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4803773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喷射器-CN201380007138.8有效
  • 山田悦久;西岛春幸;铃木达博;高野义昭;松井秀也;横山佳之 - 株式会社电装
  • 2013-01-29 - 2014-10-01 - F04F5/44
  • 一种喷射器,包括具有使旋转制冷剂的涡旋空间流出的制冷剂减压的减压空间(202)、从外部抽吸制冷剂的抽吸通道(120),以及使从减压空间(202)喷出的制冷剂与从抽吸通道(120)被抽吸的制冷剂混合并使该被混合的制冷剂增压的增压空间(205),以及被布置在减压空间(202)和增压空间(205)中的圆锥形通道形成部件(151)。喷嘴通道(110)被形成为减压空间(202)的内周表面和通道形成部件(151)的外周表面之间的制冷剂通道,且扩散器通道(130)被形成为限定增压空间(205)的一部分的内周表面和通道形成部件(151)的外周表面之间的制冷剂通道
  • 喷射器
  • [发明专利]头戴式耳机-CN201911354679.3在审
  • 米山大辅 - 铁三角有限公司
  • 2019-12-25 - 2020-07-07 - H04R1/10
  • 本发明提供一种头戴式耳机,能够利用简单的结构将前腔内的空气压力向外部空间释放,轻易地对头戴式耳机的低频特性进行微调。本发明所提供的头戴式耳机具有:驱动单元(11)、保持驱动单元的挡板部件(12)、安装于挡板部件上与挡板部件共同形成通气通道(P)的通道形成部件(13)、形成第1空间(S1)的耳垫(14)以及形成第2空间挡板部件具备:面向第1空间的第1表面(121a)、面向第2空间的第2表面(121b)以及与通气通道的内部空间(S3)连通的第1通孔(12h)。通道形成部件具备与通气通道的内部空间连通的第2通孔(13h)。第2空间与盖部件的外部空间(S6)连通。第1空间经由第1通孔、通气通道和第2通孔与第2空间连通。
  • 头戴式耳机
  • [发明专利]一种涡旋压缩机结构-CN202010937369.0在审
  • 杨军;金效兴;宋雪峰 - 上海海立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 2020-09-08 - 2020-11-10 - F04C18/02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涡旋压缩机结构,包括:上机壳、主支架、中机壳、下机盖、压缩机泵体和曲轴驱动机构等,上机壳形成第一容置空间,主支架设于上机壳下端,主支架形成第二容置空间,第二容置空间与第一容置空间形成泵体安装空间,中机壳的上端安装于主支架下端,中机壳内部形成一第三容置空间,第三容置空间与第二容置空间连通,下机盖安装于中机壳的下端,下机壳与中机壳之间形成第四容置空间,压缩机泵体安装于泵体安装空间内,曲轴驱动机构安装于第三容置空间
  • 一种涡旋压缩机结构
  • [发明专利]脱水装置-CN201280053206.X无效
  • 沈宽钦 - 沈宽钦
  • 2012-10-29 - 2014-07-23 - C02F11/12
  • 为此,本发明包括:主体,在内部形成有设置空间;脱水对象供应管,位于所述设置空间内,在所述脱水对象供应管的一侧形成有与外部连接的脱水对象物投入孔,在所述脱水对象供应管的内部形成有与所述投入孔连接的供应空间,在所述脱水对象供应管的另一侧形成有与所述供应空间连接的吐出孔;脱水槽,围绕所述脱水对象供应管的状态下可旋转地设置在所述设置空间内,在所述脱水槽的内部形成有与所述吐出孔连接的脱水空间,在所述脱水槽的外围形成有用于连接脱水空间和所述设置空间的脱水孔,在所述脱水槽的一侧形成有用于连接所述脱水空间和外部的排放口;第一驱动部,连接于所述脱水槽,用于旋转所述脱水槽;以及排放引导部,位于所述脱水空间内,朝所述排放口引导位于所述脱水空间的脱水对象物。
  • 脱水装置
  • [实用新型]套管针-CN201621163410.9有效
  • 闫敏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2016-10-25 - 2017-08-04 - A61B17/34
