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气体流量分析计的测量管及其整流器有效
申请号: | 200710068200.0 | 申请日: | 2007-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50972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10 |
发明(设计)人: | 刘汉民;王建新;赵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鸣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F1/32 | 分类号: | G01F1/32 |
代理公司: | 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晓峰 |
地址: | 310023***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体 流量 分析 测量 及其 整流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气体流量分析计,尤其涉及一种气体流量分析计的测量管以及用于该测量管的整流器。
背景技术
VMAS系统是在原有的ASM排放检测系统加上流量分析仪,根据测得的气体流量与浓度计算瞬态污染物的排放总质量。流量分析仪在VMAS系统的构建中,起了核心的作用。现有的流量分析仪测流量的方法基本都为涡街法,将混合气体通过抽风机由流量测量管吸入进口进入,经过扰流杆后产生涡街旋涡,对由超声波发射传感器发射的等幅高频超声波进行干涉,使超声波接收传感器接受到超声波,接受到的包络线的频率就是经过扰流杆后产生涡街旋涡频率,经过扰流杆后产生涡街旋涡与气体的流量成正比,气体流量大经过扰流杆后产生涡街旋涡就多,反之就少,通过电路进行解调,解调出包络线,用单片机读出包络线的频率,就可以测出气体的流量。
该流量测量方法能够准确测量有个前提,即在气流到达扰流杆之前,气流本身不存在涡街,然而这点是很难做到的。汽车排放的尾气本身就存在一定的涡街,尾气被抽风机吸入测量管道,气流经过风叶也会产生新涡街,且气体流动的过程中,摩擦气路管道同样会产生涡街,这些都是该测量方法很难克服的噪声。因此,现有的流量分析仪存在测量精度低和测量重复性不高,稳定性差等缺点。
中国发明专利申请CN86101627公开了一种流量测量管,在测量管内的上游侧设置了整流器。整流器是一层或两层网目为100~500孔/厘米2的筛网,它遮住管道全断面。该发明的流量测量管气流经过筛网后又马上混合,整流效果并不是非常理想。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流量分析仪存在测量精度低和测量重复性不高,稳定性差的技术缺陷,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明显地提高测量的精度、重复性和稳定性的流量分析仪的测量管。
本发明的另外一个目的是提供用于上述流量分析仪的整流器,该整流器具有整流效果好,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的特点。
为了实现上述的第一个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气体流量分析计的测量管,包括管体、扰流杆和超声波传感器,扰流杆和超声波传感器设置在管体内,在扰流杆上游管体内密闭设置有整流器,所述的整流器为一个由若干栅格组成的柱状体,柱状体的长度大于等于测量管管体直径的0.4倍,栅格的边长小于等于测量管直径的0.075倍。
作为优选的方案,上述的柱状体的长度为测量管管体直径的0.4~5.0倍,栅格的边长为测量管直径的0.01~0.075倍。上述的柱状体的长度应该是越长越好,但是由于受到管体长度的限制,柱状体的长度优选为测量管管体直径的0.4~5.0倍。同样,栅格的边长越小,整流的效果也是越好的,但整流器制作的工艺难道比较大。
作为最优选的方案,上述的柱状体的长度为测量管管体直径的0.905倍,栅格的边长为测量管直径的0.071倍。
作为优选的方案,上述的栅格由翘板交叉组成。
作为优选的方案,上述的整流器通过其左、右设置的限位圈固定设置在管体内。
作为优选的方案,上述的整流器与扰流杆的距离为750~850mm。本发明中整流器与扰流杆的位置是可变的,通过发明人的多次实验筛选,在750~850mm的距离内取得了最好的整流效果。
作为优选的方案,上述的整流器距离流量测量管进气口的距离为30~60mm。同样,整流器与流量测量管进气口的距离也是可变的,在30~60mm之间为最佳。
为了实现上述的第二个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气体流量分析计的整流器,该整流器为一个由若干栅格组成的柱状体,所述的柱状体的长度大于等于测量管管体直径的0.4倍,栅格的边长小于等于测量管直径的0.075倍。
作为优选的方案,上述的柱状体的长度为测量管管体直径的0.4~5.0倍,栅格的边长为测量管直径的0.01~0.075倍。
作为最优选的方案,上述的柱状体的长度为测量管管体直径的0.905倍,栅格的边长为测量管直径的0.071倍。
作为优选的方案,上述的栅格由翘板交叉组成。
本发明通过流量测量管中设计安装了特定的整流器,该整流器能够有效地减少噪声涡街,使用整流器后的流量分析仪能够明显地提高测量的精度、重复性和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安装了本发明测量管的气体流量分析仪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测量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整流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A向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鸣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大学鸣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6820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