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217821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一种传热-CN201210013653.4无效
  • 马良;刘伟;刘志春;杨金国;杨杰;王英双;杨昆;范爱武;黄晓明 - 华中科技大学
  • 2012-01-16 - 2012-07-11 - F28F1/00
  • 一种传热管,属于传热元件,在强化换热的同时,解决现有传热管管内流动局部阻力增加过大的问题。本发明任一横截面形状均为相等直径的圆形,传热管内径d为1~2000mm,壁厚b为0.1~20mm;传热管中心轴线为圆柱形螺旋线或者以导程W为周期的三次样条曲线。本发明通过传热管等直径圆形截面螺旋式流道迫使管内流体整体向前旋流,改变速度场与温度场之间协同关系的同时,有效抑制管内流动局部阻力的产生,在沿程阻力增加较小的情况下,实现同功耗下换热增强的效果。
  • 一种传热
  • [实用新型]板管式热交换器-CN200520017276.7无效
  • 史玉成 - 史玉成
  • 2005-04-28 - 2006-06-21 - F28F3/00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能够消除传热板和传热管之间的传热阻力,提高板与管之间传热效果的板管式热交换器。将板管式热交换器的传热板和传热管制作为一体的。该板管式热交换器,由传热板及其下面的两个传热圆管组成,传热板与圆管铸造为一体,紧密连接,形成板管式热交换器。其紧密结合的方式降低了板与管之间的传热阻力,在板和管进行热交换时,热量直接相互传递,提高了传导能力和热交换效率。
  • 板管式热交换器
  • [发明专利]一种翅片换热器参数优化方法及装置-CN201910579161.3有效
  • 王小娜;杨正富;苏浩浩;勾非凡 - 新奥数能科技有限公司
  • 2019-06-28 - 2022-11-29 - G06F30/17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翅片换热器参数优化方法,包括:根据所述翅片换热器的结构参数确定每个结构参数下的流动阻力因子和传热因子;以结构参数与其对应的流动阻力因子和传热因子的对应关系为训练样本,建立神经网络模型;对所述神经网络模型进行求解根据翅片换热器的结构参数进行计算得到相应参数下的流动阻力因子和传热因子,以此作为训练样本训练建立神经网络模型,模型以翅片换热器的结构参数作为输入,以相应参数下的流动阻力因子和传热因子作为输出,进而对该模型进行求解得到最优解
  • 一种换热器参数优化方法装置
  • [发明专利]矩形与圆形通道混合式无接触热阻传热元件-CN201410188726.2在审
  • 王义春;梁小林;李垚;余志毅 - 北京理工大学
  • 2014-05-06 - 2014-08-27 - F28F1/28
  • 本发明设计了一种应用于各类换热器上矩形与圆形通道混合式无接触热阻传热元件,属于热力学机械装置范畴。它由矩形与圆形混合式传热管通道和波纹散热翅片组成,波纹散热翅片和传热管为一体成型,圆形截面管道与矩形截面管道的混合组合形式不但对流换热系数高,水侧流动阻力系数降低,比圆形通道气侧流动阻力系数降低,比矩形通道水侧阻力系数降低此类混合管道形式的翅片管传热元件整体传热性能较优,空间利用率高,结构紧凑,因而能广泛的应用于空调器、制冷设备、车辆等各类产品的换热器中。
  • 矩形圆形通道混合式接触传热元件
  • [发明专利]一种翅片换热器及其组装方法-CN201110287101.8无效
  • 王永刚 - 王永刚
  • 2011-09-26 - 2012-06-20 - F25B39/0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翅片换热器及其组装方法,包括相邻设置的至少两排传热管,所述两排传热管为第一排传热管和第二排传热管,所述传热管上设有翅片,至少相邻的两排传热管的排间距大于管间距的小于等于管间距的所述管间距为同一排传热管中,相邻两个传热管的中心距离。所述第一排传热管中的传热管对应设置在所述第二排传热管中的传热管的正下方。所述第一排传热管的传热管中心连线与所述第二排传热管的传热管中心连线平行。本发明通过增大翅片换热器排管间的排间距,降低通过翅片换热器的气体流动阻力,提高换热器阻力性能,从而降低通过翅片换热器气体流动所需动力,即降低风机能耗,具有节能降耗的作用。
  • 一种换热器及其组装方法
  • [实用新型]流线型截面传热元件-CN97225175.8无效
  • 李庆领 - 李庆领
