于芯片上可以固定成千上万的探针,因此可以同时检测成千上万的生物大分子,而传统的检测方法一次只能检测一个或几个生物大分子,因此一次芯片实验就成了成千上万个传统实验,即一次生物芯片实验室多次传统实验的集成。生物芯片和传统仪器相比具有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无污染、分析过程自动化、分析速度快、所需样品和试剂少等诸多优点。生物芯片的出现正在给生命科学研究、疾病诊断、新药开发、司法鉴定以及食品卫生监督等领域带来一场革命。

生物芯片技术平台一般包括5个部分:芯片的基质材料、把探针分配到芯片上的机械手、核酸杂交需要的控制系统、读取杂交信号的光学扫描系统以及读取和分析数据的计算机软件工具,由于不同的文献对探针(probe)和靶标(target)有不同的定义。

自芯片技术诞生以来,许多标记检测方法应运而生,如同位素、酶类、半抗原、荧光素、纳米金等。当前,荧光标记具有种类多、灵敏度高等优点,是最为常用的标记检测手段。但是,这种标记方法依赖于昂贵的检测仪器,检测成本较高,且检测结果不能长期保存。除此之外,纳米颗粒,如金纳米颗粒作为非荧光类的标记物,也已广泛应用于微阵列信号的检测。然而,基于金纳米颗粒的检测方法通常需要额外的银染步骤,操作较为繁琐且时间冗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检测登革病毒血清型的探针。

本发明所提供的用于检测登革病毒血清型的探针,为如下1)至4)中的至少一种:

1)、用于检测I型登革病毒的探针,其核心杂交序列为SEQ ID NO:1所示,

2)、用于检测II型登革病毒的探针,其核心杂交序列为SEQ ID NO:2所示,

3)、用于检测III型登革病毒的探针,其核心杂交序列为SEQ ID NO:3所示,

4)、用于检测IV型登革病毒的探针,其核心杂交序列为SEQ ID NO:4所示。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检测登革病毒血清型的生物芯片。

本发明所提供的用于检测登革病毒血清型的生物芯片,包括生物芯片片基和连接在其上的检测探针;

所述检测探针为如下1)和2)所示:

1)用于检测登革病毒的通用探针,其核心杂交序列为SEQ ID NO:5所示;

2)如下2)-1至2)-4中的至少一种:

2)-1、用于检测I型登革病毒的探针,其核心杂交序列为SEQ ID NO:1所示,

2)-2、用于检测II型登革病毒的探针,其核心杂交序列为SEQ ID NO:2所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未经深圳市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0348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