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5498961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汽车车身的涂装方法及涂装装置-CN201010131718.6有效
  • 古贺一阳;久保田宽;山根贵和 -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 2010-02-26 - 2010-10-06 - B05D7/14
  • 本发明涉及汽车车身的涂装方法及涂装装置,该涂装方法包括:第1形成步骤(K1),在形成有底层(4)的汽车车身的外板面(2)上覆第1涂料而形成具有底层遮蔽性的第1(5);第2形成步骤(K2),在形成第1之后,在其上覆第2涂料而形成底层遮性比第1低且单独或与第1一起产生外观色的第2(6);第3形成步骤(K3),至少在第1形成步骤之后,将第3涂料覆于内板面(3)上而形成所产生的外观色与外板面的外观色同色或近似色的第3(7)。由此,以简单的构成就能够有效地防止因覆到外板面上的第1涂料的粉尘附着在内板面的第3上而导致的该内板面的美观受损。
  • 汽车车身方法装置
  • [发明专利]建材-CN201880003681.3有效
  • 岛谷康彦 - 日吉华株式会社
  • 2018-03-26 - 2022-10-14 - E04F13/075
  • 本发明提供一种建材,其能够避免在保管、运输、施工时保护片材从剥离、卷翘、偏移,并且能够避免在将保护片材从建材的表面剥离时损坏的表面精加工。建材(10)具备:基材(1),其在表面具有外观面;(2),其形成于外观面,表面的60度镜面光泽度为80以上;和保护片材(3),其以能够自由剥离的方式粘贴于(2),(2)的铅笔硬度为HB以上,(2)与保护片材(3)之间的粘贴力为2~8N/20mm。
  • 建材
  • [发明专利]形成多层的方法和多层-CN200510051864.7无效
  • 东井辉三;三原康央 - 日本油漆株式会社
  • 2005-01-26 - 2005-08-03 - B05D1/36
  • 本发明提供一种形成具有良好的涂饰外观的多层的方法。本发明涉及多层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下列步骤,用阳离子电镀涂层组合物在底材上进行电覆,然后加热和固化该涂层,以在底材上形成固化的电镀,将中间涂层组合物施用在固化的电镀上,以形成未固化的中间,将底表面涂层组合物施用在未固化的中间上,以形成未固化的底层,将透明表面涂层组合物施用未固化的底层上,以形成未固化的透明,并且同时加热和固化这三层未固化的,其中固化的电镀具有指定范围的
  • 形成多层方法
  • [发明专利]金属材料的涂装方法及涂装物-CN03153409.0无效
  • 石原嘉孝;矶野俊己;川边统也 - 日本油漆株式会社
  • 2003-08-12 - 2004-04-07 - B05D7/14
  •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镁合金材料等的可以有表面缺陷的金属材料表面能形成硬度充分且耐摩耗性优异而且色相外观优异的、而且即使是移动电话用的框体等使塑料原材料和金属原材料组合的涂装物、色相外观也均一的的系统及使用该系统的涂装物使用下述一种涂装系统,在金属材料表面上利用粉末涂料形成厚为20~40μm的固化,在该固化上利用溶剂型的热塑性丙烯酸酯树脂涂料形成着色,而且在该着色上利用UV固化型透明涂料形成透明
  • 金属材料方法涂装物
  • [发明专利]金属板及其制造方法-CN200680027553.X有效
  • 植田浩平;金井洋;吉田健吾;古川博康 - 新日本制铁株式会社
  • 2006-06-07 - 2008-07-30 - B32B15/08
  • 本发明提供一种预金属板及其制造方法,该预金属板的耐蚀性优良,同时即使为防止发生鼓泡缺陷而减薄厚度也能呈现鲜艳的颜色,而因外观的创意性优异。该预金属板是通过在金属板的单面或两面依次层叠底层、中层及上层而形成了多层的多层预金属板,其特征在于:底层含有Si和P的任何一方或双方,在多层中的中层和上层之间具有液-液界面痕迹界面,所述液-液界面痕迹界面的微细凹凸的尺寸以粗糙度算术平均偏差值(Ra)表示为0.3~0.8μm,中层中含有Ti系添加剂。
