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956416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物流箱-CN201410781971.4无效
  • 郑之敏 - 郑之敏
  • 2015-08-02 - 2015-07-29 - B65D21/028
  • 本发明涉及一种物流箱,包括箱体和箱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箱体的四周分布有用于穿设插销的、形状相同的至少两个挂钩,所述的至少两个挂钩处于所述的箱体的不同的高度上,所述的挂钩的孔心为同轴等距同心圆
  • 物流
  • [实用新型]压花装置-CN202320075913.4有效
  • 何金超;胡毅铭 - 瑞浦兰钧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2023-01-10 - 2023-07-11 - B23P9/02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极压花装置,包括压花滚筒,所述压花滚筒的外周分布有至少一条条形加强筋和多个均匀排布的点加强筋,所述条形加强筋和多个点加强筋布满所述压花滚筒的外周。本实用新型通过传统的点加强筋的基础上结合条形加强筋的结构,解决了极下榻,压花造成的延展不良,极翘脚的技术问题。
  • 压花装置
  • [发明专利]检修孔-CN201380045993.8有效
  • 伯特兰·维内特 - 易捷艾玛公司
  • 2013-09-04 - 2016-10-12 - E02D29/14
  • 根据本发明,检修孔的特征在于,物(12)的槽(11)和铰链头(9)包括形状互补部件(18、19),例如铰链头(9)的缝隙(18)和至少一固定在物(12)的槽(11)中的突出部分(19),并且部件(18、19)配合,防止铰链头(9)在冠状零件(5)处于它的直立位置时摆动到物(12)的槽(11)之外。
  • 检修
  • [发明专利]黑木耳菌种-CN201611159289.7有效
  • 宋小亚;刘昆;郑巧平;李阳;路新彦 - 丽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 2016-12-15 - 2020-04-17 - C12N1/14
  • 本发明的黑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菌种丽3号,属于黑木耳属,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保藏日期为2016年7月由于本发明所提供的丽3号菌种具有子实体单片单生,片大小适中,无根,呈碗,干耳背面灰色,腹面黑色、有光泽,正反面颜色差别大,片边缘圆整、背面筋脉不明显等黑木耳的品质特点,且黑木耳出单片率达到90%以上,改良了“新科”抗性差和“916”型差的缺点,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
  • 黑木耳菌种
  • [实用新型]一种有限接触型防勒-CN202021367890.7有效
  • 李亚峰 - 李亚峰
  • 2020-07-13 - 2021-03-12 - A41D13/05
  • 本实施新型公开一种有限接触型防勒垫,属于垫领域,包括:主体结构,主体结构包括口罩挂绳固定体和由柔性材料制成的耳背限接触膜;耳背有限接触膜由多个相连的半圆形结构构成;柔性材料制成的翼板,所述翼板与所述口罩挂绳固定体的两侧连接通过设置口罩挂绳固定体和由多个相连的半圆形结构构成的耳背有限接触膜,半圆形结构可以增加与耳背根部皮肤的接触面积,避免整个耳廓根部的组织、血管和神经受到口罩挂绳的压迫,可以避免口罩挂绳对耳根组织、血管
  • 一种有限接触型防勒耳垫
  • [实用新型]蜂巢体结构把立管-CN201920991228.X有效
  • 邱子明;叶振辉 - 书比智能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 2019-06-28 - 2020-07-17 - B62K21/12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蜂巢体结构把立管,包括:立管本体以及设于立管本体前端的前盖,立管本体前端设有一横向且开口呈半圆弧的后车把槽,立管本体前端还设有形成四角对称的第一孔、第二孔、第三孔、第四孔,立管本体上各孔分别设置有螺锁孔,前盖对应所述立管本体的后车把槽设有一呈弯弧的的前车把槽,前盖与立管本体通过螺杆锁固定;前盖与所述立管本体接近端设有形成四角对称的第五孔、第六孔、第七孔、第八孔,前盖上各孔分别设置有螺锁孔,前盖上各孔螺锁孔分别与立管本体上各孔螺锁孔相对齐。
