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鼻腔辅助通气用鼻贴无效
申请号: | 200820220764.1 | 申请日: | 2008-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20342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07 |
发明(设计)人: | 李铮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铮 |
主分类号: | A61M29/00 | 分类号: | A61M29/00;A61M31/00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原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霍彦伟 |
地址: | 452370河南省新密***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鼻腔 辅助 通气 用鼻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依靠物理原理改善并且增大了鼻腔进出气量的装置,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鼻腔辅助通气用鼻贴。
背景技术
在人们的生活工作与学习当中,因为患感冒,鼻腔过敏,鼻炎或者呼吸道感染等此类伤病时,人们最大的症状就是鼻子堵塞,从而影响了正常的呼吸,造成呼吸困难或者被迫用嘴呼吸.有时候,在夏天,人们在吹了空调以后,也会经常因为非感冒原因造成鼻塞.也有时候,人们在喝醉了酒以后或者晚上睡觉的时候因为鼻塞而打鼾而影响了别人休息,也降低了自己的睡眠质量.还有人们在做运动的时候或者运动员在参赛的时候,往往会觉得鼻孔呼吸量不够,需要更多的氧气.人们在旅行的时候,因为旅行目的地海拔较高或者在飞机高空飞行中时,往往会感觉到鼻子的呼吸量不能满足自身要求。有些情况下,可以通过内服或外用药物治疗,但药物治疗可能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另外,有些情况下并不适合用药物治疗。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改善鼻腔通气性能,以物理原理扩大使用者呼吸量为目的,同时也没有任何药物,从而提供一种效果良好的鼻腔辅助通气用鼻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
本实用新型包括记忆塑料弹性条,在记忆塑料弹性条下面附着有皮肤粘贴层,在皮肤粘贴层下面附着有防止粘贴层。
本实用新型中皮肤粘贴层上分布有水果香精。另外,鼻贴外包装上也可含有水果香精,当然,皮肤粘贴层与鼻贴外包装上均可是无味道的。防止粘贴层由对称的两片构成。或者,防止粘贴层为独立的一片。在记忆塑料弹性条上表面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加强筋。加强筋为长条形状。记忆塑料弹性条为透明状,当然,也可为非透明状。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记忆塑料弹性条及皮肤粘贴层等结构,依靠记忆塑料弹性条特有的记忆弹性将两边的鼻孔扩张,使用者的空气摄入量加大,呼吸畅通。另外,水果香精还可使勇者有水果般清新宜人的感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图1的后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图1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图1的左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沿长度方向的剖视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作以详细的描述: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记忆塑料弹性条1,在记忆塑料弹性条1下面附着有皮肤粘贴层2,皮肤粘贴层2上分布有水果香精,另外,鼻贴外包装上也可含有水果香精,当然,皮肤粘贴层与鼻贴外包装上均可是无味道的。在皮肤粘贴层2下面附着有防止粘贴层3。防止粘贴层由对称的两片构成。或者,防止粘贴层为独立的一片。在记忆塑料弹性条上表面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加强筋。加强筋为长条形状。记忆塑料弹性条1为透明状,当然,也可为非透明状。记忆塑料弹性条上可附着各种美术作品,如美术画或书法字或照片等。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本实用新型是由鼻贴外观层,记忆塑料弹性条,皮肤粘贴层和防止粘贴层还有外包装层组成.鼻贴外观层为条形透明塑料体或者透气胶带,位于鼻贴最外部,记忆塑料弹性条是一种带有记忆塑料的条形物体其大小小于表面层,记忆塑料弹力条在表面层与皮肤粘贴层之间,皮肤粘贴层是以压敏胶及水果香精为粘合剂的胶带,防止粘贴层与皮肤粘贴层相邻,是由油面纸或者其它防粘纸类组成,在皮肤粘贴层与鼻贴表面层有水果香精,整条鼻贴外部由外包装层包围,外包装层由纸类物品构成,为鼻贴未使用时起保护作用.鼻贴上下各有一条一字形凹槽,两端有类元宝型开口,用来适应人体鼻梁结构。
本实用新型是直接把鼻贴从外保护层内取出,然后揭掉防止粘贴层,将皮肤粘贴层贴至鼻孔上方4-8毫米处,此时的记忆塑料弹性条被弯曲,依靠记忆塑料弹性条特有的记忆弹性将鼻墙上方的鼻肉拉起,将两边的鼻孔扩张,从而达到扩大鼻孔空气摄入量,使用者的空气摄入量加大,来帮助使用者更顺畅的呼吸。记忆塑料弹性条为鼻贴外观层,因贴于使用者面部,所以会根据不同的需求者变化,例如可设计吸引人的图案或使用透明体或根据需要使用透气胶带。本实用新型能起到立竿见影的功效,无药物,对人体无刺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铮,未经李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2076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连铸板坯切割完成后的质量缺陷判定及二次处置方法
- 下一篇:多腔室注射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