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5434326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在正视眼方向具有动态轻度焦变焦功能的眼镜-CN201610669687.7有效
  • 丛繁滋 - 丛繁滋
  • 2016-08-15 - 2020-01-07 - G02C7/02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正视眼方向具有动态轻度焦变焦功能的眼镜及视力调节装置,属于康复视力眼镜领域,该眼镜包括载体、设置在载体上具有动态轻度焦变焦功能的动态轻度焦变焦装置、驱动动态轻度焦变焦装置焦变焦的自动调焦装置,所述动态轻度焦变焦装置包括远离眼球的变焦镜片组和靠近眼球的更换镜片。该眼镜能够诱导正视眼的眼长度逐步恢复到正视眼眼状态,该视力调节装置将仿生视觉训练装置与正视眼方向动态轻度焦变焦眼镜相融合。
  • 正视方向具有动态轻度变焦功能眼镜
  • [发明专利]照明直接数字全息术-CN03823808.X无效
  • 克莱伦斯·E.·托马斯;杰弗利·R.·普莱斯;艾德格·沃尔科尔;格里高利·R.·汉森 - UT-巴特勒有限责任公司
  • 2003-09-03 - 2005-10-26 - G03H1/08
  • 我们描述照明直接数字全息术的系统和方法。一种记录包含傅里叶分析空间外差式条纹的照明空间外差式全息图的方法,包括:从参考反射镜以垂直角反射参考光束;从物体以相对于聚焦透镜确定光轴的角度反射物光束;聚焦参考光束和物光束到数字记录仪的焦平面上以形成包含傅里叶分析空间外差式条纹的照明空间外差式全息图;数字记录包含傅里叶分析空间外差式条纹的照明空间外差式全息图;在傅里叶空间中通过变换包含空间外差式条纹的记录照明空间外差式全息图的到参考光束与物光束之间角度确定的外差式载波频率上,傅里叶分析包含空间外差式条纹的记录照明空间外差式全息图
  • 照明直接数字全息
  • [发明专利]抛物面镜关键参数的标定系统及方法-CN201510375028.8有效
  • 付兴;刘军鹏;张志军;安晓联 -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 2015-06-30 - 2017-07-28 - G01B11/02
  • 本发明涉及一种抛物面镜关键参数的标定方法及系统,包括第一光路、第二光路、第三光路、第四光路以及第五光路;其中第一光路包括激光干涉仪、平面反射镜、基准十字靶标和抛物面镜,激光干涉仪发出的汇聚光束焦点与抛物面镜焦点完全重合,激光干涉仪发出的光束经过抛物面镜反射后垂直入射在平面反射镜上并沿原路返回;基准十字靶放置在激光干涉仪汇聚光束焦点和抛物面镜的原光轴的交汇处放置,基准十字靶标与激光干涉仪对猫眼;解决了抛物面镜关键参数测量精度低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所有过程均采用光学接触式直接测量方式,精度高且不易划伤镜面,为光学系统的后期精密装调提供了准确依据。
  • 抛物面镜关键参数标定系统方法
  • [实用新型]抛物面镜关键参数的标定系统-CN201520459648.5有效
  • 付兴;刘军鹏;张志军;安晓联 -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 2015-06-30 - 2015-11-18 - G01B11/02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抛物面镜关键参数的标定系统,包括第一光路、第二光路、第三光路、第四光路以及第五光路;其中第一光路包括激光干涉仪、平面反射镜、基准十字靶标和抛物面镜,激光干涉仪发出的汇聚光束焦点与抛物面镜焦点完全重合,激光干涉仪发出的光束经过抛物面镜反射后垂直入射在平面反射镜上并沿原路返回;基准十字靶放置在激光干涉仪汇聚光束焦点和抛物面镜的原光轴的交汇处放置,基准十字靶标与激光干涉仪对猫眼;解决了抛物面镜关键参数测量精度低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所有过程均采用光学接触式直接测量方式,精度高且不易划伤镜面,为光学系统的后期精密装调提供了准确依据。
  • 抛物面镜关键参数标定系统
  • [发明专利]RB双叶罗茨炭黑料泵-CN202210000865.2在审
  • 吕宏霞;孟龙;周苹 - 青岛德固特节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2022-01-04 - 2022-03-08 - B65G53/24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结构RB双叶罗茨炭黑料泵,对料泵转子端结构及密封方式进行了重新设计,该设备通过是对现有同类型产品进行分析比较而提出的,即解决了密封问题又简化了设备结构,工艺性好、密封件无需经常更换即采用双叶罗茨转子稳定炭黑下料的流量及流速;泵盖与主动和从动之间采用接触式的密封,保证泵体内工作过程出现负压状态时的密封,有效地防止了炭黑粉料外漏;采用自带润滑脂的密封轴承,只在维修时添加或更换润滑脂即可
