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4371204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沸石-活性焦多孔耐磨吸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CN202111033347.2有效
  • 张永森;李国金;刘振;王万寿 - 天津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2021-09-03 - 2023-06-06 - B01J20/20
  • 本发明属于吸附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沸石‑活性焦多孔耐磨吸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利用活性焦活化、溶胶凝胶剂高温热解碳化的方式,依次进行活性焦活化、沸石粉末、配置溶液、制备混合液、制备凝胶小球及高温热解碳化等步骤,最终形成内核为活性焦,外层为沸石耐磨层的吸附材料,该吸附材料耐磨性好、粉末低、吸附容量高,不但能够提高活性焦的吸附能力,而且外层的沸石耐磨层可减缓活性焦在使用过程中的磨损,有利用活性焦的重复使用。因此,本发明制得的沸石‑活性焦多孔耐磨吸附材料,在维持较高吸附容量的前提下,相比活性焦粉末明显降低,从而明显降低在使用过程中的损耗,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 沸石活性多孔耐磨吸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发明专利]制造负极的方法-CN202180009921.2在审
  • 金荣宰;柳正宇;田粲秀 - 株式会社LG新能源
  • 2021-03-24 - 2022-08-30 - H01M4/1395
  • 提供了一种制造负极的方法,包括:将负极浆料施加在负极集电器上,并对所施加的负极浆料进行第一次辊压以形成负极活性材料层;对负极活性材料层进行预锂;和对所述预锂的负极活性材料层进行第二次辊压,其中所述负极活性材料层包括硅基活性材料,并且第一次辊压后的负极活性材料层的孔隙(p1)与第二次辊压后的负极活性材料层的孔隙(p2)的比率(p
  • 制造负极方法
  • [发明专利]预锂负极片、其制备方法及锂电池-CN202111586304.7在审
  • 张强;岳昕阳;闫崇;姚雨星;李泽珩 - 清华大学
  • 2021-12-21 - 2022-04-12 - H01M4/13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预锂负极片、其制备方法及锂电池,该预锂负极包括负极集流体、覆盖在负极集流体表面的活性物质层、覆盖在活性物质层部分表面的多个修饰层,以及覆盖在活性物质层剩余表面及多个修饰层表面的含锂层,多个修饰层在活性物质层表面间隔分布,覆盖为30~75%。上述预锂负极中的修饰层/含锂层界面作为人工电子通路,负责在预锂过程中稳定两相界面间的电子传输,避免了界面应力波动对电子通路结构的破坏,显著加强了接触预锂的反应深度,提高了含锂层的利用率,降低了惰性锂的形成的产量,提高了电池的容量保持和循环稳定性。
  • 预锂化负极制备方法锂电池
  • [发明专利]全固体电池系统及其制造方法-CN201810887814.X有效
  • 大泷光俊;大森敬介;尾濑德洋;长谷川元;芳贺健吾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2016-09-14 - 2022-03-15 - H01M4/134
  • 该全固体电池系统具备具有正极活性物质层(2)、固体电解质层(3)和负极活性物质层(4)的全固体电池以及对全固体电池使用时的充放电电压进行控制的控制装置,其中,在负极活性物质层中具有合金系负极活性物质粒子,合金系负极活性物质粒子的非晶为27.8~82.8%,且满足下述条件:0.32≤全固体电池的控制放电容量(mAh)/合金系负极活性物质粒子的理论容量(mAh/g)×合金系负极活性物质粒子的全部重量(g)×非晶(%)≤0.60。另外,该制造方法具有:将正极活性物质层、固体电解质层和具有合金系负极活性物质粒子的负极活性物质层层叠的层叠工序,和充电至高于充放电电压的初始充电电压的初始充电工序。
  • 固体电池系统及其制造方法
  • [发明专利]全固体电池系统及其制造方法-CN201610827031.3有效
  • 大泷光俊;大森敬介;尾濑德洋;长谷川元;芳贺健吾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2016-09-14 - 2018-12-28 - H01M10/44
  • 该全固体电池系统具备具有正极活性物质层(2)、固体电解质层(3)和负极活性物质层(4)的全固体电池以及对全固体电池使用时的充放电电压进行控制的控制装置,其中,在负极活性物质层中具有合金系负极活性物质粒子,合金系负极活性物质粒子的非晶为27.8~82.8%,且满足下述条件:0.32≤全固体电池的控制放电容量(mAh)/合金系负极活性物质粒子的理论容量(mAh/g)×合金系负极活性物质粒子的全部重量(g)×非晶(%)≤0.60。另外,该制造方法具有:将正极活性物质层、固体电解质层和具有合金系负极活性物质粒子的负极活性物质层层叠的层叠工序,和充电至高于充放电电压的初始充电电压的初始充电工序。
  • 固体电池系统及其制造方法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