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1139013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实用新型]包芯纱包覆盖装置-CN93200240.4无效
  • 王德络;桑爱娣 - 王德络;桑爱娣
  • 1993-01-11 - 1994-01-26 - D02G3/36
  • 色芯纱包覆装置有一个支架和一对可调压力的包覆片;支架可固装在细纱机机架上;包覆片安装在支架的支承板上;包覆片、支承板的斜率均与牵伸后的走向一致;两包覆片之间的接触处形成钳口,在包覆片的作用下,平面形逐渐合拢成为夹心状,此夹心经钳口后立即被锭子产生的高速旋转力加捻成包芯纱;可纺出既有高抗拉强度又有天然纤维卓越特性的包芯纱。
  • 包芯纱包覆盖装置
  • [实用新型]人字齿面双皮圈纤维集聚装置-CN01253256.8无效
  • 毛立民;程隆棣;蔡玉华;于修业 - 东华大学
  • 2001-08-23 - 2002-05-29 - D01H5/72
  • 一种人字齿面双皮圈纤维集聚装置,它包括上、下集聚皮圈罗拉,加压片簧,上、下集聚皮圈销,摩擦辊,齿轮,摆杆,拉簧,支架,其特征是还包括上、下集聚皮圈。上、下集聚皮圈的外表面制成周向连续均布有凸出对称人字齿,人字齿两边斜齿相交处断开形成一周向狭窄导槽,在上下集聚皮圈接触范围内人字齿相互啮合构成一个纤维集聚区域。集聚过程中导槽两侧的边缘纤维不断地向中间汇集。加捻作用可一直延伸至集聚皮圈钳口线上方的导槽内,因而消除了纺纱三角区,并使在导槽内绕自身轴线转动,将纤维尾端包覆进纱线,大大减少了纱线毛羽的产生。
  • 人字齿面双皮圈须条纤维集聚装置
  • [发明专利]一种牵毛混棉条机-CN201510922005.4在审
  • 李先登;李丹;陈艳红 - 李先登
  • 2015-12-12 - 2016-02-17 - D02G3/04
  • 发明方案为:将古老而又传统的手工牵拉纺线、现代梳棉机道夫棉网皮圈剥棉两大技术原理,变化用于棉毛纺纱的牵毛混棉条机设计,它由厚毛层揉搓装置、前后两组二上三下罗拉曲线牵伸装置及其间的棉条喂给剥毛装置、紧压输出圈装置组成,前部机台输喂的厚毛纤维层经揉搓装置揉搓后喂给到后二上三下罗拉曲线牵伸装置,伸拉成伸直型毛纤维簿网,在网前部,从左右两侧分别向网中部喂入输送棉生,经棉条牵拉剥取毛网,合并成棉毛棉混合,该条再次进入前二上三下罗拉曲线牵伸装置牵伸混合成棉毛条,再经轧辊紧压、圈,制成为桶装棉毛混合,采用该机制作棉毛条,生活好做,毛纤维损伤小。
  • 一种混棉
  • [发明专利]一种导电性混合纱线的制作方法-CN201410522810.3在审
  • 潘国良 - 福建泉州市健凯服饰有限公司
  • 2014-09-30 - 2015-01-21 - D02G3/04
  • 所述两个牵伸区的牵拉倍数不同;b、将所述弹性纤维和复合纤维分别悬挂于步骤a中所述三罗细纱机的吊锭上,然后将复合纤维由所述细纱机的中罗拉持续地喂入,经过中罗拉速度的变化进行超喂和第一牵伸区的牵拉,形成具有突变竹节风格的复合纤维;同时,将弹性纤维由所述细纱机的后罗拉持续地喂入,经过后罗拉速度的变化进行超喂、然后依次经过第二牵伸区和第一牵伸区的牵拉,形成具有渐变竹节风格的弹性纤维;c、将步骤b中的复合纤维和弹性纤维同时经过前罗拉并合加捻后形成具有特殊风格的混合纱线
  • 一种导电性混合纱线制作方法
  • [发明专利]细纱机V型牵伸结构-CN202010945563.3在审
  • 胡吉国;贾云辉;何晓玲;高磊;李冰;张承刚 - 鲁泰纺织股份有限公司
  • 2020-09-10 - 2020-11-20 - D01H5/22
  • 该细纱机V型牵伸结构包括细纱机内与前皮辊对应设置的前罗拉、与中皮辊对应设置的中罗拉、与后皮辊对应设置的后罗拉,粗纱依次穿过后皮辊与后罗拉、中皮辊与中罗拉及前皮辊与前罗拉的握持钳口,后罗拉、中罗拉及前罗拉的中心轴位于同一平面上,中罗拉与后罗拉之间设置有调节罗拉及压力棒;调节罗拉位于粗纱的下方,调节罗拉与后罗拉通过罗拉连接座滑块支撑,调节罗拉高度大于后罗拉的高度;压力棒靠近中皮辊设置,压力棒位于粗纱上方,粗纱进入中皮辊与中罗拉握持钳口前时上表面与压力棒相切
  • 细纱机牵伸结构
  • [发明专利]一种同步异向加捻纺纱装置和纺纱方法-CN201710173996.X有效
  • 谢春萍;刘新金;苏旭中;徐伯俊 - 江南大学
  • 2017-03-22 - 2018-10-09 - D01H1/02
  • 本发明给出一种同步异向加捻纺纱装置和纺纱方法,包括牵伸机构和卷绕机构,在两者之间设置有导纱装置,在牵伸机构和导纱装置之间设置有假捻捻度装置,装置的上边带和下边带分别与经牵伸后由前罗拉牵伸对输出的纤维相接触,从而分别形成预加捻度和平衡捻度工作面,分别对与之接触的纤维产生捻向相反、大小相等的捻度,从而对牵伸后的双喂入的采用钢丝圈纱管转速差产生的捻度和加捻点与导纱装置之间的上、下工作面同步产生的反向捻度的同步加捻,实现假捻捻度装置对纱线成形区产生捻度作用而对最终成纱捻度没有影响,在不改变最终成纱捻度的同时使得牵伸后的双直接汇合加捻成纱,改善成纱质量、提高纺纱效率。
  • 一种同步加捻纺纱装置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包缠包芯纱及其生产方法-CN201710510656.1有效
  • 张娣 - 颍上鑫鸿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 2017-06-28 - 2019-06-14 - D02G3/36
  • 沿着所述包缠包芯纱的长度方向,主纱和芯纱之间的结合方式呈周期性变化,且一个周期内包含六种结合方式;生产时在加装包芯纱装置的细纱机上纺制,通过采用由电机主动控制的可沿着横杆来回滑动的导丝轮,实现芯纱由主体的中心喂入逐渐过渡到由主体的左、右两端喂入,继而实现纺纱过程中主体对芯纱的包芯过渡到芯纱对主体的包缠,从而实现兼具包缠和包芯效果的纱线的生产,丰富纱线的外观风格,提高产品附加值。
  • 一种包缠包芯纱及其生产方法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