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超超临界钢的组织显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10982.7 | 申请日: | 2008-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7049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24 |
发明(设计)人: | 胡小强;罗兴宏;康秀红;王野;李殿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25F3/06 | 分类号: | C25F3/06;G01N1/32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志伟 |
地址: | 110016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临界 组织 显示 方法 | ||
1、一种超超临界钢的组织显示方法,其特征是:首先对超超临界钢试样采取标准的研磨-抛光方法,然后选取常用电解液对试样施加大电压与大电流密度进行电解浸蚀,最后再结合机械抛光方法,以最终清晰地显示原奥氏体晶粒晶界;采用草酸水溶液作为电解浸蚀液,以不锈钢为阴极,施加较高的电解电压与较大的电流密度,对试样进行一定时间的电解浸蚀;其中,草酸水溶液的配方为:6~12g草酸C2H2O4粉末,100ml自来水;电解浸蚀电压为15~30V,电流密度为1~5A/cm2,电解浸蚀的时间为20~60s。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超临界钢的组织显示方法,其特征是:具体步骤如下:
1)研磨-抛光
a、试样研磨:试样经过60#→150#→240#→400#→600#→800#→1000#→1200#碳化硅水砂纸磨光,用水做润滑剂,研磨盘转速在100~150转/分,以避免划痕;在研磨时每换一次砂纸,要将试样沿同一方向转动90度,并且研磨至试样研磨面上的新砂纸磨痕盖过上一道砂纸的磨痕为止;
b、试样抛光:将经过1200#碳化硅水砂纸磨光后的试样,放置在抛光绒布上抛光,用水作为润滑剂,先使用2.5~3.5μ的金刚石抛光膏进行粗抛光,把试样磨光面的划痕抛掉后,再使用0.5~1.5μ的金刚石抛光膏进行细抛光,使抛光面光亮,并采用酒精脱水烘干;
2)电解浸蚀
a、电解浸蚀液的配制:将6~12g草酸C2H2O4粉末加至100ml自来水中,摇匀至草酸完全溶解;
b、电解浸蚀:采用配备直流电流表和滑动电阻器的直流电压可控装置,将试样作为阳极,选择不锈钢薄片作为阴极,同时放入电解浸蚀液中;试样的抛光面正对着阴极不锈钢薄片,调节输出电压至15~30V,移动滑动变阻器使电流密度达到1~5A/cm2,保持通电时间为20~60s,使试样抛光面由光亮变成灰暗;
3)机械抛光:将电解浸蚀后的试样置于转速为100~150转/分的抛光盘上,进行机械抛光2~4次;此时不再使用任何抛光膏,仅采用水作为润滑剂,并在每次抛光后把试样放到显微镜下观察,直至试样的原奥氏体晶粒晶界完全显示为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超临界钢的组织显示方法,其特征是:在整个浸蚀过程中,先后采用多道次粗细抛光,获得具有光亮无麻点的试样抛光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超临界钢的组织显示方法,其特征是:电解浸蚀后,对试样进行机械抛光,抛光次数通常为2~4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1098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6-羟基-3-氰基吡啶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氧化铝陶瓷的铜粉金属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