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931529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实用新型]一种防泄漏稳固型热循环热压板-CN202220407237.1有效
  • 周旦;邹逢文 - 奥瑞凯机械制造(昆山)有限公司
  • 2022-02-25 - 2022-07-22 - B29C43/52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泄漏稳固型热循环热压板,包括热压板本体和膨胀堵头,所述热压板本体内置有循环流,所述循环流包括若干横向、左纵向和右纵向,左右两纵向分别与若干横向相通,左纵向道上部端口为进口,左纵向下部端口为出口,左纵向和右纵向内装有膨胀堵头,膨胀堵头位于相邻两横向之间的纵向内,左纵向内膨胀堵头和右纵向内膨胀堵头交错设置。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通过交替设置的膨胀堵头形成热压板内部循环流,膨胀堵头紧密贴合流内壁,避免泄露,保证热油压力和流量,保证热压产品平面度。
  • 一种泄漏稳固循环压板
  • [实用新型]一种大型装载机液压阀体铸件-CN201620348688.7有效
  • 丁洋;马建华;范小亮 - 南通华东油压科技有限公司
  • 2016-04-22 - 2016-09-28 - F16K11/07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大型装载机液压阀体铸件,包括阀体、垂直流、水平流、辅助道口,阀体内设有六条垂直流、七条水平纵向和四条水平横向,第一至第六纵向与四个横向相互联通,第二横向和第三横向与第七纵向连通,第一横向与第七纵向通过倾斜连通,第四横向不与第七纵向连通,六条垂直流分别与第一至第六纵向的中点连通,水平流和垂直流之间设有多条辅助,七条水平纵向道上设有多个油槽。
  • 一种大型装载液压阀体铸件
  • [发明专利]注塑模具-CN202010544173.5有效
  • 陈观振;贺云;高红 - 佛山市威灵洗涤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 2020-06-15 - 2023-04-18 - B29C45/27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注塑模具,包括:板组件第一模座、第二模座、嘴等,板组件由第一板和第二板组成,且位于第一模座的上方,嘴嵌入在第一板与第一模座中,板组件内形成有第一;第一模座内形成有第二嘴内设有第三,第二和第三竖直设置,第三分别连通第一和第二;将第一与第二设置在不同的板件内,降低第一模座受热对第一内注塑料的影响,以上设计可实现主流和分流内的注塑料保持低温不凝固,而型腔和出胶口内的注塑料受热固化成型,从而消除主流和分流内注塑料因固化造成的浪费,节约制造成本。
  • 注塑模具
  • [实用新型]一种汽车模90度对接装置-CN201921290888.1有效
  • 李绘景;李娟华;刘超;李品强 - 东莞市索克热流道科技有限公司
  • 2019-08-10 - 2020-06-05 - B29C45/28
  • 一种汽车模90度对接装置,包括具有的主分流板,主分流板的入口设有注射嘴,还包括具有的热咀拖块,热咀拖块的入口连接主分流板的道出口,热咀拖块的侧壁套有加热器;还包括具有的下进热咀,下进热咀的入口连接热咀拖块道出口;还包括具有的上对接公件,上对接公件的入口连接下进热咀道出口;还包括具有的下对接公件,下对接公件连的入口接上对接公件道出口,还包括具有的侧进分流板,侧进分流板的入口连接下对接公件道出口;还包括具有的侧进热咀,侧进热咀的入口连接侧进分流板道出口;还包括具有的喷嘴,喷嘴的入口连接侧进热咀的道出口。
  • 一种汽车90对接装置
  • [实用新型]一种低风阻全热交换芯体结构-CN202022146534.9有效
  • 周代烈;黄鸿鑫;徐平洋 - 绍兴百立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2020-09-26 - 2021-06-08 - F24F12/00
  • 本申请涉及一种低风阻全热交换芯体结构,包括底板、顶板、设置于底板和顶板之间且交替设置的第二板和第一板,第一板和第二板相互堆叠且第一板和第二板之间设置有膜片从而将第一板和第二板隔开,形成独立的第一和第二,底板、第二板、第一板以及顶板沿高度方向依次连接,第一的端口处、第二的端口处设置有用于引导气体进入的引导面。本申请利用引导面,在第一、第二端口处对即将进入第一、第二的气流进行引导,使得气流更加容易进入第一、第二,从而降低全热交换芯体结构的风阻,提升热交换效果。
  • 一种低风阻全热交换结构
  • [实用新型]一种旋片真空泵缸体冷却结构-CN202222698120.6有效
