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6021325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一种材料表面的测试方法及装置-CN202210887065.7在审
  • 应赛;杨培强;刘早;韩芊;陈登;张支立;焦永昶;周佳欣 - 苏州纽迈分析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 2022-07-26 - 2022-10-28 - G01N24/08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材料表面的测试方法及装置,包括:先获取各个浓度的溶剂的第一及各个悬浮液的第二,基于第二与第一、悬浮液中样品颗粒的质量浓度,获取各个悬浮液中样品颗粒的束缚水系数;再基于各个悬浮液的束缚水系数及离子强度获取目标关系曲线,基于目标关系曲线的斜率与样品颗粒的水常数,确定目标悬浮液中样品颗粒的比表面积;最后基于该比表面积与束缚水系数,确定该目标悬浮液中样品颗粒的表面解决了现有技术在确定材料表面时需要引入其他手段确定比表面积,本申请无需引入其他测试手段,只利用核磁共振技术即可得到材料的表面,提高测试效率。
  • 一种材料表面弛豫率测试方法装置
  • [发明专利]一种土体获取方法-CN202010016547.6有效
  • 田慧会;韦昌富 -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 2020-01-08 - 2021-05-04 - G01N1/28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土体获取方法,属于岩土工程技术领域。所述土体获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土颗粒在蒸馏水中浸泡洗净后风干,得到土体;将土体制备成若干试样,若干试样的含水量均不相同;将若干试样放入核磁共振仪中,对若干试样施加序列,反演核磁原始数据,得到若干试样的孔隙水核磁弛豫时间分布曲线;在核磁弛豫时间分布曲线上找出峰点值,根据峰点值获取相对应试样的;根据若干试样的与若干试样的含水量,作出‑含水量图,在‑含水量图中找出直线段,并求出直线段的平均值,平均值即为土样的最终本发明土体获取方法可以快速、直接的测试土体,提高了测试效率。
  • 一种土体弛豫率获取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原子自旋惯性测量装置极化梯度测量方法-CN202210212290.0在审
  • 王卓;袁琳琳;高航;范文峰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2022-03-04 - 2022-09-02 - G01C25/00
  • 一种原子自旋惯性测量装置极化梯度测量方法,通过以下步骤实现极化梯度测量,能够在原子自旋惯性测量装置中实现极化梯度的原位测量,为气室内部极化梯度的评估与抑制提供有力支撑:步骤1,固定原子自旋惯性测量装置的工作点参数以对角速率有响应信号;步骤2,碱金属电子自旋与惰性气体核自旋进动解耦;步骤3,利用自由进动衰减方法测试当前P1下的核自旋横向R2;步骤4,测试核自旋横向中的非极化梯度项;步骤5,测试任意抽运激光功率点P的总横向,计算抽运激光功率点P的极化梯度,P点的极化梯度即为P点的总横向与非极化梯度的差值。
  • 一种原子自旋惯性测量装置极化梯度测量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的原子磁强计极化测量方法-CN202310308030.8在审
  • 翟跃阳;李任杰;李佳洁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2023-03-27 - 2023-07-18 - G01R33/032
  • 一种基于的原子磁强计极化测量方法,以原子磁强计为主要研究对象,利用色散曲线获得磁强计的磁线宽,进而获得磁强计的总。并通过大范围变动磁强计的抽运光功率密度,获得总随光功率密度的变化关系,同时考虑饱和的部分,并对此关系进行拟合,分别获得抽运与其他,此时即可获得原子磁强计的极化。此方法由于考虑了的饱和,大大提高了极化测量的精度和可靠性,并可同时应用于单轴磁强计、双轴磁强计和三轴磁强计,而不需要任何额外的辅助或校准设备。极化的准确测量将保障磁强计的优化进程,这对提升磁强计的性能,改善磁强计的稳定性,保证其在生物磁测量领域的实际应用有重要意义。
  • 一种基于原子磁强计极化测量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煤的全孔径分布测试方法-CN202210327692.5在审
  • 翟成;徐鹤翔;徐吉钊;余旭;王宇;郑仰峰;孙勇 - 中国矿业大学
  • 2022-03-30 - 2022-07-22 - G01N15/08
  • base:Sub>2谱图和低温N2吸附孔径分布曲线相结合进行分析,对煤样中渗流孔和吸附孔的形状进行分类,分别确定两种类型孔隙的几何形状因子和表面,然后根据吸附孔和渗流孔各自的表面和几何形状因子,得出该煤样的吸附孔分布和渗流孔分布,进而组成煤样的全孔径分布图,从而精准表征煤的孔隙结构;本发明弥补了现有核磁共振测试过程中,使用单一孔隙几何形状因子和表面,不能精确求解样品孔径分布的缺陷(即由于煤中不同孔径范围的孔隙表面不同会使得对应范围的孔径分布也不同),有效提高了煤样全孔径分布测试的准确性。
  • 一种孔径分布测试方法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