  • 1997-09-06 - 1999-04-28 - F28F1/12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固体导热材料制成的流线型截面传热元件。为克服普通圆形传热元件阻力大及传热系数低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优化的流线型截面传热元件,其特征为,该元件的截面轮廓由三段弧线组成,其中,大头圆弧AB的半径为R1,后半部弧线AC及BC的半径为R2,用该传热元件作为钉头管或钉头板表面上的钉头,可以大幅度提高换热系数及降低阻力
  • 流线型截面传热元件
  • [发明专利]带间隔分置旋流片的复合强化传热管及强化传热方法-CN200610035832.2无效
  • 邓先和;洪蒙纳;周水洪;张压君 - 华南理工大学
  • 2006-06-07 - 2006-11-22 - F28F1/40
  • 本发明提供一种带间隔分置旋流片的复合强化传热管及强化传热方法,该复合强化传热管包括传热管体和旋流片,旋流片为一种沿轴线方向带有旋转角度且在半径方向曲面形状对称的短扭带,传热管体内设置有至少2个旋流片,旋流片之间保持轴向间距强化传热方法是流体在传热管体内经过一个旋流片时,形成螺旋流,之后,螺旋流依靠流体自身的运动惯性在两个旋流片的间距中保持自旋流,流体经过下一个旋流片时,又再形成螺旋流,流体沿流动方向重复所述螺旋流与自旋流的过程该传热管既可强化传热管中心区的传热,又可避免连续长条的插入物对流体的形体阻力大,可在较低的管内流体阻力条件下获得较高的对流传热膜系数,适宜传热工业中普遍推广应用。
  • 间隔分置旋流片复合强化传热方法
  • [发明专利]热交换器以及具有该热交换器的空调机的室内机-CN200610137388.5有效
  • 北野龙儿 - 东芝开利株式会社
  • 2006-10-19 - 2007-04-25 - F28F1/32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热交换器及空调室内机,能够阻止散热翅片的各个传热管组之间的热传导,得到对应于风速大小的通风阻力,力图使风速分布大致均匀,提高了热交换效率,提高了热交换性能。热交换器9包括在宽度方向上有多组c1、c2的传热管穿通孔a、并且相互之间以规定的间隔并排设置而使热交换空气在其相互间的间隙中流通的多块散热翅片b;以及在这些散热翅片上贯穿传热管穿通孔设置的、使热交换介质在其内部流通的传热管,还在散热翅片的宽度方向上邻接的传热管组之间设置隔热装置S,所述隔热装置S这样构成,它阻止传热管组相互间的热传导,同时使散热翅片相互间流通的热交换空气的风速快的部分的通风阻力大于风速慢的部分的通风阻力
  • 热交换器以及具有空调机室内
  • [发明专利]空心环支承异形强化管冷凝器及传热强化方法-CN03113743.1无效
  • 邓先和;张亚君 - 华南理工大学
  • 2003-02-13 - 2003-07-23 - F28D7/16
  • 本发明提供一种空心环支承异形强化管冷凝器,包括壳体、换热管、管间支承物,换热管安装在壳体内,管间支承物安装在换热管之间并与换热管相连接;所述管间支承物为空心环网板,以点支承或线支承连接方式支承换热管;所述换热管为非光滑壁面的异形传热管;可以是缩放管、菱形翅片管、横纹管或螺旋槽管;一种冷凝器传热强化方法,利用空心环网板的轴向流道空隙率高,流通横截面大,对壳程纵向流体的形体阻力极小,使蒸汽对冷流的传热温差损失降至最小,提高对冷流传热推动力;本发明可减少壳侧的蒸汽流动阻力,使蒸汽对冷流的传热温差损失降至最小,提高冷凝传热推动力,并可强化管内对流及管外冷凝的传热,提高总传热系数及冷凝器的传热性能。
  • 空心支承异形强化冷凝器传热方法
  • [发明专利]热交换器以及使用该热交换器的空调机-CN200980113934.3有效
  • 李相武;石桥晃;松田拓也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2009-04-17 - 2011-04-13 - F28F1/42
  • 本发明提供即使用铝系材料构成翅片及传热管、也不增加传热管的管内压力损失、可得到与铜管等同或其以上的传热性能的热交换器等。具有:由变形阻力低的铝系材料构成的翅片(10);和变形阻力比形成翅片(10)的铝系材料高、在内面设置槽(21)、贯穿翅片(10)被固定的由铝系材料构成的传热管(20)。传热管(20)的管内面的管轴方向(イ)和设于传热管(20)的管内面的槽(21)的方向(口)大体平行。此时,槽方向(口)相对传热管(20)的管内面的管轴方向(イ)形成0度~2度的角度。传热管(20)扩管后的槽(21)的深度为0.2mm~0.3mm,峰顶部(22)的前端宽度为0.08mm~0.18mm。另外,传热管(20)的槽(21)的条数为40~60,顶角(α)为5度~20度。
  • 热交换器以及使用空调机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