  • rb双叶罗茨炭黑稳料泵
  • [发明专利]外火盖及应用其的燃烧器-CN202011404811.X在审
  • 刘华荣;陈相权;苏勇杰;潘叶江 - 华帝股份有限公司
  • 2020-12-04 - 2021-03-12 - F23D14/00
  • 本发明公开了外火盖及应用其的燃烧器,其中,外火盖包括第一火盖本体、第二火盖本体、缓冲组件和焰组件,所述第一火盖本体和第二火盖本体上下对应设置且两者的连接处形成焰组件,所述缓冲组件开设在第一火盖本体和第二火盖本体内部且与焰组件连通以降低用于焰的燃气的出气速度本发明使用时,由于用于焰的焰组件分成两部分分别设置在第一火盖本体和第二火盖本体上,因此其相较于传统的焰孔与火盖一体成型的结构更容易加工;并且,在本发明中,焰组件和缓冲组件连通,因此,燃气先通过缓冲组件降低自身出气速度,避免因出气速度过快而造成焰现象。
  • 外火盖应用燃烧
  • [实用新型]一种外火盖及应用其的燃烧器-CN202022871924.2有效
  • 刘华荣;陈相权;苏勇杰;潘叶江 - 华帝股份有限公司
  • 2020-12-04 - 2021-10-26 - F23D14/00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外火盖及应用其的燃烧器,其中,外火盖包括第一火盖本体、第二火盖本体、缓冲组件和焰组件,所述第一火盖本体和第二火盖本体上下对应设置且两者的连接处形成焰组件,所述缓冲组件开设在第一火盖本体和第二火盖本体内部且与焰组件连通以降低用于焰的燃气的出气速度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由于用于焰的焰组件分成两部分分别设置在第一火盖本体和第二火盖本体上,因此其相较于传统的焰孔与火盖一体成型的结构更容易加工;并且,在本实用新型中,焰组件和缓冲组件连通,因此,燃气先通过缓冲组件降低自身出气速度,避免因出气速度过快而造成焰现象。
  • 一种外火盖应用燃烧
  • [发明专利]一种新型焰燃烧器-CN201610893479.5在审
  • 李昊民;郑万冬;郑雪晶;张欢;由世俊 - 天津大学
  • 2016-10-13 - 2017-01-11 - F23D14/26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焰燃烧器,该燃烧器组件包括设有燃气通道的燃烧器主体,所述燃烧器主体顶部设置有火孔面,燃烧器主体头部两侧开有焰缝,本体的两侧壁外焊接一块焰片,形成一个的通过焰缝与燃气通道连通,各个所述对应所述出气口的一端设有焰孔。与传统的焰燃烧器相比,本发明的焰燃烧器在侧壁上利用焰缝代替了传统的燃气过孔,缓解了侧壁上过孔间距过大带来的焰气体气流紊乱,使焰气流具有更加稳定向上的速度,使焰火焰更为稳定。焰缝与燃烧单元的对应设置,使主火焰和焰火焰更加稳定。
  • 一种新型燃烧
  • [发明专利]一种减振式光子晶体光纤旋转连接器-CN202210534803.X有效
  • 赵振刚;张俊林;段绍锋;曹发松;何琦;王思飞 - 昆明理工大学
  • 2022-05-17 - 2023-01-31 - G02B6/38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减振式光子晶体光纤旋转连接器,所述旋转连接器包括第一接入面板、外壳、牛顿流体减振装置、转子透套筒、定子透镜套筒以及第二接入面板。两接入面板分别位于器件两端并构成中空结构,光路在中空结构中传播;第二接入面板通过螺栓与外壳相连,外壳内嵌有牛顿流体减振装置并通过大径滚子轴承与转子套筒连接,两接入面板可绕中空相对旋转;透镜套筒紧密贴合于转子套筒本发明通过在外壳与转子套筒接触面处设置一种牛顿流体减振装置,使得器件在转动状态下产生的振动对光纤耦合准精度的影响更小,易于实现耦合。
  • 一种减振式光子晶体光纤旋转连接器
  • [发明专利]一种液气直压器-CN202010070254.6在审
  • 邱德泉 - 邱德泉
  • 2020-01-15 - 2020-12-15 - F04C2/12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气直压器,由圆规划圆展开图形制成的构件,由腔体、夹心件固定在前盖板上,主动及双轴承装于夹心件孔座内稳定,弹簧密封块装在腔体夹心件各自的凹槽内,叶片侧面中间的轴心穿过主动轮盘角度轴孔,轴心销槽头与连接件下端销孔固定连接,把主动轮盘有叶片面装入所形成上下对应的月牙形中,主动轮盘中心槽孔,固定在主动销上留出头,框板固定于腔体上,孔圆合在主动轮盘周围平行,支撑件有轴承的下端合固定在主动头上,控制形态的支撑架及中心轴承装于连接件上端面轴心连接合,后盖固定于框板上扁心轴孔对准支撑件上端轴心合固定,紧固稳定螺栓,这种结构设计独特新颖,实现双进双出是现在轴流式和容积式与之不同运转的工作方式。
  • 一种液气直压器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