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脂质体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84266.3 | 申请日: | 2008-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0770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19 |
发明(设计)人: | 马守栋;李明春;梁东升;俞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济南军区第四○一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K9/127 | 分类号: | A61K9/127;A61K45/06;A61K47/24;A61K31/573;A61K31/355;A61K31/203 |
代理公司: | 北京捷诚信通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魏殿绅;庞炳良 |
地址: | 266071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脂质体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和化妆品领域中药物载体、化妆品载体的制备方法,具体的说是一种脂质体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脂质体是一种优良的药物载体,可以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但薄膜分散法很难实现产业化。
现有的薄膜分散法先将磷脂、胆固醇等成膜材料与脂溶性药物一起放入装有有机溶剂的容器中,使磷脂、胆固醇等成膜材料与脂溶性药物溶解于有机溶剂中,有机溶剂可以是氯仿,容器一般为圆底烧瓶,然后旋转加热容器,通过加热蒸发除去有机溶剂,在容器内壁上便形成一层脂膜(脂质干膜),加水水化,脂膜便形成脂质体从容器内壁上脱落,其粒径通常为0.1~0.5μm左右。所说的加水水化可以是将水溶性药物溶于磷酸盐缓冲溶液中,加入瓶中不断搅拌。
脂质体的产量主要取决于形成脂膜的数量,薄膜分散法增加脂膜的数量通常有两种方案:一是增加脂膜的厚度,二是增大容器的容量。
增加脂膜的厚度与薄膜分散法的原理相背,薄膜分散法顾名思义就是先形成薄膜,才能加水分散形成脂质体,在实践中也证明,如果容器内壁上的脂层太厚,不仅会增加水化形成脂质体的时间,而且相当一部分脂质难以形成脂质体,依靠增加脂膜的厚度来增加脂质体的产量是非常有限度的,据此实现产业化是行不通的。
不能增加脂膜的厚度,只能增大容器内壁的面积,就需要增大容器的容量,显而易见,增大容器的容量会给容器的制作工艺、制作要求、摆放空间等带来一系列要解决的问题,据此实现产业化会也受到诸多限制,可行性不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脂质体的制备方法,能有效提高脂膜的附着面积,使脂质体制备能实现产业化,且制备工艺简单有效,设备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制备步骤为:
步骤1:将有机溶剂放入符合药用要求的容器中,
步骤2:向容器中加入成膜材料和脂溶性药物,
步骤3:搅拌或者回流加热使容器内物质充分溶解,
步骤4:将微珠放入上述容器中,
步骤5:旋转、水浴加热该容器并抽真空,蒸发除去有机溶剂,使容器内壁和微珠表面均形成一层脂膜,
步骤6:将形成的脂膜进一步干燥,
步骤7:加入水相或含药水相,使脂膜形成脂质体从容器内壁和微珠表面脱落。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步骤2还同时向容器中加入油溶性抗氧化剂。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步骤7还同时加入水溶性抗氧化剂。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说的微珠为实心的球体或实心的椭圆体或实心的类球体或空心的球体或空心的椭圆体或空心的类球体或镂空的球体或镂空的椭圆体或镂空的类球体,微珠的材质为玻璃或不锈钢或医用硬塑料或陶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济南军区第四○一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济南军区第四○一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8426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