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单核细胞趋化蛋白2的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40473.9 | 申请日: | 2008-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253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13 |
发明(设计)人: | 曾嵘;范可心;李荣霞;廖侃;丁宇波;肖元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N33/68 | 分类号: | G01N33/68;G01N33/577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缪利明 |
地址: | 200031***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单核 细胞 蛋白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单核细胞趋化蛋白2的应用。
背景技术
超重和肥胖已经像流行病一样在全世界范围内蔓延开来。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目前全世界有10亿成年人超重,其中3亿属肥胖人群,更加令人担忧的是儿童肥胖率也正在急剧上升。这个人群将成为糖尿病、心脏病、高血压、中风甚至是某些癌症的强大的后备军,而这些疾病都是当下医疗卫生领域难以攻克的问题,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生理和心理上的痛苦,也给社会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对肥胖的研究和预防已成为公共卫生领域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课题。
脂肪组织长期以来被视作惰性的能量储存器官,随着各种脂源性激素陆续被发现,脂肪组织作为一个内分泌器官的认识逐渐清晰。已发现的脂肪生物活性蛋白近百种,其中很多因子对糖脂代谢、水钠平衡、炎症反应和血管舒缩等生物过程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对脂肪分泌因子及其相互作用网络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阐明肥胖及各种代谢异常的发生发展机制,并有可能为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提供新的治疗途径。
近些年,随着对肥胖研究的不断深入,已在广泛的学者中建立这样一种共识,即肥胖是一种低度系统性慢性炎症反应(Bastard JP,Jardel C,Delattre J,et al.Circulation 99:2221-2,1999.Spiegelman BM,Hotamisligil GS.Cell 73:625-7,1993)。从病理形态来看,超重、肥胖的主要改变是脂肪细胞数目增多和体积变大,但同时还伴随着脂肪组织中大量巨噬细胞浸润,且该类细胞所占比例也随着肥胖程度的增加而增大。肥胖者脂肪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无论其蛋白成分还是mRNA表达都显著高于对照组,并与体重指数(BMI)相关。超重、肥胖个体血浆中白介素6(IL-6)、TNF-α、可溶性TNF受体I、II都显著高于体重正常的对照组。瘦素是脂肪细胞分泌蛋白质,其可以直接影响脂肪组织合成和释放前炎症细胞因子IL-6和TNF-α等。正是以内脏脂肪为主的组织细胞所释放的前炎症细胞因子,以及其他相关生物活性分子的旁分泌、自分泌与内分泌的作用,启动、泛化并维持了胰岛素抵抗、糖脂代谢紊乱、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等临床异常。
趋化因子是机体内一群能使白细胞发生趋化运动的细胞因子总称,为一类结构、功能相似的,分子量8-10kD的小分子量蛋白质。趋化因子与其受体相互作用,将循环中的免疫细胞招募到炎症或损伤部位,并刺激炎症介质的产生和分泌,在多种炎性疾病中起重要作用。按照蛋白质一级结构特点不同,趋化因子又被分成几个亚家族。其中的CC趋化因子由于其靠近N端有两个连续的半胱氨酸而得名,是目前最大的一个亚类,主要对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自然杀伤细胞、树突状细胞、淋巴细胞等具有强大的趋化活性。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2(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 2,MCP-2),又称C-C motifchemokine 8,Small-inducible cytokine A8。它的Genebank登录号为gi|13431906|,NCBI的登录号为NP_067418,Swissprot登录号为Q9Z121,IPI号为:IPI00129384.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2隶属趋化因子CC亚家族,又名CCL8。1992年,Van Damme等人通过细胞因子刺激,从骨肉瘤细胞的分泌蛋白中分离和纯化了两种新的相关的趋化因子。它们与已知的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有分子结构上的保守性和功能上的相似性,命名为单核细胞趋化蛋白2,3(VanDJ,Proost P,Lenaerts JP,et al.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edicine 176(1):59-65,1992)。单核细胞趋化蛋白受多种因子调节,由单核细胞、内皮细胞、上皮细胞、间皮细胞、成纤维母细胞等多种细胞类型分泌,激活并招募单核细胞、自然杀伤细胞、树突状细胞、淋巴细胞等到炎症部位,引起一系列炎症反应,是一类前炎症因子(Proost P,Wuyts A,Van DJ,et al.Journal of Leukocyte Biology 59:67-74,199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4047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