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黄芪发酵液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0710201363.1 | 申请日: | 2007-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3857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12 |
发明(设计)人: | 李红玉;王士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红玉;兰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6/481 | 分类号: | A61K36/481;A61P7/02;A61P39/00;A23L1/30;A61K12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30000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黄芪 发酵 及其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加工及生物发酵领域,特别涉及中药黄芪的发酵方法,及通过这种方法得到的发酵产物的应用。
背景技术:
黄芪,为豆科植物膜荚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Bge.及内蒙黄芪A.membranaceus Bge.varmongholicus(Bge.)Hsiao的根,产于东北、西北、华北等地[1]。黄芪被《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为常用药之一,是重要的补气药,有补气开阳、益胃固表、托毒生肌、利水退肿的功效[2]。药理实验证明,黄芪有抗菌,增强机体免疫能力,扩张外周血管,增进末梢循环,改进局部营养状态等作用[1]。此外,黄芪尚有耐缺氧,抗疲劳,抗炎,抗肿瘤,利尿等作用[3-6]。黄芪多糖能使动物脾脏增大,脾内浆细胞增生;黄芪γ-氨基丁酸具有降压作用;黄芪皂甙有抗血栓形成和降压作用,并可升高血浆中cAMP量与促进小鼠再生肝的DNA合成[1,7]。
中药的发展与应用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不论是我国传统的中药炮制方法,还是现代大企业的提取工艺,都是采用水煮或大量的有机溶剂设法将中药有药用价值的成分与无药用价值的结构物质分开,其局限是有效成分提取不充分或只针对某个或某些成分的提取,而使疗效降低,有限的中药资源大量浪费,同时还会产生大量的剩余残渣和有害溶剂,对环境造成危害。因此,利用生物发酵的方法对中药进行加工,已成为中药现代化的研究热点之一[8]。中药发酵是利用微生物强大的分解转化物质的能力,产生丰富的次生代谢产物,从而达到浓缩有效成分,改变药性,提高疗效,降低毒副作用,扩大适应症的目的。由于中药发酵在中药现代化研究开发方面具有的独特优势,因此发展前景广阔。
然而就目前已有的技术看,中药发酵研究还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
首先,从发酵培养基看,有的研究单纯就是为了培养药用真菌,发酵培养基中并没有添加中药成分;有的添加了中药成分,也只是作为辅料加入的。如专利申请号为200510068284.9,名称为“一种添加苦瓜的鸡腿蘑液体发酵工艺及发酵产品”的专利,其工艺方法就是以鸡腿蘑为出发菌种,在液体发酵培养基中加入了少量的中药苦瓜,其目的是大规模液体培养鸡腿蘑,添加中药苦瓜则是为了提高发酵液的活性。又如有人在发酵培养基中加入了一定量的中药黄芪,接入预先培养好的液体灵芝菌种,经过一段时间的发酵后,通过测定灵芝多糖的含量,研究黄芪对生产灵芝多糖的影响[9]。上述研究将药用真菌置于主导地位,中药则处于从属地位,在发酵产物的药效检测上以药用真菌为标准,而没有考虑发酵培养基中的中药。
其次,从中药发酵菌种来说,因为细菌具有繁殖周期短,种类繁多,代谢方式多样等特点,所以有不少研究采用细菌作为中药发酵的出发菌种,并且对中药发酵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然而,大部分作为发酵菌种的细菌因为其对营养物质要求较高,以及中药对细菌生长所提供的营养物质有限。一些研究为了利于发酵菌种的生长使发酵能够顺利进行,在中药发酵培养基中加入了较多的促进细菌生长繁殖的营养物质,这样就降低了中药在发酵培养基中的相对比例,减少了细菌对中药的代谢作用,进而影响中药的发酵效果。如专利申请号为03117590.2,名称为“增效红花溶栓制剂”专利,其发酵出发菌种就是一株芽孢杆菌,它在中药红花的发酵培养基中加入了除红花之外多达六种的营养物质,以促进菌种的生长繁殖。这样不仅升高了生产成本,并且给发酵产物的后续处理增加了难度和程序。
大型食用真菌如平菇、金针菇、草菇、凤尾菇、香菇、双胞菇等,作为人们餐桌上美味可口的营养食物,并不具有药用价值,其在生长繁殖中产生的生物活性物质不会对培养基中中药的作用机理研究产生不利影响。大型食用真菌的菌丝体具有生长繁殖能力强,对营养物质要求低,易于培养的优点,并且在生长繁殖过程中会产生丰富的酶系,如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果胶酶、淀粉酶等,具有较强的木质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果胶等物质的分解利用能力。利用大型食用真菌的这些特性,其可以被用来对中药进行发酵。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以大型食用真菌平菇为例,对中药黄芪进行了发酵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红玉;兰州大学,未经李红玉;兰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20136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止侧漏的一次性卫生用品
- 下一篇:人才才位认证纲要卷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