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2314428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一种脆性固体材料的动力冲击破坏力学性能评价方法-CN202311104680.7在审
  • 李晓照;闫怀蔚;李连杰 - 北京建筑大学
  • 2023-08-30 - 2023-09-29 - G01N3/307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脆性固体材料的动力冲击破坏力学性能评价方法,通过建立单轴动力冲击压缩荷载作用下,脆性固体材料所承受的压力与变形之间的理论关系方程,根据该方程可以绘制压应力随着压应变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曲线,通过该曲线可以用来评价承受不同外部动力冲击荷载影响下,不同脆性固体材料的变形与强度力学特性;通过采用霍普金森压杆动力冲击试验仪器,将动力冲击压缩荷载作用于脆性固体材料试样上,测取该固体材料的单轴压应力与压应变关系曲线,该方程可以进一步去评价预测不同固体材料,在不同受力状态下的断裂力学性能,进而能够为脆性固体材料工程设计、施工等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
  • 一种脆性固体材料动力冲击破坏力学性能评价方法
  • [发明专利]半透明固体材料高温定向反射比的测量方法-CN201410003477.5有效
  • 夏新林;张顺德;谈和平;李东辉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2014-01-03 - 2014-04-02 - G01N25/00
  • 半透明固体材料高温定向反射比的测量方法,属于固体材料高温热辐射特性的测量技术领域。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不能从单一半透明固体材料样片中测量获得多个高温定向反射比的问题。它将光源、光阑、圆弧轨道和加热腔沿光源的光轴方向布置;沿圆弧轨道移动探测器使光敏面中心对准光源的光轴,记录探测器的初始响应信号;将半透明固体材料样片放置到加热腔内,转动探测器使其光敏面的中心对准半透明固体材料样片的反射面中心,记录探测器由每个测量孔获得的第一探测信号;使光阑遮住光源发射的光束,记录探测器由每个测量孔获得的第二探测信号,计算获得半透明固体材料样片在目标温度时的定向反射比。本发明用于测量半透明固体材料高温定向反射比。
  • 半透明固体材料高温定向反射测量方法
  • [发明专利]基于显微图像分析固体材料孔隙结构的方法-CN200910075264.2无效
  • 王东;康天合;柴肇云;李义宝;杨永康 - 太原理工大学
  • 2009-08-27 - 2010-02-03 - G01N15/08
  • 一种基于显微图像分析固体材料孔隙结构的方法,属于分析固体材料孔隙结构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由显微CT扫描得到固体材料的CT单张横截面图像,使用计算机语言对其进行数字图像处理,以图像的像素大小作为孔径尺度,计算基于显微CT单张图像的固体材料孔隙孔径、孔隙率及其二者之间的变化规律;选取多张数字图像处理后的CT单张图像,生成CT图像序列,并用可视化重构算法中的体绘制算法对其进行三维重构,生成固体材料的三维数字图像,计算基于CT图像序列的固体材料孔隙孔径、孔隙率及其二者之间的变化规律。广泛应用于固体材料各种孔径尺度下的孔隙孔径和孔隙率的分析计算。
  • 基于显微图像分析固体材料孔隙结构方法
  • [实用新型]一种高温下固体材料力与变形同步测试装置-CN202123194459.4有效
  • 姜超;张昊川;顾祥林;戈雨晴 - 同济大学
  • 2021-12-17 - 2022-06-14 - G01N3/18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高温下固体材料力与变形同步测试装置,装置包括压力试验机,压力试验机的立柱之间设置高温炉,所述固体材料试件放置在所述高温炉内,所述固体材料试件的顶部与底部通过穿过所述高温炉的加载连接单元分别与加载头及承压头连接该同步测试装置可获得恒定高温下固体材料的真实应力‑应变关系,也可获得恒定荷载下固体材料在缓慢升/降温过程中的真实应变发展规律,为研究固体材料的高温力学性能提供重要手段,从而为保障由混凝土、岩石及陶瓷等固体材料建造的建
  • 一种高温固体材料变形同步测试装置
  • [实用新型]用于可汽化固体材料的汽化器容器-CN202220394753.5有效
  • B·卡多佐;J·托马斯 - 恩特格里斯公司
