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5089734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一种复用桥臂H-MMC系统的控制策略-CN202310472792.1在审
  • 荣飞;刘闯闯;徐爽;任超行;黄春辉;黄泰霖;朱益钦 - 湖南大学
  • 2023-04-27 - 2023-10-17 - H02M5/293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用桥臂H‑MMC系统的控制策略。该复用桥臂H‑MMC系统包括:H‑MMC、超级电容器、两个三相电力系统;复用桥臂H‑MMC系统的控制策略由主调制波控制策略、超级电容控制策略和调制波计算三个部分组成;其中,主调制波控制策略由一次侧功率指令以及现有成熟的层次化子模块电容电压稳压均压控制策略和i个桥臂第j个子模块的超级电容电压的额定值进行跟踪得到超级电容电压的调制波,通过分别对第i个桥臂第j个子模块中的S1/S2和S3/S4进行调制得到正、负输出端口调制信号,采用移相的正弦脉宽调制分别得到复用桥臂全桥子模块中S1/S2和S3/S4的开关信号,完成控制过程;本发明给出了复用桥臂H‑MMC系统拓扑结构和控制策略,具有实时补偿电网有功冲击的效果、提高系统惯量、子模块一致性好和复用变流桥臂节省成本的优点。
  • 一种复用桥臂储能型mmc系统控制策略
  • [发明专利]一种电容复用式多级电感脉冲电源-CN201710351274.9有效
  • 刘旭堃;于歆杰;李臻;班瑞;常馨月 - 清华大学
  • 2017-05-17 - 2020-04-17 - H02M9/02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容复用式多级电感脉冲电源,属于电磁发射技术领域。该脉冲电源含有初级电源US、n级电感单元、能量转换电容C、晶闸管T1、T2储电感L1、L2同名端顺串连接构成。相比于已有的电容复用式电感脉冲电源,本发明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更高的能量转换电容预充电压恢复比例和更高的密度。此外,本发明也继承了已有的电容复用式电感脉冲电源的优点,即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充放电电流放大倍数高且可控、负载电流无二阶负半波和能量转换电容预充电压自动恢复等优点。
  • 一种电容复用式多级电感储能型脉冲电源
  • [实用新型]低噪声放大器、低噪声放大电路与电子设备-CN202022940460.6有效
  • 肖庭峰 - 富满微电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2020-12-10 - 2021-07-23 - H03F1/26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低噪声放大器、低噪声放大电路与电子设备,其中的低噪声放大器,包括:共源共栅输入模块、负载模块与电流复用模块;共源共栅输入模块包括第一晶体管与第二晶体管;负载模块包括第一电感、第二电感与第三电感;第一晶体管的栅极直接或间接连接信号输入端,第一晶体管的漏极连接第二晶体管的源极,第二晶体管的漏极直接或间接连接电流复用模块的输入侧,以及第二电感的第一端,第一电感的第一端连接电流复用模块的输出侧,并经电流复用模块连接至电源,第一电感的第二端连接于第二电感与第三电感之间,第二电感的第二端连接第三电感的第一端,第三电感的第二端连接输出电容。
  • 低噪声放大器噪声放大电路电子设备
  • [发明专利]驱动装置、芯片、拍摄装置和无人机-CN202080033628.5在审
  • 黄睿;陈龙;蔡畅 -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 2020-07-28 - 2021-12-14 - H02M9/04
  • 本申请提供一种驱动装置、芯片、拍摄装置和无人机,驱动装置中通过控制器与复用电路连接,向复用电路发送控制信号;复用电路与电容单元连接,响应所述控制器的控制,对所述电容单元进行充电或放电,以及向目标负载输出驱动信号,其中,复用电路包括滤波电路单元,所述滤波电路单元电连接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目标负载之间,以及所述电容单元与所述目标负载之间;当对所述电容单元进行充电时,所述滤波电路单元作为充电回路的无源网络使用,当所述电容单元进行放电时,所述滤波电路单元作为EMI滤波器使用,从而实现了对充电回路和放电回路的结构复用,降低了驱动装置的体积,精简了控制线路,降低线路损耗减小功耗。
  • 驱动装置芯片拍摄无人机
  • [发明专利]-释转换法改进弃性控速方式-CN200910013754.X无效
  • 吴延松 - 吴延松
  • 2009-01-05 - 2009-08-19 - F03G7/00
