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467228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一种柔性混合器制备方法-CN202210099064.6有效
  • 伊翔;龚尧;邹丽丽 - 广东省科学院生物与医学工程研究所
  • 2022-01-27 - 2023-03-28 - B01F33/3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柔性混合器及其制备方法,柔性混合器包括:进液管、管道连接器、混合管、出液管和固定模板,所述进液管、所述管道连接器、所述混合管及所述出液管顺次连接,所述混合管固定于所述固定模板,所述混合管设有多级循环缩放式结构通过简单的管道加工和装配便可制得柔性混合器,大幅简化了混合器制备工序,缩短其生产周期,并降低成本,同时柔性混合器的混合管是一条具有循环缩放式内径的流道,通过该多级循环缩放式结构的混合管可有效调控流体的流速变化,并在管径缩放处形成混沌对流(Chaotic advection),加快不同试剂之间的扩散和传质,提升混合效率,可广泛应用于全分析系统技术领域。
  • 一种柔性混合器制备方法
  • [发明专利]圆柱群印刷电路板式微通道制冷装置-CN201511019662.4有效
  • 崔晓钰;王文卿 - 上海理工大学
  • 2015-12-30 - 2017-10-13 - F25B9/02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圆柱群印刷电路板式微通道制冷装置,包括进质单元;用于高压气体制冷工质流动的高压通道单元;用于对流经高压通道的高压气体制冷工质进行节流的节流单元;用于低温低压气体制冷工质吸收外界环境的热量的蒸发单元;用于高压通道单元的上方、用于容纳换热后的低温低压气体制冷工质流动的低压通道单元以及出质单元。其中,高压通道单元以及低压通道单元的流道均呈圆柱群状,使得工质在流动过程中产生了一定的扰动,既增强了板片与工质之间的换热系数,又减弱了制冷器的轴向导热。
  • 圆柱印刷电路板式微通道制冷装置
  • [发明专利]一种微型热驱动气流陀螺及其制作方法-CN201210130318.2有效
  • 朱荣;蔡嵩林;丁衡高 - 清华大学
  • 2012-04-27 - 2012-08-22 - G01C19/58
  • 本发明包括腔体、三根加热元件、两对热敏元件、检测电路和控制电路模块构成;腔体高度为100微米~1000微米;加热元件和热敏元件悬固在腔体的中部,加热元件在腔体中左右平行排列,相邻两根加热元件之间均有一对热敏元件,每对热敏元件对称分布在腔体的前后侧;检测电路可检测热敏元件温度信号;控制电路可控制加热元件加热。本发明腔体中气体热膨胀流或收缩流稳定,气流可控性好;有效抑制热对流,减小外界加速度对传感器灵敏度的影响。
  • 一种微型驱动气流陀螺及其制作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球形颗粒填充的肋换热管-CN202111328356.4在审
  • 郭泽华;王金成;满天明;丁铭;边浩志;孙中宁;张楠;孟兆明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2021-11-10 - 2022-01-07 - F28F1/40
  •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球形颗粒填充的肋换热管,包括圆管主体、肋、随机球床和球形颗粒;所述肋位于圆管主体内;随机球床位于肋内;随机结构球床由等直径的球形颗粒堆积而成,肋对球形颗粒起到托举作用,减少了颗粒与壁面直接接触带来的传热恶化,产生有利于传热的边壁效应从而进一步改善填充球型颗粒后的换热效果,还可以减小壁面处流动阻力,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所述肋方向与圆管主体的轴线垂直,肋为密集斜排肋或密集直排肋;肋的截面形状是圆弧形、矩形、三角形或梯形。本发明采用的球形颗粒填充形成的随机球床可以对流体进行扰动,增加了流体的搅浑程度,取得了强化传热的效果。
  • 一种球形颗粒填充微肋换热管
  • [发明专利]叶轮叶片减阻织构的设计方法-CN201710880615.1有效
  • 张臣;魏盼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2017-09-26 - 2020-12-11 - G06F30/17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叶片表面减阻织构的设计方法,属于叶片减阻领域。根据叶轮叶片模型,建立流场域;对流场域进行数值模拟仿真,得到叶片高度方向中间截面的流线图,据此确定翼型压力面、边界层分离区域和翼型吸力面的回流区域作为织构放置区域;在织构放置区域紧贴叶片翼型布置织构截面,并使其在叶片表面上沿着叶片高度方向扫掠成肋条或沟槽;对建有肋条或沟槽织构的叶片模型采用有限元仿真优化织构的放置位置和截面形状,获得减阻最好的织构的放置位置和截面形状,以此构造叶片表面减阻织构。优化的叶片表面减阻织构减阻达到5%到10%,减少了能量消耗,节约了燃油资源,减阻织构的设计方法可推广应用到其它领域。
  • 叶轮叶片减阻微织构设计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超大孔聚合物球及其制备方法-CN201210134735.4有效
  • 马光辉;高飞;陈松飞;苏志国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2012-04-28 - 2013-10-30 - C08J9/36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大孔聚合物球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首先通过两步乳化法,制备水包油包水复乳液作为超大孔球的模板,然后利用溶剂去除法使油相固化,形成具有内外贯穿孔道的超大孔球。待球成型后,进一步交联球骨架分子,获得具有刚性树脂结构的球。由该方法制备的球具有贯穿孔道结构,可控粒径范围为0.1-300μm,可控孔径范围为0.09-90μm,可控孔隙率范围为10%-90%。超大孔结构有利于生物大分子贯穿进入微球内部,可实现球内部的对流传质,刚性结构能耐受较高压力与流速。该类球可用作色谱分离的固定相填料、酶的固定化载体、细胞培养载体、组织工程微型支架材料和吸附材料等。
  • 一种超大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