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953547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磁共振成像设备和方法-CN201010576004.6有效
  • 长泽实保;尾田善洋;A·乔平;久保田壮 - GE医疗系统环球技术有限公司
  • 2010-11-26 - 2011-08-03 - A61B5/055
  • 一种磁共振成像设备(1)包括用于接收受检者(13)的磁共振信号的多个线圈元件。该磁共振成像设备(1)从这些线圈元件中选择出用于接收该受检者(13)的磁共振信号的线圈元件的组合。该磁共振成像设备(1)准备可从这些线圈元件选择出的线圈元件的多个组合。该磁共振成像设备(1)包括用于存储线圈元件的这些组合的相应敏感区的敏感区存储装置(9)、用于设定扫描区的设定装置(11),用于计算指示该扫描区和该敏感区之间的重叠区对该扫描区的比例中的每个的扫描体积比和指示该重叠区对该敏感区的比例中的每个的敏感体积比的计算装置(10),以及用于基于该扫描体积比和该敏感体积比从线圈元件的这些组合中选择出用于接收该受检者(13)的磁共振信号的线圈元件的每个组合的选择装置(41)。
  • 磁共振成像设备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电机定子槽楔的插入导向部件-CN201610593217.7有效
  • 王凯 - 迪百仕电机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2016-07-26 - 2019-01-15 - H02K3/487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机定子槽楔的插入导向部件,该电机定子包括定子线圈线圈槽,定子线圈被插入进线圈槽且采用槽楔固定,线圈槽的外侧边缘上设置有滑槽,槽楔被导向元件推动在线圈槽的滑槽上做定向移动,槽楔的两端对称缝制有一组挂耳,导向元件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一组与挂耳相适配的卡条,导向元件承托起槽楔,且导向元件上的一组卡条分别插入槽楔的挂耳中形成卡嵌,导向元件还包括控制器、驱动装置和感应元件。本发明结构简单,利用槽楔导向元件辅助槽楔对定子线圈实施固定,且通过开叉的角度的改变实现槽楔和导向元件的连接与分离,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大大简化了槽楔定位的步骤,降低企业成本。
  • 一种电机定子插入导向部件
  • [发明专利]电磁继电器-CN202110750949.3在审
  • 川口浩治 - 株式会社电装电子
  • 2021-07-02 - 2022-01-11 - H01H50/44
  • 电磁继电器包括在通电时产生电磁力的电磁线圈(14)、与电磁线圈电连接的一对线圈端子(15、16)、以及与一对线圈端子电连接的贴片元件(30)。一对线圈端子的每个线圈端子具有与贴片元件接触的载置部(154、164)、以及立设于载置部的爪部(155、165)。贴片元件通过以与贴片元件相接的方式塑性变形的爪部固定在一对线圈端子上。
  • 电磁继电器
  • [发明专利]反激电路及电子装置-CN201710069677.4有效
  • 李文东 -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2017-02-08 - 2019-07-05 - H02M3/335
  • 本发明公开一种反激电路,包括初级线圈端电路及次级线圈端电路,次级线圈端电路包括与负载电路耦接的次级线圈,初级线圈端电路包括开关元件以及串联于直流电源的正极及地之间的第一初级线圈N1、储能元件及第二初级线圈;开关元件耦接于第一初级线圈与储能元件的连接节点及地之间,用于接收PWM信号而周期性的导通截止;储能元件在所述开关元件截止时储存反激电路的漏感能量,在所述开关元件导通时将所储存的漏感能量释放至次级线圈端电路的负载电路
  • 电路电子装置
  • [发明专利]一种霍尔-线圈复合式三维磁特性测量传感箱-CN202010021838.4有效
  • 崔一帆;杨庆新;李永建;岳帅超;孙鹤 - 河北工业大学
  • 2020-01-09 - 2021-11-30 - G01R33/1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霍尔‑线圈复合式三维磁特性测量传感箱,包括六个霍尔‑线圈复合传感器和一个骨架;六个霍尔‑线圈复合传感器分别放置于骨架的六个面;每个霍尔‑线圈复合传感器均包括一个霍尔元件、一个霍尔元件电路板、一个B线圈、一个B线圈电路板和若干个垫板。本传感箱中的霍尔‑线圈复合传感器采用霍尔元件测量磁场强度H,B线圈测量磁感应强度B。霍尔元件精度高、线性好、频带宽、响应快;同时霍尔元件的使用减弱了由于挤压而造成H线圈安匝数不准对最终实验结果的影响。霍尔元件采用贴片式双轴型霍尔元件,可以测量垂直的双方向磁场,解决了目前不能测量同一点的双方向磁场强度的问题。
