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豆浆机用制浆原料的制造方法及制浆原料有效
申请号: | 201010553114.0 | 申请日: | 2010-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281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7 |
发明(设计)人: | 王旭宁;张道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1/20 | 分类号: | A23L1/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118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豆浆机 用制浆 原料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豆浆机用制浆原料的制造方法及制浆原料。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家庭制作豆浆一般直接将豆类的原料放入豆浆机中,选择相应的制浆程序制浆。
一方面,豆浆机为了对豆类的原料进行更好的粉碎,其粉碎时间较长,进而导致整个制浆时间过长;
另一方面,由于受限于现有的豆浆机的粉碎技术,制备完毕豆浆后仍会有大量豆渣,这造成过滤的麻烦以及口感的降低。
其次,现有技术中用户制作豆浆要么只能单独制作一种纯口味的豆浆,要么只能随意调配,无法达到较好的营养比例。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降粉碎时间的制浆原料。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豆浆机用制浆原料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获得粉碎后的物料;
B、将所述粉碎后的物料挤压膨化;
C、将上一步得到的物料微波处理。
其中,步骤B与步骤C之间还包括步骤C0:
C0、将挤压膨化后的物料通过模具成型。
另外,步骤C之后还包括步骤D:
D、将微波处理后的物料通过模具成型。
优选的,步骤A中物料粉碎的粒度为40~80目。
优选的,步骤B中所用水的重量占物料重量的5%~10%。
优选的,步骤B中挤压膨化的温度控制在60℃~100℃。
优选的,步骤C中经过微波处理的物料温度为50℃~80℃。
优选的,步骤C中经过微波处理的物料的水份含量等于或低于12%。
相应的,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应用所述制造方法获得的豆浆机用制浆原料,其中,该制浆原料的膨化度为10%~30%。
相应的,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应用所述制造方法获得的豆浆机用制浆原料,其中,该制浆原料的含水量等于或低于12%。
本发明中,由于将物料粉碎后进行膨化处理,从而使得制得的制浆原料放入豆浆机后能够有效的缩短粉碎时间,并且大大降低制备豆浆的豆渣含量。
而通过对膨化处理后的物料进行微波处理,则能够有效的降低所得制浆原料的含水量,以提高保质时间;另一方面,也能够起到二次膨化的作用,使得后续豆浆机粉碎的时间可以更短,且口感更好。
当控制物料粉碎的粒度在40~80目时,则既能够有效节能降耗,又能够减少制备豆浆时豆渣的含量,制得的豆浆豆渣残留几可忽略,可不过滤直接饮用。若物料粉碎的粒度大于80目,则能耗较高,且在后续挤压膨化过程中容易出油脂,从而导致最后制得的豆浆油脂味过重。而当物料粉碎的粒度小于40目时,则会使得制备豆浆后的豆渣残留增加。
当在挤压膨化的过程中,将水的重量调整为占物料重量5%~10%时,则能够使得最终获得的制浆原料的含水量较低,且不影响挤压膨化的过程。因为,若大于10%,则会增加挤压膨化过程的温度,使得膨化过渡,最终制浆原料水份含量过高,缩短保质期。若低于5%,则会易引发挤压膨化过程停滞。
当在挤压膨化过程中,将挤压膨化的温度设定在60℃~100℃时,则为了防止过高时,产生过渡膨化甚至熟化物料,物料容易产生油脂,这样使得成品制浆原料放入水中后太快溶解,也会使得值得豆浆油脂味过重。过低时,则不易膨化,后续也不易成型。
当在微波处理过程中,将物料的温度控制在50℃~80℃时,则能有效降低得到的制浆物料的含水量,延长保质期。若温度高于80℃,则蒸发太大,会使得制浆原料表面爆裂,若小于50℃,则使得得到的制浆原料含水量过高,缩短保质期。
当将最终制浆原料的含水量控制在等于或小于12%时,则会使得其保存更加容易,延长保质期。
当最终制浆原料的膨化度为10%~30%时,会使得制浆原料在粉碎时,耗时较短,能耗低,且制浆无豆渣残留。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一种豆浆机用制浆原料的制造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原始豆料:黄豆、大米、小米、麦仁、玉米碴。
制造方法:取上述原始豆料分别清理干净,无明显有机杂质,无石块、无含铁杂质;
然后分别粉碎,粒度控制在40-50目,将粉碎后的物料混合均匀,混合度98%以上;
将混合后的物料挤压膨化,挤压膨化时用水量占物料的比重控制在8-10%,温度控制在 80℃-85℃间;
将物料通过模具成一定的形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九阳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九阳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5311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