  • 何文财 - 东莞市雅之雷德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 2022-10-13 - 2023-04-07 - F04C29/04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旋片真空泵缸体冷却结构,包括缸体,且缸体的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有前盖和后盖,所述前盖内部成型有前盖冷却,且前盖内部分别成型有第一前盖冷却腔、第二前盖冷却腔、第三前盖冷却腔和第四前盖冷却腔,并且第一前盖冷却腔、第二前盖冷却腔、第三前盖冷却腔和第四前盖冷却腔分别与前盖冷却之间进行贯通连接,所述后盖内部成型有后盖冷却,且后盖内部分别成型有第一后盖冷却腔、第二后盖冷却腔、第三后盖冷却腔和第四后盖冷却腔,所述第一后盖冷却腔、第二后盖冷却腔、第三后盖冷却腔和第四后盖冷却腔分别与后盖冷却之间进行贯通连接。
  • 一种真空泵缸体冷却结构
  • [实用新型]即热式液体加热器-CN201120198813.8有效
  • 朱泽春;黄青军 -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 2011-06-14 - 2012-03-07 - F24H1/10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即热式液体加热器,包括供液体流通的组、加热流组中液体的电热装置以及组前端的进液口、组后端的出液口,所述组包括相互连通的前组和后组,前组包括至少两段沿弧形折线迂回的且与进液口连通,所述后组包括至少两段沿弧形折线迂回的且与出液口连通。如此,前组与后组分开设置,避免了水混合影响导致水温降低的危险,并且,即使在前组或后组的相邻发生水混合现象,由于水都在前组或后组内,温度差别较小,不会明显发生降低水温的现象,有效保证了即热式液体加热器的出水温度
  • 即热式液体加热器
  • [实用新型]一种液压悬置及汽车-CN202022694267.9有效
  • 余四光;马艳恒;韩全友;王海宝 -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
  • 2020-11-19 - 2021-11-19 - F16F13/10
  • 本发明涉及汽车悬置减振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液压悬置及汽车,液压悬置包括结构和解耦膜,结构包括相互抵接的第一板和第二板,第一板和第二板之间形成有中设置有隔板,隔板在中圈出容置腔,解耦膜设置在容置腔内,第一板和/或第二板上设置有减振垫,减振垫自流面贯穿面相对应的第一板和/或第二板。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板中设置减震垫,切断了解耦膜撞击板所产生的异响的传递路径,从而实现消除异响的功能,结构简单、成本低,效果明显、可靠性高。
  • 一种液压悬置汽车
  • [发明专利]一种新型的波节板式强化换热方法与装置-CN202210954003.3在审
  • 杨家华;杨晨滈 - 江苏河海新能源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 2022-08-10 - 2022-12-06 - F28F13/08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的波节板式强化换热方法与装置,在第一板体、第二板体之间至少形成一个流体单元,流体单元至少包含形成依次连通的一个入口、中间、一个出口;中间与入口或/和出口不在同一平面内,形成高低起伏波浪式流通截面;中间与入口或/和出口内的截面积不等。将入口、出口、中间不等截面积设计,流经的换热流体速度及测压管水头规律性突变,能够在较低水阻下有效提高流体的雷诺数,实现流体紊流度增大,达到强化传热的效果。与传统板式换热器通过纹路扰提高流体雷诺数的方法相比,本发明强化传热的效果更好,强化换热的水阻更低。
  • 一种新型板式强化方法装置
  • [实用新型]太阳集热器管式联汇结构-CN200420107482.2无效
  • 潘戈 - 潘戈
  • 2004-10-22 - 2006-04-12 - F24J2/46
  • 本实用新型采用太阳集热器管式联汇结构,包括金属直管、传热介质、两相互平行的进出水联汇管,金属直管与一进出水联汇管相连,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内置管,内置管设置在金属直管中穿过下进出水联汇管管壁与上进出水联汇管相连,金属直管与下进出水联汇管道经上下联汇管间的隔绝的连接管相连。本实用新型采用太阳集热器管式联汇结构,包括金属直管、传热介质、两相互平行的进出水联汇管,金属直管与一进出水联汇管相连,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内置管,内置管设置在金属直管中穿过下进出水联汇管管壁与上进出水联汇管相连,金属直管与下进出水联汇管道经上下联汇管间的隔绝的连接管相连。
  • 太阳集热器流道管式联汇结构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