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有氢气的牡蛎壳粉及其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66200.3 | 申请日: | 2010-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719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16 |
发明(设计)人: | 陈传雁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传雁 |
主分类号: | A23L1/29 | 分类号: | A23L1/29;A23L1/33 |
代理公司: | 中国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11234 | 代理人: | 陈丽新 |
地址: | 20008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含有 氢气 牡蛎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有氢气的牡蛎壳粉,尤其是关于含有稳定的氢气含量的含有氢气的牡蛎壳粉以及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专利文件:
专利文件1日本专利4245655号公报
专利文件2日本专利4159598号公报
专利文件3日本专利4472022号公报
非专利文件:
非专利文件1 Brain Research 1256(2009)129~137页。
论文名:Neuroprotective effects of hydrogen saline in neonatal hypoxia-ishchemia rat model
著者:Jianmei Cai,zhinmin Kang,Kan Liu,WenWu Liu,RunPing Li,John H.Zhang,Xu Luo,Xuejun Sun.
非专利文件2 Nature Medicine 2007 5/8
论文名:Hydrogen acts as a therapeutic antioxidant by selectively reducing cytotoxic oxygen radicals
著者:Ikuro Ohsawa,Masahiro Ishikawa,Kumiko Takahashi,Megumi Watanabe,Kiyomi Nishimaki,Kumi Yamagata Kenichiro Katsura,Yasuo Katayama,Sadamitsu Asoh&Shigeo Ohta.
如非专利文件1和2所记载,氢气通过进入体内,对体内有害的自由基与氢气进行反应,对疾病的改善的措施进行了尝试。氢气和作为自由基的氧羟基自由基·OH(hydroxyl radical)进行反应,对身体产生无害的水,这是已知的。如下式(1)所示,氧羟基自由基·OH(hydroxyl radical)是被所提供的质子持有的氢原子和电子变成了水,被无毒化了。另外,氢在水中的溶解度极其的低,容易从水里逸散出来,难以进行贮收。已知贮氢合金等能够达到氢尽量的长期保持。
(式1)H2+2·OH→2H2O……………式(1)
在非专利文件1及2中记载了,在氢气被导入血中的场合中,氢气到达脑中,对脑中的虚血,再灌流时的活性氧所产生的各样的弊害能够改善。但是,在和活性氧反应之前,大部分氢气损耗了。因此,要达到改善上述弊害的目的是困难的。另外,氢气这样进入血中的方法,从药物释放的原理来说,不一定是理想的方法。
另外,从氢气能够在日常生活中简单的获取的观点来看,能够考虑将氢气溶解在水中,再饮用。但是,氢气在水中的溶解度低。25℃一个大气压的条件下,氢气在水中仅仅能溶解1.55(mg/l)。另外,氢气在水中的溶解量根据亨利定律(Henry’s law),与气相中的氢气分压进行成正比。
因此,氢气分压小的场合,即气相中氢气基本上不存在的场合(例如:大气中)氢气就算溶解在水中,氢气也会在短时间中蒸发和逸散完。因此使氢气在水中长期滞留做不到。也就是说,使得让有实质的必要量的氢气在水中溶存,是做不到的。
专利文件1、2及3记载了,对沸石、珊瑚和牡蛎壳、沉降性碳酸钙等材料为原料粉末状的载体,让它持有氢气的方法。沸石主要由二氧化硅和氧化铝构成。珊瑚、牡蛎壳是由碳酸钙和蛋白质为主的贝壳硬蛋白等构成的。这样的材料,它的构造中有细孔的存在。另外,这样的材料,它的构造中吸入有机物和水,经过热处理,除去有机物和水,多数的细孔和间隙形成了多孔质的状况。因此,前述的材料,作为气体状物质的含有材料的制造原料被广泛的利用。
专利文件1中,记载了用珊瑚、牡蛎壳作为原料制造粉末状的载体,使它持载氢气的方法。珊瑚和牡蛎壳,在他们的成长发育过程中,在碳酸钙层间的骨骼中,含有贝壳硬蛋白等蛋白质的有机物不可避免的蓄积着。因此,珊瑚和牡蛎壳在还原的氛围下加热,作为有机物的热分解生成物的氢气产生了。这个氢气,被储存在碳酸钙结晶间的微细的间隙内。象这样处理得到的粉末,放在水中,氢气能够慢慢的扩散释放出来。因此,前述含有氢气的粉末,进入身体的话,能够做到确实的把氢气送到目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传雁,未经陈传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6620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