  • 蜂巢结构
  • [发明专利]电池极、极PACK加工方法、电池成品、电子产品-CN202010346023.3在审
  • 尚亚婷;肖军;党彦伟 - 深圳市汇鑫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2020-04-27 - 2020-07-31 - H01M2/26
  • 本发明涉及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电池极、极PACK加工方法、电池成品、电子产品,所述电池极为L形结构,且L形结构的一边为圆弧、另一边为矩形,L形结构的圆弧部分用于与电池的集流体连接,L形结构的矩形部分用于与电池的电路板连接,通过电池极可以实现可弯曲侧向偏移多角度出极PACK的加工,解决了现有的纽扣电池存在电芯极位置不能准确对位电路板焊盘角度的问题;而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极PACK加工方法采用L形结构的电池极可以侧向弯曲且可多角度变换位置,适用于不同的客户需求,还可以解决纽扣式电池焊接时极需侧向弯曲移向焊盘导致的操作困难、焊接可靠性差、生产效率低的问题。
  • 电池极耳pack加工方法成品电子产品
  • [实用新型]高稳定性圆环眼吊索-CN201922327497.9有效
  • 孟凡坡;李超迪;岳大春;李卫峰 - 南京德力特索具有限公司
  • 2019-12-23 - 2020-09-04 - B66C1/12
  • 本实用新型属于吊索具应用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高稳定性圆环眼吊索,包括条形固定板、一组第一定位板、一组第二定位板、第一定位板通孔、第四锁紧螺母、第一圆环眼织带、第二圆环眼织带、第三圆环眼织带和第四圆环眼织带等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其结构设计合理,能与待起吊的条形部件进行稳定的连接固定(第三圆环眼织带、第四圆环眼织带与待起吊条形部件连接),与起吊装置相配合使用的完成精准、安全的起吊作业(第一圆环眼织带、第二圆环眼织带与起吊装置的吊钩等部件连接),同时第一圆环眼织带、第二圆环眼织带、第三圆环眼织带、第四圆环眼织带可依据需要便于进行便捷更换。
  • 稳定性圆状环眼吊索
  • [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无创产前检测双侧杯畸形的基因芯片和试剂盒-CN201811071168.6有效
  • 张娇;章庆国;赵驰 - 张娇
  • 2018-09-14 - 2021-02-23 - C12Q1/6883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无创产前检测双侧杯畸形的基因芯片、试剂盒及基因芯片的应用方法,基因芯片包括片基,该片基上设有用于检测双侧杯畸形相关基因的探针组形成微阵列基因芯片;探针组包括10条探针;试剂盒包括该基因芯片该基因芯片使得检测的操作步骤更简便,时间更短,通常30~60分钟便可完成检测,大大缩短了时间周期,且检测的特异性好、分辨率高,具有高灵敏度、准确、快速的特点;并具有高通量的特点,可以快速筛查双侧杯畸形相关基因的变异,并将双侧杯畸形的诊断提高到基因水平上;总之,该方法节约成本时间,减少病人痛苦,可无创产前诊断胎儿的患病几率。
  • 一种用于产前检测双侧杯状耳畸形基因芯片试剂盒
  • [实用新型]自由曲面水晶透镜车用组合尾灯-CN201721030343.8有效
  • 蔡锦辉 - 广东骑光车灯工业有限公司
  • 2017-08-17 - 2018-05-01 - F21S43/31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由曲面水晶透镜车用组合尾灯,包括灯座、反光罩、三个有色透明灯罩和多个灯泡,反光罩、有色透明灯罩和灯泡分别安装在灯座上,其特征是反光罩包括中心反射区和两个反射区,中心反射区中部和反射区中部均是向内凹陷的凹曲面,中心反射区底面和两个侧面均是光滑平面,反射区侧面是光滑平面,反射区底面是光滑曲面,凹曲面、光滑平面和光滑曲面均设计为水晶透镜。