  • 金属板及其制造方法
  • [发明专利]装饰部件及其制造方法-CN201810637651.X有效
  • 后藤征弘;沟部忠之;嶋田聪伸 - 得立鼎工业株式会社
  • 2018-06-20 - 2021-12-07 - B23K26/18
  • 本发明涉及装饰部件及其制造方法,提供由于在从表层层露出的基底层中不存在鼓起而使得颜色变得鲜明、因而外观设计品质及可靠性优异的装饰部件的制造方法。第1基底层形成工序中,在树脂基材的表面上形成以明度为70以上的高明度颜色进行了着色的第1基底层。在第2基底层形成工序中,在第1基底层上形成以有彩色进行了着色的第2基底层。表层层形成工序中,在第2基底层上形成以明度为20以下的低明度颜色进行了着色的表层层。激光装饰工序中,通过向表层层照射红外线激光,从而形成贯穿表层层而使第2基底层部分地露出的第1激光加工槽,对部件表面施以微细装饰。
  • 装饰部件及其制造方法
  • [发明专利]多层的形成方法-CN201680030634.9有效
  • 稻积孝哲;藤本宏美;入江贵史 - 日涂汽车涂料有限公司
  • 2016-03-24 - 2021-02-26 - B05D1/36
  •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即使省略中间涂布时,也能够形成性能不比通过以往涂布方法获得的多层差、且具有优异外观的多层(糖果色)的方法。本发明提供多层的形成方法,所述多层具有由包含着色颜料(i)和闪光颜料(ii)的金属基底涂料组合物形成的金属基底、由着色基底涂料组合物形成的着色基底、以及透明,其中着色基底涂料组合物包含丙烯酸类树脂(a)、三聚氰胺树脂(b)、封端异氰酸酯化合物(c)、磷酸酯化合物(d)和着色颜料(e),金属基底在300nm至420nm的波长范围内具有0.0001至0.1%的透光度,着色基底在300nm至420nm的波长范围内具有20‑70%的透光度,且所述着色基底在烘烤和固化后的干厚度为21至40μm。
  • 多层形成方法
  • [发明专利]装饰部件及其制造方法-CN201810242243.4有效
  • 后藤征弘;沟部忠之;嶋田聪伸 - 得立鼎工业株式会社
  • 2018-03-22 - 2021-12-07 - B60R13/02
  • 本发明涉及装饰部件及其制造方法,提供由于在从表层层露出的基底层中不存在鼓起而使得颜色变得鲜明、因而外观设计品质及可靠性优异的装饰部件的制造方法。本发明的装饰部件11的制造方法包括基底层形成工序、表层层形成工序及激光装饰工序。基底层形成工序中,准备以明度为70以上的高明度颜色进行了着色的树脂基材、或无色透明的树脂基材12,在其表面13上形成至少一层基底层21。表层层形成工序中,在基底层上形成以明度为20以下的低明度颜色进行了着色的表层层31。激光装饰工序中,通过向表层层照射红外线激光,形成贯穿表层层而使基底层部分地露出的第1激光加工槽22,对部件表面施以微细装饰。
  • 装饰部件及其制造方法
  • [发明专利]车辆构造-CN202111127510.1在审
  • 长沼祐树;小川淳也;浅野英贵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2021-09-26 - 2022-04-22 - B32B15/18
  • 本发明涉及车辆构造,提供了能够兼顾的密着性及剥离容易性的车辆构造。车辆(1)的构造具备外板及外装部件、和通过在外板及外装部件涂装易剥离性涂料而形成的可剥离的(30)。(30)具有形成于外板及外装部件的外表面的外观设计部(301)、和与外观设计部(301)连结并且形成于外板及外装部件的侧端面及背面的非外观设计部(302)。在(30)的非外观设计部(302)、和外板及外装部件的侧端面或背面中的至少一方,设置有至少一个成为剥离(30)的起点的起点部(40)。
  • 车辆构造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