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1305275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人工耳蜗微弯电极-CN201510161444.8有效
  • 王澄;许车明;贺光明 - 上海力声特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 2015-04-07 - 2017-04-12 - A61F2/18
  • 本发明提供一种人工耳蜗微弯电极,其包括通过电极丝依次相连的电极缓冲电极过渡电极阵联,所述电极缓冲电极过渡为直线形,所述电极阵联为弧线形,电极阵联分为两,一为靠近所述电极过渡的由至少一个椭圆环电极构成的椭圆电极,一为由多个由环形电极压制成的半圆电极串接而成的半圆电极,位于所述半圆电极电极阵联内侧为外露的所述半圆电极,位于所述半圆电极电极阵联外侧为包裹半圆电极的硅胶体。本发明其易于插入,且通过半圆环电极和椭圆环电极相结合使用,提高了有效电刺激。
  • 人工耳蜗电极
  • [实用新型]人工耳蜗微弯电极-CN201520201708.3有效
  • 王澄;许车明;贺光明 - 上海力声特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 2015-04-07 - 2015-09-09 - A61F2/18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人工耳蜗微弯电极,其包括通过电极丝依次相连的电极缓冲电极过渡电极阵联,所述电极缓冲电极过渡为直线形,所述电极阵联为弧线形,电极阵联分为两,一为靠近所述电极过渡的由至少一个椭圆环电极构成的椭圆电极,一为由多个由环形电极压制成的半圆电极串接而成的半圆电极,位于所述半圆电极电极阵联内侧为外露的所述半圆电极,位于所述半圆电极电极阵联外侧为包裹半圆电极的硅胶体。本实用新型其易于插入,且通过半圆环电极和椭圆环电极相结合使用,提高了有效电刺激。
  • 人工耳蜗电极
  • [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多段式背电极-CN202221995130.X有效
  • 余建良;李健 - 浙江鸿禧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2022-07-26 - 2023-02-03 - H01L31/0224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多段式背电极,背电极由若干呈矩阵排列的背电极构成,背电极分为长背电极和短背电极,背电极排列成若干排,每一排背电极中的背电极均为长背电极或者均为短背电极,由长背电极构成的一排背电极设为长背电极排,由短背电极构成的一排背电极设为短背电极排,相邻两排长背电极排之间设有一排、两排或者三排短背电极排。本实用新型的多段式背电极,背电极的总长度缩短,背电极覆盖面积减少,背电极区域背膜腐蚀面积减少,单点背电极拉力无影响,且多段式有更多接触点,保证了整体拉力要求。多触点更利于产品电子收集。
  • 一种新型段式电极
  • [发明专利]用于毛细管极紫外光刻光源的放电电极-CN201110385520.5无效
  • 赵永蓬;徐强;王骐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2011-11-28 - 2012-06-13 - H01J1/02
  • 用于毛细管极紫外光刻光源的放电电极,属于极紫外光刻光源技术领域。它解决了在极紫外光刻光源中,需要通过改变毛细管的长度的方式来实现两个主脉冲电极之间的距离的改变的问题。它包括长度可调的主脉冲电极、预脉冲电极和放电电极,预脉冲电极为圆筒形,预脉冲电极的一端固定连接放电电极的一端,放电电极的另一端的端面为凹球面;主脉冲电极的一端从预脉冲电极的另一端插入其内部,并与预脉冲电极电连接,主脉冲电极的另一端露在预脉冲电极外部,且其末端具有尖端,所述放电电极呈柱状,放电电极的截面半径的范围为0.2mm~3.5mm。本发明作为一种极紫外光刻光源的放电电极
  • 用于毛细管紫外光刻光源放电电极
  • [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电熔爆深孔加工的电极-CN202110778959.8有效
  • 吴伏家;王帅;刘军强;周浩;康盼;赵栋;董庆敏;苗岩 - 西安工业大学
  • 2021-07-09 - 2022-11-08 - B23H1/04
  • 本发明涉及特种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电熔爆深孔加工的电极。以达到电极损耗小,加工效率高,加工精度高的要求。本发明所述电极电极前半电极后半组成;电极前半电极后半通过嵌入的方式连接为一体;电极前半的另一端设置有螺纹;所述的电极前半的中心贯穿设置有前半排屑通道,圆周上均布设置有导向条;所述的电极后半的中心贯穿设置有后半排屑通道,前半排屑通道与后半排屑通道相通;电极后半尾端设置有若干个容屑槽;所述的电极前半电极后半上均布设置有切削液通道,切削液通道间隔设置于相邻导向条之间;所述的电极前半电极后半上包裹有绝缘层
