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494794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基于粒子群算法的纳米粒子体积分数优化方法-CN202210448936.5在审
  • 汤云东;丁宇彬 - 福州大学
  • 2022-04-27 - 2022-07-12 - G06F30/23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粒子群算法的纳米粒子体积分数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构建生物组织模型;步骤S2:采用二分法,计算生物组织模型的所需纳米粒子总产热值;步骤S3:基于所需纳米粒子总产热值,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对纳米粒子体积分数进行优化以获得所需纳米粒子体积分数的最小值以及纳米粒子半径、外加交变磁场频率和峰值强度。本发明,能够确定在产热足够的情况下所需纳米粒子体积分数的最小值,并获得此时所需要的纳米粒子半径、外加交变磁场峰值强度和频率,进一步提升纳米粒子的产热效率。
  • 基于粒子算法纳米体积分数优化方法
  • [发明专利]基于前向模型的粒子成像系统矩阵图像重建方法及系统-CN202110420853.0有效
  • 田捷;李怡濛;惠辉;张鹏;杨鑫 -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 2021-04-19 - 2022-06-10 - G06T11/00
  • 本发明属于纳米粒子成像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基于前向模型的粒子成像系统矩阵图像重建方法及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获取系统矩阵困难导致纳米粒子图像重建无法兼顾效率和精度的问题。本发明包括:构建单个粒子在外加激励磁场下的响应,获得单个粒子的磁矩矢量;采用郎之万函数构建多个粒子在外加激励磁场下的响应,获得多个粒子的磁矩矢量;获取检测线圈感应电压,通过数据采集电路的滤波与放大,得到系统矩阵;利用系统矩阵与采集到的电压信号,重建粒子浓度分布,实现目标检测对象的粒子图像重建。本发明获取MPI系统矩阵速度快,对多种MPI系统结构与不同纳米粒子具有普适性,在保持重建精度与准确性的前提下节省重建时间。
  • 基于模型粒子成像系统矩阵图像重建方法
  • [发明专利]超顺粒子碘化油悬浮体的制备方法-CN200410089283.8无效
  • 古宏晨;王煦漫 - 上海交通大学
  • 2004-12-09 - 2005-08-24 - A61K45/00
  • 一种超顺粒子碘化油悬浮体的制备方法,首先制备具有超顺磁性的粒子,用表面处理剂对其进行表面处理后均匀分散在碘化油中,得到具有优良的稳定性和发热效果的超顺粒子碘化油悬浮体,具体如下:粒子的制备:用化学沉淀法、外延生长法合成粒子粒子的比饱和磁化强度大于50emu/g、矫顽力小于600e,且粒径分布小于或者等于30%;粒子的表面处理:将制备好的粒子用化学方法包覆表面处理剂,包覆量为粒子的5%-40%;悬浮体的制备:将经过表面处理的粒子加入碘化油中,经过10-60分钟的搅拌和5-30分钟超声分散,得到浓度在5%-40%范围内的超顺粒子碘化油悬浮体。
  • 超顺磁粒子碘化悬浮制备方法
  • [发明专利]基于正交激励的粒子成像和热疗融合装置-CN202310052362.4有效
  • 田捷;雷思奥;何杰;安羽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2023-02-02 - 2023-05-09 - A61N2/08
  • 本发明属于粒子成像和热疗融合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正交激励的粒子成像和热疗融合装置,旨在解决现有粒子成像和热疗融合装置定位不准、热疗效率低以及功耗高的问题。本发明装置包括:移动床、控制装置、显示装置、图像处理装置、冷却系统;还包括永磁体对、热线圈、接收线圈对、激励线圈对和驱动线圈对;永磁体对,用于生成磁场自由点FFP;驱动线圈对,用于产生匀强磁场,对FFP进行一个方向的移动;激励线圈对,用于通入设定频率的电流激发纳米粒子产生粒子响应信号;接收线圈,用于接收纳米粒子粒子响应信号;热线圈,用于产生高频热信号。本发明降低了设备的功耗,同时让同时成像和热疗成为可能。
  • 基于正交激励粒子成像磁热疗融合装置
  • [发明专利]一种核壳型/金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CN201110190350.5有效
  • 左芳;李欣华;丁克毅;刘东;张嫦;吴莉莉 - 西南民族大学
  • 2011-07-08 - 2013-01-09 - B22F9/24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复合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首先采用共沉淀法制备磁性Fe3O4纳米粒子,随后多巴胺在粒子表面原位聚合得到聚多巴胺改性的Fe3O4纳米粒子,在Fe3O4纳米粒子表面引入多酚及氨基基团,然后通过静电作用将纳米金种子吸附于改性的粒子表面,以吸附于粒子表面的纳米金为种子,粒子表面的多酚为还原剂,逐次滴加氯金酸溶液,在粒子表面逐步生成金层,制备得到金核壳纳米粒子。该纳米粒子水分散性好,响应性强。该纳米粒子直径为30~100nm,饱和磁化强度为30.1~38.7emu/g,呈现超顺磁性。该纳米粒子在靶向药物控释、热疗、蛋白质与酶的分离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 一种核壳型磁纳米粒子制备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载药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CN200910183933.8有效