  • 2022-02-25 - 2023-03-10 - C23C16/448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可汽化固体材料的汽化器容器,其包括一或多个试剂支撑面板,所述试剂支撑面板在竖直定向上,例如当填充所述汽化器容器时,用作所述容器的内部空间的分隔物,而当旋转到水平定向时,所述面板支撑置于由所述面板和所述容器的内壁形成的一或多个腔室中的可汽化固体材料并能够将热量转移到所述固体材料所述腔室使得填充有所述可汽化固体材料的任何或所有腔室提供空隙空间,以允许所述固体材料汽化并使气体在加热时移动通过所述汽化器容器,允许所述固体材料高效汽化,并进一步允许由所述固体材料产生的蒸汽移动至所述容器的出口
  • 用于汽化固体材料汽化器容器
  • [发明专利]用可变密度式微粒床层装填容腔的方法-CN200580028192.6无效
  • Y·阿凯;P·加利乌;P·迪弗雷纳 - 彼得罗瓦公司
  • 2005-08-12 - 2007-08-01 - B01J8/00
  • 本发明涉及利用粒状固体材料以可调节装料密度的方式装填容腔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所述步骤在于:(a)用一第一粒状固体材料(A)和一固态稀释剂(B)的混合物装填所述容腔,所述固态稀释剂是一第二粒状固体材料,其溶解度性能不同于所述第一粒状固体材料(A);和(b)通过使一溶剂经过在所述步骤(a)中沉积的所述固定床,而消除所有的所述固态稀释剂(B)并在所述容腔中只留下所述第一粒状固体材料(A),其中所述溶剂对于所述第一粒状固体材料(A)没有溶解能力,而对于所述第二粒状固体材料(B)具有高溶解能力。
  • 可变密度式微粒床层装填方法
  • [发明专利]包含由交联固态聚合材料制成的电解质的固态电池-CN201580042827.1有效
  • 法比安·加邦 - I-TEN公司
  • 2015-07-01 - 2020-07-21 - H01M10/052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制造薄层固态电池的方法,其包括以下连续的步骤:a)将包含至少一种阳极材料的层沉积在其导电基底上;b)将包含至少一种阴极材料的层沉积在其导电基底上;c)在步骤a)和/或b)中获得的至少一个层上,沉积厚度小少10μm、优选小于5μm以及甚至更优选小于2μm的含有至少一种固体电解质材料的层,该固体电解质材料包含具有离子基团的交联固体聚合物材料;d)将以下层面对面的连续堆叠:步骤c)中获得的涂覆有固体电解质材料层的阳极材料层、和步骤c)中获得的涂覆或未涂覆固体电解质材料层的阴极材料层,或者步骤c)中获得的涂覆有固体电解质材料层的阴极材料层、和步骤c)中获得的涂覆或未涂覆固体电解质材料层的阳极材料层;e)对步骤d)中获得的堆叠进行热处理和
  • 包含交联固态聚合材料制成电解质电池
  • [发明专利]用于生产辅助胶凝材料的装置-CN202180035093.X在审
  • 拉塞·诺尔比耶·多斯;马丁·哈格斯特德·拉斯穆森;莫恩斯·尤尔·冯斯 - 塞姆格林私人有限责任公司
  • 2021-05-12 - 2023-01-31 - C04B7/13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热处理固体材料、尤其是颗粒形式的固体材料的装置,其中装置包括窑和外部热发生器,所述窑包括至少一个倾斜的滑动表面,所述固体材料的床在所述窑内由于重力在该倾斜的滑动表面上向下滑动,同时由外部热发生器产生的热气体引导通过所述固体材料,以将所述固体材料加热到所需温度,从而改变所述固体材料的物质性质。用于产生所述热气体的所述外部热发生器在所述窑的外部,其中所述窑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个窑气体入口,所述热气体通过该窑气体入口进入所述窑,使得所述热气体的必要温度可以被精确控制,因为所述热气体在所述外部热发生器中产生,这确保固体材料不经受超过最高允许温度的温度,并且进一步使得固体材料不暴露于来自燃烧器的辐射。
  • 用于生产辅助材料装置
  • [发明专利]固体二次电池和制造全固体二次电池的方法-CN202110189863.8在审
  • 金柱植;金世元;V.罗夫;李明镇;S.柳;林东民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2021-02-18 - 2021-09-03 - H01M10/0525
  • 本发明涉及全固体二次电池和制造全固体二次电池的方法。全固体二次电池包括:包括正极活性材料层的正极层;负极层;和包括固体电解质的固体电解质层,其中所述固体电解质层设置在正极层和负极层之间,其中所述负极层包括负极集流体、与所述固体电解质层接触的第一负极活性材料层、以及设置在所述负极集流体和所述第一负极活性材料层之间的第二负极活性材料层,其中所述第一负极活性材料层包括第一碳质负极活性材料,所述第二负极活性材料层包括第二碳质负极活性材料,和所述第一碳质负极活性材料的拉曼光谱中的D带峰的强度对G带峰的强度的第一强度比小于所述第二碳质负极活性材料的拉曼光谱中的D带峰的强度对G带峰的强度的第二强度比。
  • 固体二次电池制造方法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