  • 一种用于电熔爆深孔加工电极
  • [发明专利]一种具有弹性结构电极的电解槽-CN202111451242.9在审
  • 钟建华;张文英;梁海平 - 广州德百顺蓝钻科技有限公司
  • 2021-12-01 - 2022-01-11 - C25B1/13
  •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弹性结构电极的电解槽,包括外壳和膜‑电极结构体,所述外壳形成有电解腔,所述所述膜‑电极结构体设置于所述电解腔内,所述膜‑电极结构体包括导电膜、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所述导电膜以及所述第二电极依次相对设置,所述第二电极包括固定电极片工作和弹性连接,所述弹性连接的一端连接所述固定,所述弹性连接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极片工作;所述弹性连接具有弹性,使所述电极片工作可沿膜‑电极结构体的层叠方向反复运动
  • 一种具有弹性结构电极电解槽
  • [发明专利]一种处理汽车尾气的装置及汽车-CN201610537580.7在审
  • 徐学基 - 上海尤顺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 2016-07-08 - 2018-01-16 - F01N3/01
  • 本发明提供一种处理汽车尾气的装置及汽车,该装置包括电源、管状外壳、入口电极、入口绝缘介质、出口绝缘介质和出口电极;管状外壳作为该装置的负电极;电源用于为正电极和负电极供电;入口电极、入口绝缘介质与管状外壳均同轴设置,从轴心向外周依次为入口电极、入口绝缘介质和管状外壳;入口绝缘介质与管状外壳的轴向间隔预定距离;管状外壳、入口电极和入口绝缘介质形成介质阻挡体积放电;出口电极、出口绝缘介质与管状外壳均同轴设置,从轴心向外周依次为出口电极、出口绝缘介质和管状外壳;出口电极、出口绝缘介质和管状外壳形成介质阻挡表面放电。
  • 一种处理汽车尾气装置汽车
  • [发明专利]紫外线光电管-CN201310676453.1无效
  • 兰先金;马建华 - 四川天微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 2013-12-07 - 2014-03-12 - H01J61/04
  • 该紫外线光电管,包括壳体、阳极线、阴极线,所述壳体包括电极支撑柱和灯头,所述阳极线和阴极线为纯金属线,所述阳极线包括阳极电极、阳极支撑以及阳极引脚,所述阴极线包括阴极电极、阴极支撑以及阴极引脚,所述阳极电极和阴极电极段位于灯头内,所述阳极支撑和阴极支撑段位于电极支撑柱内,所述阳极电极与阴极电极平行,所述阳极支撑与阴极支撑平行,所述阳极电极与阴极电极之间的距离小于阳极支撑与阴极支撑之间的距离
  • 紫外线光电管
  • [实用新型]交叉式电极-CN202220714917.8有效
  • 罗跃春;王宁伟;甘展孜;曾新雄;童佳荣;孙海峰;王茜琳 - 广东省珠海工程勘察院
  • 2022-03-29 - 2022-09-23 - H01B5/00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多交叉式电极,其包括第一部位、第二部位及第三部位;第一部位与第二部位的一端相连接,第三部位与第二部位的另一端相连接,且第一部位与第三部位之间相互绝缘,第一部位和第三部位均为导电体。在单个多段式交叉电极上下可以是相同电荷,也可以是相反电荷。配合相邻多段式交叉电极实现了交叉和水平方式的电荷移动轨迹。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能够提高软土固化效率;其中多交叉式电极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容易生产和运输的优点。
  • 交叉电极
  • [实用新型]电极夹持臂及电弧炉-CN201921973641.X有效
  • 尉强;陈洪智;褚学征 -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2019-11-15 - 2020-08-07 - F27B3/20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弧炉及其电极夹持臂,该电极夹持臂包括固定节、转动节和补偿节,转动节与固定节铰接并且铰接轴轴向平行于竖向,补偿节可活动地连接于转动节上并且活动方向平行于转动节的轴向,于补偿节的前端设有电极夹持机构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电极夹持臂分段设计,转动节可以相对于固定节转动,避免了传统的刚性夹持臂夹持电极,在电极被炉料或炉盖碰撞时,电极可轻微偏转而实现缓冲卸力,较好地保护电极,延长电极的使用寿命;在某些方式中,主动地驱使电极转动时,上述电极夹持臂也能较好地适应电极转动运动的要求,保证电极转动的平顺性及使用安全。
  • 电极夹持电弧炉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