  • 张智军;陈凤华;张立明 - 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 2009-08-13 - 2010-04-14 - A61K9/14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载药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步骤为:先将药物通过酰胺键化学偶联在磁性纳米粒子的表面,形成载药纳米粒子;再以硅源水解的方式在所述载药纳米粒子表面包覆二氧化硅壳层,形成核壳复合纳米粒子;然后对所述核壳型载药纳米粒子表面采用回流的方法化学修饰上聚乙二醇,且聚乙二醇与载药纳米粒子的投料摩尔比大于5∶1;最后采用无机碱液刻蚀经化学修饰聚乙二醇的核壳型载药纳米粒子,形成具有多孔道核壳型的载药纳米粒子通过本发明方法制成的载药纳米粒子,具有粒子化学稳定性强、粒径均匀可控、响应性强,且药物释放行为可控,能够缓解“突释”现象的特性。
  • 一种磁载药纳米粒子制备方法
  • [发明专利]基于时频谱信号增强的粒子分布模型重建方法和系统-CN202211442910.6有效
  • 田捷;卫泽琛;惠辉;杨鑫;彭慧玲 -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 2022-11-18 - 2023-03-21 - G06F18/10
  • 本发明属于粒子成像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基于时频谱信号增强的粒子分布模型重建方法和系统,旨在解决现有的粒子成像技术无法同时高效的去除谐波干扰和高斯噪声等背景噪声,以至重建的粒子分布模型精度不足的问题本发明包括:通过粒子成像设备扫描获得待测目标的一维时域信号,分段傅里叶变换获得时频谱,通过融合自我注意力机制的深度神经网络获得去噪时频谱得到高质量粒子时域信号;再进行粒子分布模型重建。本发明通过融入自我注意力机制的深度神经网络学习时频谱中的全局信息与局部信息,从而学习倍频间的关系以区分信号中的有效粒子信号和噪声信号,通过融合局部和全局信息完成对时频谱的去噪,获得高质量粒子时域信号。
  • 基于频谱信号增强粒子分布模型重建方法系统
  • [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粒子的光学微流控芯片进行病原检测的方法-CN201510493510.1在审
  • 刘春秀;刘昶;蔡浩原;贾建 -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
  • 2015-08-12 - 2015-11-11 - G01N33/543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粒子的光学微流控芯片进行病原检测的方法,该基于粒子的光学微流控芯片具有至少一反应池,该反应池的顶盖内侧预固定抗体-粒子,底侧通过印章压印或者微纳点样预固定配对的特异识别单抗或者多抗;该方法包括:待测样品中的待测物与反应池中的抗体-纳米粒子进行结合反应,并进一步在变换磁场的作用下,抗体-粒子在反应池中上下运动,增加抗体-粒子与样品中待测物的接触,提高反应结合速度,减少反应时间通过转换磁场的方向,进一步将多余的粒子吸附至反应池顶盖内侧,而与待测物结合的粒子则通过配对抗体结合作用固定在反应池底侧,待测物的浓度与最终被固定在反应池底侧的纳米粒子密度成正比。
  • 一种基于微粒子光学微流控芯片进行病原检测方法
  • [发明专利]多模态粒子成像的固定及配准标定系统-CN202310104165.2有效
  • 田捷;张博;何杰;安羽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2023-02-13 - 2023-04-28 - G01R33/00
  • 本发明属于粒子成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多模态粒子成像的固定及配准标定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无法根据MPI成像特性固定粒子成像被测物体,同时也不能灵活选择粒子标定物体,从而无法实现与其他结构的成像模态融合的问题本发明包括:上限位装置与下限位装置通过手拧螺丝和可调位置部件连接;上限位装置与下限位装置分别以可调位置部件为中心左右对称;辅助夹持装置固定在上限位装置上端;上限位装置、下限位装置和辅助夹持装置在不同位置均设有粒子标定孔;粒子成像标定样本设置于粒子标定孔上,实现空间位置的配准标定。本发明可实现粒子成像中被测物的固定与基于粒子的空间位置灵活标定,并实现稳定、可靠的MPI多模态融合成像。
  • 多模态磁粒子成像固定标定系统
  • [发明专利]基于无场线旋转的手持式粒子成像系统及成像方法-CN202310106145.9有效
  • 田捷;张博;张浩然;安羽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2023-02-13 - 2023-04-25 - A61B5/0515
  • 本发明属于粒子成像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基于无场线旋转的手持式粒子成像系统及成像方法,旨在解决现有粒子成像设备便携性差、成像孔径受限、使用情况有局限性的问题。本发明包括:梯度模块用于构建无场线梯度磁场;冷却模块用于对梯度模块进行冷却;激励模块用于对无场线的区域的粒子进行激励;探测模块用于接收粒子激励响应信号及抵消接收线圈直接感应的激励信号;旋转模块控制梯度模块与冷却模块绕激励线圈轴线旋转;控制与信号处理模块控制各个模块按需工作,对接收到的粒子感应信号进行处理;图像重建模块将粒子分布情况重建为二维图像。本发明实现了手持式粒子成像需求,可高灵活性的在感兴趣区域表面实现二维粒子成像。
  • 基于无场线旋转手持粒子成像系统方法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