  • 一种霍尔线圈复合三维特性测量传感
  • [其他]天线装置-CN201990001056.5有效
  • 田边冬梦 -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 2019-08-09 - 2021-10-29 - H01Q5/378
  • 天线装置(101)具备连接供电电路(1)的第1辐射元件(10)、第2辐射元件(20)、和具有初级线圈(L1)以及次级线圈(L2)的层叠构造的耦合元件(2)。第1辐射元件(10)具有第1谐振频率以及比第1谐振频率高的频率即第2谐振频率,第2辐射元件(20)具有比第2谐振频率靠近第1谐振频率的谐振频率。在俯视下,初级线圈(L1)与次级线圈(L2)重叠。初级线圈(L1)的一端与第1辐射元件(10)连接,次级线圈(L2)连接在第2辐射元件(20)与地之间,次级线圈(L2)的卷绕数比初级线圈(L1)的卷绕数多,多个次级线圈导体图案包含在俯视下内缘彼此的位置以及外缘彼此的位置中至少一者不同的多个导体图案
  • 天线装置
  • [其他]天线装置以及电子设备-CN201990000708.3有效
  • 立花真也 -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 2019-06-18 - 2021-09-24 - H01Q5/385
  • 天线装置(101A)具备:第1耦合元件(30),具备第1线圈(L1)以及与该第1线圈(L1)耦合的第2线圈(L2);供电电路(1);供电辐射元件(10);第1无供电辐射元件(21);以及第2无供电辐射元件(22),供电辐射元件(10)与供电电路(1)连接,第1线圈(L1)连接在第1无供电辐射元件(21)与接地之间,第2线圈(L2)连接在第2无供电辐射元件(22)与接地之间,第1无供电辐射元件(21)通过与供电辐射元件(10)进行电场耦合而被供电,第2无供电辐射元件(22)经由第1耦合元件(30)被供电。
  • 天线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 [发明专利]线圈元件的制造方法-CN201280076691.2无效
  • 佐野孝史;寺田常徳 - 株式会社LEAP
  • 2012-10-30 - 2015-07-01 - H01F41/04
  • 本发明提供一种线圈元件的制造方法,其使用树脂模具,无须伴随剥离/转印而能够使线圈元件的厚度较薄。本发明的方法是使用能以有机溶剂溶解的树脂模具来制造线圈元件的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准备树脂模具,该树脂模具在表面刻印有反转线圈元件图案;在树脂模具的表面形成金属种子膜;去除未形成有反转线圈元件图案的区域的金属种子膜;将金属种子膜作为基底,通过第1电镀形成中心导体膜,该中心导体膜填埋刻印有反转线圈元件图案的区域;以及使树脂模具溶解而取出中心导体膜。
  • 线圈元件制造方法
  • [发明专利]电力再生电路及电力变换装置-CN03147467.5无效
  • 沟上恭生;松下祐造 - 欧姆龙株式会社
  • 2003-07-14 - 2004-03-03 - H02M3/28
  • 包括与变换变压器的初级线圈线圈部分并联连接的第1充放电元件、与初级线圈线圈部分并联连接的第2充放电元件。对于第1充放电元件,在第1开关元件切换到关断时,使积蓄在初级线圈侧的能量充电,在第2开关元件切换到关断时,使充电能量向平滑电容器C1充电,对于第2充放电元件,在第2开关元件切换到关断时,使积蓄在初级线圈侧的能量充电,在第1开关元件切换到关断时,使充电能量向平滑电容器充电。
  • 电力再生电路变换装置
  • [实用新型]电力再生电路及电力变换装置-CN03272867.0无效
  • 沟上恭生;松下祐造 - 欧姆龙株式会社
  • 2003-07-14 - 2005-02-09 - H02M3/28
  • 包括与变换变压器的初级线圈线圈部分并联连接的第1充放电元件、与初级线圈线圈部分并联连接的第2充放电元件。对于第1充放电元件,在第1开关元件切换到关断时,使积蓄在初级线圈侧的能量充电,在第2开关元件切换到关断时,使充电能量向平滑电容器C1充电,对于第2充放电元件,在第2开关元件切换到关断时,使积蓄在初级线圈侧的能量充电,在第1开关元件切换到关断时,使充电能量向平滑电容器充电。
  • 电力再生电路变换装置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