  • 一种套管针,其包括接头部,接头部包括加药接头、输液接头;所述接头部进一步包括封管接头;封管接头形成为管体,管体内部空间形成为圆柱形的第一空间和圆柱形的第二空间;第一空间与输液接头的输出端连通;在对应于第二空间的管体的下端形成有纵向导槽,在所述纵向导槽侧面形成至少一个横向挡位槽;纵向导槽与横向挡位槽连通;第二空间密封地容纳圆柱形的塞子,塞子与管体一起限定的空间中容纳有用于封管所述套管针的肝素溶液;塞子外侧形成有手柄;手柄自所述纵向导槽向外延伸,通过推动和旋转塞子在第二空间中运动,手柄可选择性地被卡持在所述横向挡位槽中;第一空间形成有瓣膜阀,以将第一空间与输液接头的输出端选择性地连通或隔断。
  • 套管
  • [实用新型]一种吸塑盒-CN202222249216.4有效
  • 李玉玺 - 重庆两江联创电子有限公司
  • 2022-08-25 - 2023-01-24 - B65D25/10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吸塑盒,包括盘体,盘体的一面内凹形成容纳槽,容纳槽内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及第二侧壁,以及相对设置的第三侧壁及第四侧壁,第一侧壁上设置第一抵接块,第二侧壁上设置第二抵接块,第一抵接块与第二抵接块之间形成放置空间,第一抵接块与第三侧壁之间形成第一缓冲空间,一抵接块与第四侧壁之间形成第二缓冲空间,第二抵接块与第三侧壁之间形成第三缓冲空间,二抵接块与第四侧壁之间形成第四缓冲空间。当胶铁一体框的背光模组置于放置空间内时,其拐角处分别邻接第一缓冲空间、第二缓冲空间、第三缓冲空间及第四缓冲空间,在吸塑盒震动或跌落时,可避免拐角处产生碰撞,进而产生胶铁分离的现象,确保产品的质量。
  • 一种吸塑盒
  • [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特征空间的前后向自适应波束形成方法-CN201110303643.X有效
  • 王平;许琴;范文政;高阳;何为;邹强鑫;熊兰;张莉 - 重庆大学
  • 2011-09-30 - 2012-06-20 - A61B8/0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特征空间的前后向自适应波束形成方法,涉及医学超声成像技术领域,首先对接收阵元的多路采样信号进行聚焦延时处理和前后向平滑处理,得到样本协方差矩阵估计,并对其进行对角加载后与方向向量结合,计算得到自适应波束形成权值;然后将对角加载后的前后向协方差矩阵估计进行特征分解,构造信号子空间,将自适应波束形成权值投影到该信号子空间中,得到新的自适应波束形成权值;最后将新的自适应波束形成权值对经过前向平滑处理的多路数据进行加权求和,从而得到一路自适应波束信号;它解决了现有的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在提高图像分辨率、对比度以及对方向误差敏感等问题,全面提高了超声成像的整体质量。
  • 一种基于特征空间前后自适应波束形成方法
  • [发明专利]形成用于气液分离的气化空间的板式热交换器-CN201410768830.9有效
  • 李东玹;朴炳植;朴天栋 - 韩国能量技术研究院
  • 2014-12-11 - 2018-01-16 - F28D9/00
  • 本发明涉及一种板式热交换器,其包括外壳,其包括沿前后方向按一定的间隔重叠摆放而流动第一热介质的第一流路和流动第二热介质的第二流路反复形成的多个板片,并且气化空间形成于所述板片的上部,在第二流路形成将所述第二热介质向所述气化空间排放的排放孔;第一供给线,为了使所述第一热介质只流入于第一流路,形成为贯通所述多个板片的形状;第一流出线,为了使在所述第一流路已热交换的所述第一热介质回收,形成为贯通所述多个板片的形状;第二供给线,为了使所述第二热介质只流入于第二流路,形成为贯通所述多个板片的形状;第二流出线,连接于所述外壳,且排放所述气化空间所盛有的所述第二热介质。
  • 形成用于分离气化空间板式热交换器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