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注液自升压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80442.0 | 申请日: | 2009-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0401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12 |
发明(设计)人: | 秦跃平;杨小彬;聂百胜;宋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主分类号: | F15B3/00 | 分类号: | F15B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凯特来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赵镇勇;王 燕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升压 装置 | ||
1.一种注液自升压装置,包括缸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内设有控制腔、输液腔,所述控制腔内设有缩径阀芯,所述缩径阀芯中部的直径小于两端部的直径,且两端部的外壁与所述控制腔的内壁吻合,并能在控制腔内滑动;
所述输液腔包括左腔、右腔,内部设有轴向截面为“T”形的变截面活塞,所述左腔与右腔之间设有隔层,所述变截面活塞的大截面端设于所述右腔内,小截面端穿过所述隔层设于所述左腔内;
所述左腔设有出液口,所述控制腔设有进液口和回液口;
所述左腔与所述控制腔之间设有注液输液孔,所述右腔与所述控制腔之间设有增压输液孔;
所述缩径阀芯在所述控制腔内的滑动能控制所述注液输液孔和所述增压输液孔与所述进液口或回液口之间的导通或关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液自升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注液自升压装置有两个工位:
注液工位:该工位时,所述进液口通过所述注液输液孔与所述出液口连通;且所述增压输液孔与所述回液口连通;
增压工位:该工位时,所述注液输液孔关闭;且所述进液口与所述增压输液孔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注液自升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工位通过所述缩径阀芯在所述控制腔内的滑动进行转换:
所述注液工位时,所述缩径阀芯左移,所述进液口通过该缩径阀芯中部的缩径处与所述注液输液孔连通;同时,所述增压输液孔通过该缩径阀芯的右端面与所述回液口连通;
所述增压工位时,所述缩径阀芯右移,所述注液输液孔被该缩径阀芯的左端部关闭;同时,所述进液口通过该缩径阀芯中部的缩径处与所述增压输液孔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注液自升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缩径阀芯一端与所述控制腔的端部内壁之间设有复位弹簧;另一端设有顶杆,所述顶杆的一端伸出所述控制腔的端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注液自升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缩径阀芯的左端设有复位弹簧;右端设有顶杆。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注液自升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缩径阀芯的右端设有复位弹簧;左端设有顶杆。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注液自升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腔的左端设有气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液自升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右腔的两端部与所述变截面活塞的大截面端之间分别设有限位弹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液自升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右腔靠近所述隔层的一端设有与外部相通的气孔。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液自升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变截面活塞的大截面端与所述输液腔的右腔的侧壁之间、小截面端与所述隔层的侧壁之间分别设有密封圈;
所述缩径阀芯两端部与所述控制腔的侧壁之间分别设有密封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未经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8044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