  • 本发明是针对节能的一种技术方案,特指用-释转换法改进弃性控速方式。实施方法特指应用机械或电气原理组构成“机械复用装置”,用于改造机械设备以往在处置减速、限速和变向运转时所采用的摩擦、电磁等耗费弃性的控速制动方式。“机械复用装置”的结构包括控制、传动、(释)部分,具有—释转换功能,用作对相关机械设备的改造,将控速制动中的机械转换为可“复用,以提高机械设备的用效率。设计应用于城市公交车辆的弹簧式“机械复用装置”,其主要结构和工作原理示意图,是展示本发明实施应用方案之例。传动部分A部分完成过程,释的过程由传动部分B完成。
  • 用储能转换法改进弃能性控速方式
  • [发明专利]一种分布式广义汇聚协同方法-CN202110922226.7在审
  • 曾君;符致敏;刘俊峰;罗燕 - 华南理工大学
  • 2021-08-12 - 2021-12-14 - G06Q10/06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布式广义汇聚协同方法,适用于汇聚时空分布零散的广义资源,辅助电网运行。其包括:1)获取分布式广义的相关运行参数;2)基于所获取参数,利用层次分析法评估分布式广义参与汇聚的可调度潜力大小;3)根据层次分析法的准则层因子相对重要程度设计和分布式广义可调度潜力大小,建立聚合商‑分布式广义的分流梯级汇聚利用架构;4)在分流梯级汇聚利用架构的基础上,利用Stackelberg博弈建立汇聚协同互动模型,实现汇聚复用。本发明实现分布式广义的可调度潜力评估、不同特性分布式广义复用场景分流和个体梯级出力排序、以及分布式广义汇聚协同建模,最终实现分布式广义汇聚复用
  • 一种分布式广义汇聚协同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太阳电池与天线复用融合的无人值守VSAT终端站-CN202210246030.5在审
  • 马凯学;张庆玲;闫宁宁;王勇强 - 天津大学
  • 2022-03-14 - 2022-07-22 - H04B7/185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太阳电池与天线复用融合的无人值守VSAT终端站,包括太阳电池天线复用阵列、电源控制模块、馈电网络、模块、射频收发模块和天线控制模块;太阳电池天线复用阵列,分别与电源控制模块和馈电网络相连接;电源控制模块,还分别与模块、射频收发模块和天线控制模块相连接;馈电网络,还与射频收发模块相连接;模块,还与射频收发模块和天线控制模块相连接;射频收发模块,还与天线控制模块相连接。本发明的太阳电池天线复用阵列,将太阳电池与天线复用融合,既可以将太阳转化为电能以为系统供电,同时又将太阳电池复用为天线,大大提高了系统的集成度,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整体系统的制作成本。
  • 一种太阳能电池天线融合无人值守vsat终端
  • [发明专利]流体复用系统-CN202011594878.4有效
  • 朱晋;韦统振 -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 2020-12-29 - 2022-07-29 - F03B13/06
  • 本发明属于抽水发电技术领域,旨在解决如何在降低挖掘成本的同时提升储存能量,具体涉及一种流体复用系统,包括流体存储模块、驱动装置以及N个模块,每个模块均包括容器与系统;N个模块并联可连通设置,且N个模块与驱动装置均可连通设置;用电低谷时,流体通过驱动装置从流体存储模块流入模块通过系统存储势能;已模块中的流体经过驱动装置进入下一个模块以存储对应的能量,直至M个模块均;用电时,已的各个模块中储存能量压出的流体均可驱动驱动装置进行发电;通过本发明可实现系统建造成本的降低同时提高系统的储存能量。
  • 流体复用储能系统
  • [发明专利]一种天基电力系统恢复用电源装置-CN202310127856.4在审
  • 梁亮;陈中波 -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 2023-02-17 - 2023-07-04 - H02J3/32
  • 本发明属于电池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天基电力系统恢复用电源装置,包括:电力接收单元、电力电子变换单元和电池单元;所述电力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太阳卫星传送的电能;所述电池单元,用于存储太阳卫星传送的电能;所述电力电子变换单元,用于将所述电能进行转换,传输至所述电池单元,并将所述电池单元输出的电能进行转换,传输至配电网电网接口或车辆动力母线接口。本发明能在电力系统遭遇严重故障后的大系统恢复期间,为电力系统提供恢复用的支撑恢复电源。
  • 一种电力系统恢复用储能电源装置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