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1120317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目标与环境复合电磁散射场的运动目标识别方法-CN202210486256.2在审
  • 田贵龙;彭鹏;孙华龙;宋涛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
  • 2022-05-06 - 2022-08-02 - G06T7/246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目标与环境复合电磁散射场的运动目标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识别区域的多个运动目标与环境复合情形,将整个时间段的多个运动目标的运动过程分解为若干个时间点;基于每个时间点,通过区域分解法,将识别区域分解为目标区域和粗糙面区域,分别获取目标区域的第一散射特性,以及粗糙面区域的第二散射特性,并将第二散射特性作为贡献散射耦合进目标区域;基于第一散射特性和贡献散射,获取每个时间点对应的目标区域的第一复合散射特性;将不同时间点的第一复合散射特性进行串联,得到第二复合散射特性;根据运动目标的速度、位置、间距,对运动目标进行识别;本发明在电磁散射计算领域具有很高的工程应用价值。
  • 一种基于目标环境复合电磁散射运动识别方法
  • [发明专利]微小物检测装置-CN202110474857.7在审
  • 中井贤也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2016-12-08 - 2021-07-30 - G01N15/02
  • 本发明提供微小物检测装置,具有第1、第2光学系统,第1光学系统包含第1、第2反射区域、第1、第2穿过区域和第1受光元件,第1光学系统利用第1、第2反射区域对照射光照到粒子而散射散射光进行反射,由此将散射光引导至第1受光元件,第2光学系统穿过第2穿过区域从粒子直接取入照到粒子而散射散射光的一部分,根据散射光检测粒子的光学特性,通过在第2反射区域设置第1穿过区域,将散射光引导至第1受光元件,通过在第1反射区域设置第2穿过区域,将散射光引导至第2光学系统,第2穿过区域位于与第1穿过区域对置的位置,并且位于第1反射区域内被由第2反射区域中的第1穿过区域的周缘反射的散射光到达的点包围的区域的内侧。
  • 微小检测装置
  • [发明专利]一种雷达目标精细结构散射贡献提取方法-CN202010600192.5有效
  • 高伟;魏飞鸣;顾丹丹;张元 - 上海无线电设备研究所
  • 2020-06-28 - 2022-03-25 - G01S13/9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雷达目标精细结构散射贡献提取方法,包含:将雷达目标的几何计算区域划分为直接区域和间接区域;根据预设的成像要求,获取扫频扫角间隔;分别对直接区域和间接区域进行网格划分,得到已标记的直接区域和已标记的间接区域;分别采用直接求解法和迭代求解法对已标记的直接区域和已标记的间接区域进行求逆计算,得到扫频扫角散射场数据;根据扫频扫角散射场数据和扫频扫角间隔进行雷达成像,得到二维ISAR图像;根据二维ISAR图像分析细微结构的散射机理,得到其散射贡献在二维ISAR图像的像域中的位置,重构获取细微结构的散射贡献。本发明采用高效雷达目标仿真方法获取目标散射特性,进而成像提取细微结构散射贡献。
  • 一种雷达目标精细结构散射贡献提取方法
  • [发明专利]散射元件、光源系统及显示设备-CN201811378318.8有效
  • 郭祖强;杜鹏;李屹 - 深圳光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2018-11-19 - 2022-08-12 - G02B5/02
  • 本发明提供一种散射元件、光源系统及显示设备,所述散射元件包括基板,所述基板表面设置有:反射散射层,设置于所述基板表面的第一区域中,用于对光线进行反射式散射;及透射散射层,设置于所述基板表面的第二区域中,用于对光线进行透射式散射;其中,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二区域不重叠。本发明提供的散射元件的反射散射层及透射散射层对光线进行散射,有利于消除了入射光线的相干性,能极好地消除入射光线中的激光形成的散斑现象。
  • 散射元件光源系统显示设备
  • [发明专利]微小物检测装置-CN201680071190.3有效
  • 中井贤也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2016-12-08 - 2021-06-01 - G01N15/06
  • 第1光学系统(50)包含第1反射区域(101)、第2反射区域(102)和受光元件(6)。第1反射区域(101)为椭圆面形状,利用椭圆面形状的2个焦点的位置来反射照射光照到粒子(R)而散射散射光并将该散射光引导至受光元件(6)。第2反射区域(102)反射从粒子(R)到达的散射光并将该散射光引导至第1反射区域(101),利用第1反射区域(101)的椭圆面形状将该散射光引导至受光元件(6)。由第2反射区域(102)反射后的散射光的光束直径在发出散射光的粒子(R)的位置处大于粒子(R)。
  • 微小检测装置
  • [发明专利]一种材料识别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CN202111356516.6在审
  • 高春宇;汤秀章;陈欣南 -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 2021-11-16 - 2022-03-04 - G01N23/2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材料识别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方法包括:获取穿过部署待识别材料的探测区域的多个辐射粒子中,每个粒子对应的近似散射点和散射角;将探测区域划分为多个子区域,并针对多个子区域中每个子区域,从多个辐射粒子中,选取出对应近似散射点位于子区域内的辐射粒子,确定为对应的辐射粒子;针对多个子区域中每个子区域,基于对应的辐射粒子的散射角,确定对应的散射密度,得到与多个子区域一一对应的多个散射密度;利用预设材料识别模型,基于多个散射密度对待识别材料进行材料类型识别,得到待识别材料的材料类型识别结果。
  • 一种材料识别方法装置存储介质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