  • 自由曲面水晶透镜组合尾灯
  • [实用新型]一种手持防烫玻璃杯-CN202220636077.8有效
  • 彭春奎 - 安徽朗旭玻璃器皿有限公司
  • 2022-03-14 - 2022-06-28 - A47G19/22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手持防烫玻璃杯,属于饮料容器技术领域,包括杯体和套设于杯体上的隔热环,所述杯体开口端直径大于底端直径,所述隔热环包括环状部和第一部,所述环状部包括第一环形层和环绕在第一环形层外部的第二环形层,所述第二环形层径向两端对称设有与第二环形层垂直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之间设有第一部,所述支撑板和所述第一部通过转轴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部为凸轮结构,本实用新型的隔热环在实现自带的杯子的隔热功能时
  • 一种手持玻璃杯
  • [实用新型]一种骶骨重建板结构-CN202320177979.4有效
  • 邓敏 - 上海三墩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2023-02-03 - 2023-09-19 - A61F2/44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骶骨重建板结构,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嵴部支撑机构,所述嵴部支撑机构的后端设置有核心调节机构,核心调节机构的顶端设置有面支撑机构,核心调节机构远离嵴部支撑机构的一端设置有固定机构,固定机构的底端设置有骶骨尖控制机构,通过核心调节机构顶端的面支撑机构控制两侧的距离,以控制两端面的距离,通过底端的骶骨尖控制机构控制骶骨尖的位置;同时,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通过采用可调节式的嵴部支板、面支板和骶骨尖支板,可根据患者实际需求调节三个位置,辅助骶骨重建的过程中也可更加方便地进行3D打印,减少材料的需求同时降低了成本。
  • 一种骶骨重建板结
  • [发明专利]栽培种制备方法-CN201511022550.4在审
  • 何碧芳 - 何碧芳
  • 2015-12-30 - 2016-03-30 - C12N1/14
  • 本发明是一种金栽培种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以下步骤进行:经菌种的培养-金栽培种组分之一毛韧革菌的固体培养和液体培养;金栽培种组分之二金酵母孢子的试管种培养、液体种子培养、摇床培养和发酵罐培养;金栽培种组分一和组分二的混合;由于将金栽培中的金菌和伴生菌毛韧革菌分别培养,金菌和伴生菌能充分均匀地混合,使得金的酵母孢子能充分萌发,这样使用本发明的菌种不会出现金栽培中常出现的段木上生长大量的毛韧革菌子实体的情况,使用本发明的菌种段木栽培金时出菇率在95%以上,产量增加15~20%;使用本发明的金液液菌种,金菌与伴生菌混合均匀,金时发菌快、吃料快,污染率低,出菇率达100%,转色快,生长周期短。
  • 栽培制备方法
  • [发明专利]栽培种制备方法-CN200410022376.9无效
  • 赵永昌;柴红梅;杨志力;李树红 -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 2004-04-21 - 2005-01-12 - A01G1/04
  • 本发明是一种金栽培种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以下步骤进行:经菌种的培养-金栽培种组分之一毛韧革菌的固体培养和液体培养;金栽培种组分之二金酵母孢子的试管种培养、液体种子培养、摇床培养和发酵罐培养;金栽培种组分一和组分二的混合;由于将金栽培中的金菌和伴生菌毛韧革菌分别培养,金菌和伴生菌能充分均匀地混合,使得金的酵母孢子能充分萌发,这样使用本发明的菌种不会出现金栽培中常出现的段木上生长大量的毛韧革菌子实体的情况,使用本发明的菌种段木栽培金时出菇率在95%以上,产量增加15~20%;使用本发明的金液液菌种,金菌与伴生菌混合均匀,金时发菌快、吃料快,污染率低,出菇率达100%,转色快,生长周期短。
  • 栽培制备方法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