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10104880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用于航空发动机的双装置-CN202110746191.6有效
  • 杜旭博;杨青真;陈鹏飞;杨皓琦 - 西北工业大学;中国航发四川燃气涡轮研究院
  • 2021-07-01 - 2022-07-29 - F02K9/96
  • 一种用于航空发动机的双装置,内涵体位于该内。各稳流支板的气流入口端分别固定在中段壳体的内表面,并与该中段上的环形高压气源驻室连通;各稳流支板的封闭端位于内涵体内。由所述内表面与内涵体外表面之间形成了装置的外,由内涵体的内孔形成了装置的内涵体。本发明通过分布的可变马赫数喷嘴改变内涵外排气速度,实现了变,能够进行涡扇发动机动力模拟,并且内涵体进排气位置都位于外内,内涵体高速混合气体在支板出口能够进一步混合气体,实现了二次,进一步提高了外混合射流的动能,也提高了整体的效率。
  • 用于航空发动机双涵道引射装置
  • [发明专利]一种交错式后混合及加力燃烧室-CN202211508942.1在审
  • 刘玉英;何志杰;刘广海;祝金玉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2022-11-29 - 2023-02-24 - F02K3/075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交错式后混合,包括分流环、后混合以及作动装置,其中后混合导流片和分流环引流片交错设置。本发明通过调节后混合,使变循环发动机在不同工作模式下均满足混合出口截面处的面积需求。在中等比或较大比工作模式下,使得内涵高温气流与部分外低温气流在后混合下游形成较强流向涡,加强了内涵高温气流与部分外低温气流在内涵通道内的掺混效果。在小比工作模式下,使得后混合导流片和分流环引流片平行,有效地降低了后混合的流动损失。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具有交错式后混合的加力燃烧室。
  • 一种交错式后涵道引射混合器加力燃烧室
  • [发明专利]一种变循环航空发动机轴向平动式-CN202310486513.7在审
  • 王恩浩;张鑫;李惠莲;孟德君;高兴;杨吉星 - 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 2023-04-30 - 2023-08-01 - F02K3/06
  • 一种变循环航空发动机轴向平动式,包括:内涵机匣组合件、调节阀组合件、外机匣组合件、作动筒组合件以及驱动摇臂组合件;内涵机匣组合件内壁面构成的气流通道,调节阀通过导向轴和导向衬套的配合放置在前道出口;作动筒组合件一端固定在外机匣组合件上,另一端通过关节轴承与驱动摇臂组合件形成球铰接,驱动摇臂组合件固定在外机匣上,作动筒活动端的伸长或缩短通过驱动摇臂组合件带动内涵机匣组合件上的花键套摇臂转动;调节连杆组合件两端通过关节轴承分别连接花键套摇臂和调节阀形成球铰接,抵消花键套转动带来的周向运动趋势,转化为调节阀沿导向衬套轴向平动的驱动力。
  • 一种循环航空发动机轴向平动式前涵道引射器
  • [发明专利]一种变循环发动机流路设计方法-CN202211324983.5在审
  • 李晓庆 - 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 2022-10-27 - 2023-01-13 - G06F30/17
  • 本申请提供一种变循环发动机流路设计方法,通过控制沿程典型截面面积变化规律,进行前流路设计的方法,在满足指标道出口面积指标要求、保证内不发生堵塞现象的前提下,从减小内部流动损失和实现合理的阀门特性出发,根据典型截面气动面积和内壁面流路反算典型截面子午线长度,进而确定外壁面流路,可以形成较为合理的沿程截面面积变化规律,减小内的流动损失和阀门的空行程长度,得到合理出口阀门特性。
  • 一种循环发动机前涵道流路设计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多涡轮喷管一体化研究的试验平台-CN201910030426.4有效
  • 葛宁;舒杰;杨荣菲;徐惊雷;于洋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2019-01-14 - 2021-02-26 - G01M15/14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多涡轮喷管一体化研究的试验平台,包括进气段、涡轮段、外和第三进气系统及喷管段,将涡轮、喷管及内外掺混问题进行一体化研究;进气涡壳设置电加热,保证主流与外流体总温差≤300K;为更好模拟内外气流间的掺混,涡轮段出口设置波瓣;外进口位于上方、喷管进口,喷管进口有接近等直的掺混段;第三位于喷管喉道与出口中间,外和第三进口面积可调,实现比在0本发明针对多自适应发动机涡轮喷管结构特点,提出多涡轮喷管一体化试验研究平台结构框架,用以研究多发动机中涡轮喷管相互影响及匹配关系,掌握多下喷管气动和隐身性能。
  • 一种用于多涵道涡轮喷管一体化研究试验平台
  • [发明专利]一种应用于变循环发动机的加力燃烧室-CN202310101762.X在审
  • 刘玉英;孙海洋;刘广海;徐佳乐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2023-02-13 - 2023-08-18 - F23R3/18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应用于变循环发动机的加力燃烧室,其包括:机匣、中心锥、分流环、后、内涵稳定、防震隔热屏、外稳定。其中,所述分流环、后和机匣形成外区域,所述中心锥、分流环形成内涵区域,内外区域分别设置火焰稳定供油组织燃烧。通过调整后的位置,能够有选择地缩小外区域最小流通面积使加力燃烧室实现双外工作模式,或增大外区域最小流通面积使加力燃烧室实现三外工作模式。同时本发明设计的外稳定结构可以实现内涵热气与燃油的预先混合,促进燃油蒸发。本发明能够适应变循环发动机加力燃烧室比变化范围过大的情况,在提高燃烧效率的同时兼顾流动损失。
  • 一种应用于循环发动机加力燃烧室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